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24年不回家,再联系时一句话让母亲泪目

鲁老诗分享 2024-09-16 17:07:13

自古以来国人都非常注重教育,以前有“孟母三迁”,如今有“鸡娃套餐”。

为了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大部分家长在小时候就会给他们教育做规划。

每年高考都声势浩大,足以可见考上一所好大学在国人心中的重要程度。

都说高考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能跨越阶层的机会,不少寒门子弟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很多孩子前18年都在学校读书上课,他们的目标就是高考,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就更好了。

今天要说的戴柳就是黄冈市当年的文科状元,以687的高分成为全校名人。

已经成为高考状元,那么她想去的学校自然如囊中之物。

对于戴柳来说最想去的学府自然是北大,就在她满怀期待过完暑假去北大报到时,收到的却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本以为是学校寄错了,没想到背后真相竟然是父亲偷偷篡改了她的高考志愿,父女俩因此冷战20多年。

再联系时一句话让母亲泪目,那么她如今怎么样了呢?

别人家的孩子

1983年戴柳出生在湖北黄冈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电视台跑新闻的记者,后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母亲则是当地高校的教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戴柳身上自然充满了书香气息。

由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戴柳从小就喜欢看书。别的孩子都在窗外恣意玩耍,但戴柳就是喜欢书里的世界。

父母书架上的书几乎都被戴柳翻过,小时候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再大一点就开始看四大名著以及名家小说。

由于很小就接触各类书籍,戴柳的文学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她有空还会跟其他小朋友讲述书里的童话,其他人都很喜欢听她讲故事。

久而久之戴柳就成了院子里名副其实的童话大王,在这种追捧声音中她获得了更大成就感,对文学的探索也更加积极。

父母也乐于看到女儿把更多时间放在书房里,他们希望女儿将来也能从文。上了小学后戴柳的成绩一直没下来过,常年居于班里前十。

每次戴父去参加家长会都十分骄傲,心里想着:不愧是我的女儿。高中后戴柳的成绩更加稳定,老师都对她给予较大期望。

戴柳的学习基本不用父母操心,她心里一直有个向往的地方——北京大学。

为了能考上这所知名学府,她必须花费比常人更多的时间。

戴柳知道自己的分数必须达到680以上,才有可能战胜其他竞争者进入北大。为此她放弃一切娱乐时间,高中三年专心投入学习中。

老天总是会厚待努力的人,更何况是有天赋又加倍努力的人。高考时戴柳下笔如有神,因为平时练习太多,那些题几乎都有熟悉的影子。

考完后戴柳就没再看书了,她心里大概知道分数有多少,父母也相信她能考出理想分数。

被父亲偷改志愿

没过多久高考分数出来了,戴柳家的电话瞬间被打爆,她考出了比想象中更高的分数——687分!

这个分数足以成为当年的文科状元,戴柳的北大梦即将实现。

她信心满满的将第一志愿填入北大,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就要成真了。

暑假即将结束,戴柳也收拾好了行李,她还特地查了北京好玩的地方和美食。

这天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戴柳开心地拆开信封,里面的内容却让她大吃一惊。

眼前的通知书上赫然印着“中国政法大学”几个字,跟北京大学相去甚远。

戴柳以为邮递员送错了,后来仔细查看发现通知书上确实印着自己的名字。

她打电话到政法大学招生办,询问录取结果是不是出错了,明明自己没有填写该校的志愿。

对方告诉她一切流程都是正确的,被录取的也正是湖北黄冈的戴柳。

晚上吃饭时戴柳提起这个奇怪的事,她父亲当场说结果没错,是自己改掉了她的志愿。

戴柳如雷击中当场愣住,她万万想不到梦想中的北大就这样跟自己擦身而过。

她第一次跟父亲大声说话,“你凭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改掉志愿?你毁了我的一生!”。

戴父听到女儿的控诉,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我是为了你好”,原来戴柳父亲自己当年就想考中国政法大学,奈何分数不够只能去了别的学校。

看到女儿从小文科成绩就好,出分后更是成为文科状元,于是萌生了让她代替自己去政法大学的想法。

虽然北大也很好,但戴父认为去政法大学从事律师行业更有前景。他希望女儿毕业后有个稳定工作,最好选个好专业可以直接考公务员。

戴柳根本听不进这些理由,她一心只想去北京大学,对父亲这种背着自己偷改志愿的行为根本无法接受。

三、24年不回家

戴柳和其父亲开启了冷战模式,她坚持要去北京大学,为此不惜绝食抗议。

而其父亲则丝毫不退让,甚至将她关在家里让她自己冷静想通为止。

眼看就快要开学,志愿被改这件事也已经尘埃落定,即使自己再想去北大也于事无补。

无可奈何的戴柳只能接受现实,答应父亲的要求前往中国政法大学报到。眼看女儿终于妥协,一家人也回到了原本平静美好的状态。

但戴柳其实只是暂时服软,她想尽快离开这个充满控制的家庭,无论去哪个大学都不重要了。

在大学读书期间戴柳很少回家,父亲只当她是还在生气,并没有当回事。

在大三时戴柳无意得知有个前往韩国留学的名额,如果通过考试就能去韩国某大学读书。

戴柳瞒着家里人填了表格,等到考试通过后才打电话告知家里。

父亲听闻后勃然大怒,在他的计划里戴柳正儿八经读完大学就要回家考公,然后找一个同样工作稳定的男性结婚生子。

但戴柳这次先斩后奏明显打乱了他的计划,父女俩算是彻底决裂了。

最终戴母看不下去,还是将女儿送上了去韩国的飞机,没想到这次分别竟长达24年。

前往韩国的戴柳按部就班读着书,毕业后直接留在韩国工作。她完全没想过回到父母身边,就连电话也没有打过一个。

工作期间她遇到了不错的韩国男性,两人在一起各方面都十分契合。

于是戴柳决定嫁给这个韩国人,就连结婚这么大的事也没通知家里。

婚礼当天戴柳打了个电话给母亲,隔着电话线告知了她这个消息。戴母听闻后十分惊讶,但又突然理解了女儿的做法。

两人都闭口不谈戴父,电话最后戴母还是忍不住询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可戴柳直接回答:“我在韩国很好,应该不会回去了”。

一句话让戴母泪流满面,她知道丈夫伤透了女儿的心,也知道两人关系很难弥合。

四、如今怎么样?

在韩国结婚的戴柳自然而然留在了当地,婚后她跟丈夫有了可爱的孩子。

由于律所的工作压力很大,在丈夫的支持下她辞掉了工作,前往济州岛开起了茶室。

每当游客来时总能闻到满室馨香,戴柳也利用这里宣传着中国文化。

济州岛的环境十分幽静,戴柳每天在这里泡茶品茗,内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也许她在喝茶间隙中思考过跟父母的关系,也想过要不要跟父亲和解,但最终还是无法原谅那个偷改志愿的举动。

在她看来那不仅是不尊重自己,也是完全将自己命运改变的拐点。

在和父亲冷战时对方最常说的就是“为你好”,甚至还搬出了“孝道”,戴柳被困在这种控制欲里无法喘息。

所以上大学后迫不及待逃离那个家,逃离总是为她好的父亲。这一逃就是24年,如今的她常居济州岛,再也不想回到父母身边了。

总结

跟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父母对子女的操心程度非常之高。

很多孩子从小上什么学校、读什么兴趣班、选什么专业,几乎都是父母一手操办。

导致很多孩子即使年满18岁也还是很青涩幼稚,毕业后选什么工作也要依赖父母。

父母也沉浸在这种“帮助”里,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自己的所有物,自己所有的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好。

戴柳的父亲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从女儿出生开始就希望决定她以后的道路。

看到她的分数如此之高,就萌生出让女儿完成自己梦想的想法,甚至不惜偷改她的志愿。

戴柳父亲从未想过女儿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她真正想去的地方是北大。

这种让女儿替自己完成梦想的举动,完全是一种忽视他人独立人格的做法。

怪不得戴柳憎恨自己父亲,一气之下去往韩国整整24年都不想回家。

也许当时的气早已消了,但那种被掌控的人生她再也不想要,所以索性完全逃离那个家。

0 阅读:14

鲁老诗分享

简介:环球望远镜,探索未知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