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印度14亿人口中,竟然有近10亿人连买个小奢侈品都掏不出钱!最近一份来自风险投资公司Blume Ventures的报告,狠狠戳破了人们对印度市场的幻想。别看人口多,真正能掏钱消费的“主力军”只有1.3亿到1.4亿人,跟墨西哥差不多。这数字一出,网友直呼:“这消费力也太悬殊了吧!”

报告还指出,另外3亿人是“有抱负”的消费者,勉强能花点小钱,但也只是刚迈进消费门槛。数字支付的便利让他们打开钱包,但这群人撑不起大市场。更扎心的是,印度的消费阶层不是在“变多”,而是“变深”——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还是没钱。高端化趋势成了主流,品牌们纷纷瞄准富人推出高价升级款,大众市场反倒被冷落。

这趋势从哪看出来?超豪华住宅和高端手机卖得火爆,低端产品却没人问津。经济适用房占比从五年前的40%跌到现在的18%,品牌商品和“体验经济”却赚得盆满钵满。Coldplay和Ed Sheeran的演唱会门票一秒售罄,网友感叹:“有钱人的生活真是太嗨了!”抓住高端市场的公司赚得飞起,而盯着大众市场的品牌已经节节败退。

但底层民众呢?疫情后的“K型复苏”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不平等加剧,最富10%的人占了57.7%的国民收入,最穷一半人却只剩15%。消费低迷、债务飙升、金融储蓄暴跌,印度央行收紧信贷,更是釜底抽薪,让依赖借贷消费的“新兴”人群无所适从。短期内,丰收和减税或许能带来一丝喘息,但长期来看,印度经济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好消息是,丰收和减税可能会稍微拉一把需求。更令人担忧的是,中产阶级也面临生存危机。工资停滞、储蓄缩水、就业困难,人工智能加速取代白领工作,让本就脆弱的中产阶级雪上加霜。
这消息一出,评论区炸了:“中产都快没了,印度经济咋办?”你怎么看这局面?欢迎留言聊聊!
早就说了,印度只有一亿人,还有十三亿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