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赵本山演技浮夸?
“赵本山?
不就是个演农民的吗?
演技也就那样吧。
” 你是不是也听过类似的声音?
反正我是听过不少。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赵本山演的角色都差不多,但后来我发现,这想法太片面了!
就像大鹏,拍《屌丝男士》觉得自己挺牛了,跑去问赵本山怎么样,结果赵本山一句“挂相了”,直接给干沉默了。
啥意思?
就是说他演得太过了,用力过猛,看着假。
但赵本山自己呢?
他演《马大帅》的时候,那叫一个安静。
有时候安静到还得加点背景音乐,不然画面都闷了。
所以说,赵本山真没演技?
那可真是没眼光了!
赵本山春晚封神内幕!
1990年,赵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一个小品《相亲》,直接火遍全国。
那之后,他成了春晚的常客,每年都得在电视上露个脸,不然观众都觉得少了点啥。
他的小品可不只是逗你笑,还带着点社会道理。
《卖拐》讽刺了社会上那些骗子,《不差钱》又把老百姓对生活的那种乐观劲儿给演活了。
你说他咋就能把这些角色演得这么好?
那就是他对角色心理的精准把握,还有对喜剧节奏的熟练掌控。
啥时候该抖包袱,啥时候该停顿,他心里门儿清。
你想想,春晚那种舞台,全国人民都看着呢,压力得多大?
但他就能把小品演得跟唠家常一样,你说这功力得有多深?
笑死!
喜剧表演不简单!
很多人觉得,喜剧表演简单,逗人笑呗。
错!
大错特错!
喜剧表演最难的就是在夸张和真实之间找到平衡。
既要让观众笑,又不能让人觉得你浮夸做作。
赵本山在这方面,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他的表演看着随意,其实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不差钱》里他演的“姥爷”,那股子农民的朴实劲儿,还有偶尔冒出来的小聪明,都被他用细微的表情变化、几个小动作,就展现得活灵活现。
他每说一句台词、做一个动作,都是反复琢磨过的,既符合角色身份,又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一下子就成了当年的流行语。
为啥?
就是因为太贴近生活,太真实了。
还有《卖拐》,他演的“大忽悠”,看着老老实实的,结果一肚子坏水。
这种反差,让角色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
观众在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复杂。
所以说,赵本山的喜剧,不是那种肤浅的搞笑,而是有深度、有内涵的。
《落叶归根》才是王炸?
很多人可能只记得赵本山的小品,但其实他在电视剧和电影里的表现也很出彩。
《乡村爱情》大家都看过吧,他演的“王大拿”,一个典型的东北农民企业家,既有商人的精明,又有农民的朴实。
他把这个角色的多面性展现得特别到位,通过一些小细节,比如说话的语气、看人的眼神,就把角色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但要说赵本山演技的巅峰,我个人觉得是《落叶归根》。
这部电影里,他演的“老赵”,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为了完成朋友的遗愿,千里迢迢把尸体运回家乡。
他用朴实无华的演技,把一个普通人的善良和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电影有喜有泪,“老赵”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把小人物生活的无奈展现的淋漓尽致,看完让人心里又难受又感动。
我觉得,这部电影才是真正能体现赵本山演技的作品。
他演的不是喜剧,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
按理说,赵本山这么厉害,他的演技应该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实际上,他的演技却常常被低估。
一方面,喜剧演员容易被“标签化”。
观众一想到他们,就只想到搞笑,忽略了他们在表演上其他可能性。
赵本山的喜剧形象太深入人心,大家一提到他,就认为他只是个逗乐的,很少有人去关注他在表演技巧和角色塑造方面的表现。
另一方面,赵本山的作品大多以农村为背景,角色也都是农民或者小人物。
有些人就觉得这种 “草根” 形象不够高级,上不了台面。
可我觉得,恰恰是这种接地气的表演,才让赵本山的作品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他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整个社会的百态,还有复杂的人性。
他让我们看到,普通人的生活里也有欢笑、有泪水,也有他们的坚持和梦想。
赵本山可不只是个优秀的演员,还是个特别好的导师。
他创办的“本山传媒”,培养出了很多喜剧人才,像小沈阳、宋小宝,现在都是喜剧界的中流砥柱了。
这些徒弟在赵本山的指导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他对后辈的影响,可不只是表演技巧上的,更重要的是他对喜剧的理解。
他一直强调,喜剧不是简单的逗人笑,得有深刻的内涵。
他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理念,在搞笑的同时,反映一些社会问题,给后辈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所以,以后别再说赵本山只会演农民了。
他的演技被低估了这么多年,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了。
他不仅是一位喜剧大师,更是一位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我们应该好好欣赏赵本山的作品,感受他表演中的那些细节和情感。
他的表演艺术不仅是中国喜剧的瑰宝,在世界表演艺术中也非常出色。
正如一些观众所说:“赵本山的喜剧,笑过之后,还能让人思考。
” 我觉得这是对他演技的最佳评价。
下次再有人问你“如何评价赵本山的演技?
”,你可以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告诉他,赵本山的演技,不是用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