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跟一位身为初中生家长的朋友深入交流,其间发现,在孩子教育的进程中,究竟要不要施展“家长的权威”,这着实是一个极为微妙且复杂的问题。
倘若家长过度施展权威,其后果不堪设想。这种过度施展往往会演变成对孩子的 PUA、冷暴力,严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就像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权威环境下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可能影响其未来的人格发展。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成绩不如意时,不仅严厉斥责,还长时间冷落孩子,使其陷入自我怀疑与恐惧之中。
然而,若家长完全不施展权威,也会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当家长想要纠正孩子的某个不良习惯时,孩子可能会置若罔闻,根本不放在心上。这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孩子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比如说我自己小时候,一旦做错事或者考试没考好,我妈妈就会用她全身心的每一个细胞向我传达她的极度不满。她的这种情绪并非就事论事,无论我试图跟她谈论其他事情,她都不予理睬,直到她自己的情绪逐渐缓和,或者我做出能让她高兴的事情,她才会恢复正常交流。从当下的教育理念来看,这无疑属于冷暴力的范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逐渐养成了习惯性讨好她的行为模式,总是害怕犯错,内心充满愧疚感,甚至不敢顶嘴,哪怕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她的威压,我的青春期叛逆情绪一直被压抑,直到进入大学才得以爆发。但我们必须意识到,那个时候的教育方式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客观物质条件的局限性。
后来,我的妈妈阅读了大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逐渐认识到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足,开始转变观念,收起了“家长的权威”。也正因如此,如今我们母女俩才能建立起平等交心的关系。
而在当今社会,家长养育孩子,更需要遵循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早就不能像过去那样简单粗暴、随心所欲了。朋友如今就深陷这样的困扰之中。一方面,她坚守就事论事、绝不 PUA 孩子的底线;另一方面,孩子却总是不长记性。她反复叮嘱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孩子似乎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她满心困惑,不知道孩子究竟何时才能将这些反复的叮嘱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习惯,时常有一种付出诸多努力却又回到原点的深深无力感。
我俩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所谓“教育专家”所撰写的成功养娃经验,或许只是因为他们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天生乖巧懂事、无需过多费心的孩子罢了。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家长来说,如何在施展权威与尊重孩子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才是真正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