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80后小伙住深山古庙7年,靠香火钱度日,最少时一个月仅40元

秘闻娱超 2025-01-08 01:55:45

“你一个大男人,不去找个正经活儿,跑到庙里当什么和尚!怕吃苦也不能这样逃避吧?”

2011年,不到30岁的王先凯不顾父亲的反对,一个人跑到了深山的一座古庙中当起了守庙“住持”。

他不皈依也不拿度牒,却以“修行和尚”自居,靠每个月40块的香火钱过活。

而就在他去寺庙独居前几天,意外从悬崖跌落的他,居然能“毫发无伤”的平安下山。

如此神奇的遭遇,会不会跟他出家修行有关?

命运的枷锁和苦难

安徽岳西的药公庙隐匿在青山深处,若不是有人指路或许谁也猜不到,在这种地方居然还藏着一个小小的寺庙。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座庙里住着一位年轻人——王先凯。

他一个人在这深山老林中,守着一座破败的古庙,待了整整七年。

他没有度牒,也没有僧人的头衔,更没有所谓的寺庙协会补助,他的一切开销全靠香火钱支撑。

但因为他驻守的地方不是什么非常出名的地方,所以这里的香火钱非常少,几乎很难维持他每月的开销。最难的时候,他每个月只能收到40块。

40块连在如今的大城市吃一顿快餐都嫌不够,然而他却硬生生在这里撑了八年。

而要说起他选择这条路,都和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

1985年王先凯出生在安徽的一个贫困农家,靠着少得可怜的几亩农田,他们吃饭只能靠老天,有时候连温饱都难以保障。

幼年的他依稀记得母亲辛苦劳作的身影,父亲则常年外出打工,如此一来家里就只剩他们母子两人。

对于他来说母亲是他唯一的依靠,然而这种依靠在他八岁那年戛然而止。母亲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最终撒手人寰。

为了养家,父亲在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之后,就把他丢在了老家,独自外出打工去了。一个年幼的孩子,就这么成了村里人眼中的“留守儿童”。

更糟糕的是,父亲性格暴躁,对王先凯总是非打即骂。

那时的他不懂为何自己会是这般命运,只知道努力躲开父亲的怒火。好在叔叔看到他可怜,主动将他接到家中抚养。

在叔叔家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叔叔虽然生活也不宽裕,但待他如亲子一般,将自己所有的余力都倾注在王先凯身上。

可叔叔的家庭条件并不足以支撑他读完书,初中毕业后,他便辍学务农。

“我那时候心里想,叔叔已经尽力了,家里不容易,我得干活报答他。”王先凯这么说。

可命运似乎并未打算放过这个孩子,2008年,王先凯最亲近的叔叔因病去世。

年仅23岁的王先凯再一次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叔叔去世后,他回到父亲身边。可父亲早已对他失去耐心,冷漠地告诉他,“别指望我,我没义务养你。”这句话彻底击碎了他仅存的希望。

佛门初识,找到生命的支点

那段日子王先凯像一个没有目标的幽灵,随波逐流地打零工、干苦力,每天在烈日下推砖、抬水泥。

工友们都笑话他木讷,不爱说话。老板也经常扣他工资。他满腹委屈,却无处倾诉,只能咬牙忍着。

生活的重压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开始变得麻木。直到某一天,他无意间走进了一座寺庙,那清幽的香火味、静谧的钟声,给了他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

“那时候,我站在庙里,心里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这次经历为他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他开始试着了解佛教,听法师们讲经,帮寺庙做些义工。

从打扫庭院到劈柴挑水,他每天都忙得满头大汗,却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意义。

在这里生活的越久,王先凯就越觉得自己是可以重新开始的,虽然没有人帮他,但佛法教会了他自渡。

在寺庙义工的几年里,他逐渐坚定了一个信念:他要出家。他想要追求那种内心的平静,而不是在尘世的挣扎中继续沉沦。

2011年,在泰平寺住持的建议下,他来到了药公庙。

药公庙建于清朝,供奉药公与名医华佗。早年香火鼎盛,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其遗忘,庙宇破败荒废。王先凯到来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心里一紧。

庙门破裂屋顶漏雨,墙上爬满青苔,院子里杂草丛生。而庙中更是空无一人,只有几尊布满灰尘的佛像,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王先凯知道这样的环境,住一天都是一种煎熬,但他却毅然决定留下。

没有收入,香火钱少得可怜。他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40块钱,这40块钱不仅要买米买菜,还得存一点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节约,他自己种菜、上山砍柴,有时甚至靠采野菜充饥。

尽管生活清苦,他依旧坚持每日早晚诵经。

为了让寺庙看起来不那么凋敝,他用仅有的香火钱买了几桶涂料,把庙墙粉刷一新,又从山上挑石头,将崎岖的山路简单修整。

慢慢地,村民们发现这座“荒庙”里竟然又传出了钟声,还有人早晚诵经。他们开始上山烧香拜佛,也会投下少量香火钱。药公庙渐渐有了一丝生气。

争议与坚持:一场内心的修行

王先凯的父亲后来上山找过他几次,试图让他回家结婚。面对父亲的逼迫,他一次次拒绝。他说,“我早已经没有红尘牵挂了。”

有人听说了王先凯的故事,觉得他是在逃避现实,“这么年轻,应该去闯荡,而不是躲在庙里当和尚。”

面对质疑,他不争不辩,只是坚持做着自己的事。他把寺庙打扫得一尘不染,把香客的供奉用在修缮庙宇上,从未想过要攒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如今王先凯已在药公庙独守八年,八年里,他从一个年轻气盛的义工,变成了一位看淡世事的修行者。

他说,“人活一世,其实都在追求内心的安宁。有的人通过财富,有的人通过感情,我选择了佛法。”

药公庙依旧清贫,王先凯依旧寡言。可每当晨钟暮鼓响起,山林间似乎多了一份宁静。他坚信守住药公庙,也是守住了自己的内心。

不同的庙,同样的守庙心

在太原市清徐县的狐突庙里,有一对父子——93岁的王中有和58岁的王世文,他们守护一座千年古庙已有近20年。

2005年王中有主动承担起守护狐突庙的职责,他住进了庙里东侧的两间耳房日夜守护。

每天他都会打扫庙院、检查房顶瓦片是否松动,并义务为前来的游客讲解狐突的历史。

为了避免意外,王中有从不用火取暖或做饭,所有日常都靠电器完成。夜深人静时,他还会巡逻,确保庙内无异常。

2012年年事已高的王中有将守护庙宇的职责交给了儿子王世文。但他依然放心不下,与儿子一起住在庙中,共同守护。

王世文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责任,也更加注重文物的保护措施,比如加装监控设备,规范游客参观行为。

然而他们父子的严谨也时常遭遇游客的不理解,有人甚至提出用钱“打点”参观,但被他们一口回绝。

在王世文看来,守忠臣庙,就要有守规矩的心。

如今这座千年古庙因王家父子的守护变得整洁有序,尽管依旧不对外开放,但他们期盼未来狐突庙能迎来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向世人展示三晋文化的窗口。

信息来源:

人民网《金台觀晉 | 你所不知道的山西“守廟人”》

网易新闻《安徽80后小伙独守古庙8年,靠香火钱度日,最少时一个月仅40元》

0 阅读:1

秘闻娱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