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代年号源自哪些中国古籍?四书五经最受青睐

奇怪世界 2019-04-02 21:14:48

人皆言,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古代影响。日本新年号昨日公布,「令和」这一出自日本古典作品的年号被指首次「脱中」。那么以往日本历史中代表着历任天皇纪年的年号,源自哪些中文古籍?又代表着怎样的含义?本文略表一二。

「大化」:日本首个年号伟大的变化

中国最早的年号是公元前140元的西汉汉武帝年号——「建元」,而日本最早的则是公元645年飞鸟时代孝德天皇的「大化」。当时皇室重新从贵族手中夺回实权,孝德天皇实施一系列改革,就是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化革新」。「大化」的意思就是「伟大的改变」。

至于其出处,中文古籍有三处,一处是「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的《尚书》大诰篇:「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将此举句解为「故我大为教化,劝诱我所友国君,共伐叛逆」之意。第二处是《汉书》卷五十六:「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后,天下常亡一人之狱矣」。第三处则是《宋书》卷二十:「神武鹰扬,大化咸熙」。均有万物翻新、开辟新章之意。

唐朝贞观后二百年日本亦迎来「贞观」时代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前627-649年)在位23年,国力迅速提升,一片歌舞繁华景象,中国古代迎来盛唐的「贞观之治」。这一时期亦是日本频派遣唐使、向中国学习的时期。两百年后的公元859年,日本平安时代的清和天皇继位,他选用的年号就是「贞观」。「贞观」出自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的《易经》:「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为以正道示人:澄清天下,恢宏正道。《诗经》多延伸「寿」字年号上述两个年号,分别出自《尚书》、《易经》,据日本学者统计,这也是日本年号取意最多的两个中国古籍,至于位列第三的就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取自《诗经》相关年号的意味,多与「寿」相关。例如,1024年至28年在位的后一条天皇的「万寿」,和1165年至66年的六条天皇的「永寿」。分别出自「万寿无疆」和「以介眉寿,永言保之」。

明治:出自《易经》向明而治

大家熟知的明治天皇开启日本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明治维新」。「明治」二字出自《易经》之「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南面」象征着皇位官爵与权力和尊严。「向明」则是天刚亮的时候,「向明而治」就意为天刚亮的时候,就开始处理政事,形容勤于政事。明治天皇当年选用此句作为年号,可见其重振朝纲的雄心壮志。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与「地平天成」

日军侵华战争发生昭和天皇在任时期,其年号「昭和」也因此广为中国人所知。「昭和」出自《尚书》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形容尧帝治下的百姓能够明辨是非,便利于团结临近友邦。1989年昭和天皇驾崩,明仁天皇继位,开启「平成」时代。「平成」有两个出处:《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及《尚书·大禹谟》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这两个出处都有「内外、天地能够平和」的意思。

「令和」与中国诗词的羁绊

今年,明仁天皇让位皇太子德仁亲王,今年5月1日开始启用的「令和」,取自日本诗歌集《万草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此集相当于中国《诗经》的地位。为外界津津乐道的是,这是日本有史以来,年号首次引自日本文学作品。不过有声音指,「初春令月,气淑风和」受中国古诗词影响颇深。日本文学批注书《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万叶集》就指,此句与东汉张衡《归田赋》「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的意境相仿。此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唐代政治家薛元超《谏蕃官仗内射生疏》也写有「时惟令月,景淑风和,宸襟有豫,百灵胥悦」。可见「令和」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羁绊之深。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