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阿尔巴尼亚,很多人几乎没什么印象。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国家曾经被两个大国——苏联和中国——连续扶持了30多年,结果却仍旧穷困潦倒。
苏联养了它15年,中国养了它20多年,白白给它砸下无数资源、金钱、技术,它却像个“扶不起的阿斗”,靠山吃山,最后落得个四处碰壁的尴尬局面。
这到底是为什么?苏联和中国的援助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阿尔巴尼亚的困境,要从二战结束后开始讲起。
那时,世界格局刚刚重塑,阿尔巴尼亚这片贫瘠的土地也卷入了冷战大潮中。战争让阿尔巴尼亚元气大伤,工业几乎为零,农业还停留在原始水平,整个国家缺衣少食,百废待兴。
但它有一点优势,就是站队准——它果断地选择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下,苏联乐开了花,终于在巴尔干半岛插下了一根钉子。
不过,苏联的援助并非一开始就直接砸下去的。
起初,为了避免刺激西方,苏联通过南斯拉夫间接给阿尔巴尼亚输血。
南斯拉夫派兵驻扎,送去了专家,给阿尔巴尼亚定制了一套货币和经济政策,试图把这个小弟“管起来”。但南斯拉夫的算盘打得响,它想通过控制阿尔巴尼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结果野心太大,惹恼了苏联,间接援助不了了之。
斯大林当机立断,取消南斯拉夫的中介地位,开始直接扶持阿尔巴尼亚。
苏联派专家修桥铺路,发展基础设施,一边给钱,一边送技术,还带来了大批工业设备。但问题很快显现了出来:阿尔巴尼亚吃苏联的“救济粮”吃习惯了,对发展毫无紧迫感。
苏联帮它建起来的项目,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效率低得离谱。
最讽刺的是,苏联好不容易带着阿尔巴尼亚往前走,可阿尔巴尼亚却不争气。
到了赫鲁晓夫时代,苏联开始改变战略,试图改善与南斯拉夫的关系。阿尔巴尼亚觉得自己被冷落了,立刻翻脸,把苏联称为“修正主义国家”,转身扑向了中国的怀抱。
苏联一怒之下,停掉了所有援助。
这时的中国,正处于自己的艰苦发展期。但看到阿尔巴尼亚如此坚定地反苏立场,出于政治考量和“雪中送炭”的义气,中国思虑再三,最终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开始对阿尔巴尼亚进行全面援助。
中国的援助和苏联不一样,中国更务实,侧重点放在了工业化和民生上。
中国向阿尔巴尼亚输送了大量粮食,保证它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同时,中国专家帮助阿尔巴尼亚建起了一座座工厂,包括钢铁厂、玻璃厂、制碱厂、制酸厂,甚至连红土矿冶炼技术都为阿尔巴尼亚量身定制。
当时中国的经济也不富裕,这些项目可以说是勒紧裤腰带硬撑下来的。
但中国的“喂养”并没有换来阿尔巴尼亚的成长。
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霍查带着盲目的自信,把自己国家推向了一个奇怪的方向:全国上下开始大兴土木,建造了几十万个军事碉堡,号称为抵御外部入侵。
但这些碉堡完全没有实际意义,资源被白白浪费,民生经济却被抛在一边。
讽刺的是,几十年后,这些碉堡被改造成酒店和商场,但游客却因为交通闭塞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内部的治理混乱不堪。
官员贪污腐败,工厂项目屡屡烂尾,援助的钱和物资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动力。而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思路也极其僵化,它照搬斯大林的高度集权模式,压制市场经济活力,让整个国家失去了自我造血的能力。
到了1978年,中国实在无法继续撑下去了。
那时中国正逐步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开始改革开放,阿尔巴尼亚却依旧抱着旧观念不放,甚至对中国的政策调整表示不满。
最终,中国中止了援助。
阿尔巴尼亚一下子失去了外部支持,经济立刻陷入崩溃。
接下来的阿尔巴尼亚试图通过“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走出一条新路,但它的所谓“不结盟”,不过是得罪了美苏两大阵营。没有外部依靠的阿尔巴尼亚,像失去拐杖的瘸子一样,跌入了更深的贫困中。
冷战结束后,阿尔巴尼亚试图拥抱西方,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但改革却没有带来预期的繁荣。
政治多党制的混乱让国家治理效率低下,经济自由化也在管理不善中沦为一片混乱。到今天,阿尔巴尼亚依然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与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格格不入。
回头看,阿尔巴尼亚曾经得到过难得的机会。
苏联给了它现代化的起步,中国为它搭好了工业化的骨架。但阿尔巴尼亚的依赖心理、资源错配和内部腐败让这些机会白白浪费了。
它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习惯了别人喂饭,始终不愿意自己动手。
阿尔巴尼亚的故事告诉我们,外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真正能让国家崛起的,永远是自我奋斗的决心和行动。苏联和中国能帮它铺路,但走不走这条路,最终还是要看它自己。
如今,阿尔巴尼亚加入了北约,也成为了欧盟的候选国,但要想真正摆脱贫困,它必须拿出足够的决心,走出依赖外力的老路,重新找回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对于阿尔巴尼亚来说,摆脱穷困的那条路,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去寻找。
参考资料:
联合国:阿尔巴尼亚的人均收入仍然停滞不前,进入欧盟的进程缓慢——每日经济2024年1月15日
阿尔巴尼亚,唯一没有“欧洲特征”的欧洲国家?——2021-04-23 07:35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