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东风导弹,英军双航母竟撑不过1个回合?伦敦气的爆发骂战

泽锋说说 2024-11-20 08:43:51

面对东风导弹,英军双航母一回合失利?伦敦掀起舆论风暴

近年来,英国试图通过双航母打击群的军事演习重塑其“全球海洋霸主”形象,然而一场模拟对抗演练的泄露结果却让英国国内陷入了震惊与争论。在假想敌模拟东风系列导弹的攻击中,英军的双航母编队表现不堪一击,成为社交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1. 东风压阵,双航母难敌一击

英国海军最近进行的多次军事演习暴露了其现代海上作战能力的短板。据悉,当英军航母编队面对模拟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和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时,几乎毫无招架之力,仅一个回合就全线溃败。这一结果不仅让英国军方尴尬,也让长期支持强军政策的英国政府备受质疑。

演习的结果清楚表明,在先进反舰武器面前,英国现有的防御体系无法提供有效保护。无论是舰载拦截系统还是编队协同防御,都未能有效应对高超音速武器的威胁。这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英国所谓的“全球存在”计划是否能够经得起真正的战场考验。

与此同时,英国正计划与美国、日本等盟国在亚太地区展开联合军演,以宣示“自由航行”权。然而,中国日益强大的海军力量及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正成为其绕不过去的难题。这场演习无疑给英国未来的军事部署敲响了警钟。

2. 伦敦骂声一片,英军破防引发舆论热潮

演习结果泄露后,英国民众对皇家海军的信心迅速崩塌。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民发出质疑:“难道我们的双航母只是个摆设?”“这是曾经称霸海洋的皇家海军吗?”类似的言论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全国性讨论。

舆论的不满背后,是英国军费紧张和多重问题叠加的结果。近年来,为支援乌克兰战争,英国陆军的库存几近耗尽,战备能力被大幅削弱;空军方面,F-35战斗机的采购迟滞,现有的台风战斗机难以应对现代战争需求。这种“捉襟见肘”的状况,让许多英国民众开始质疑政府是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甚至连部分国会议员也对政府的军事决策提出批评,认为过于激进的亚太部署计划可能引火烧身。一些军事专家更是直言不讳:“如果连本土都难以防御,谈何远洋存在?”

3. 中国崛起:海上力量的现代化冲击

英国航母失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军事力量格局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在中国的推动下,海军现代化已成为新的军事竞争重点。

近年来,中国的海军建设突飞猛进。从055型万吨大驱到“航母杀手”东风-21D,再到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中国的技术进步让传统军事强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优势。高超音速武器的突破,颠覆了距离的意义,让区域拒止战略的威力倍增。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在硬件上体现,也在信息化作战体系的整合上形成了领先优势。英国虽试图通过与盟国合作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但面对这种全方位的挑战,其应对手段明显不足。

结语:大国竞争的新篇章

从英国航母失利到中国海军崛起,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全球军事格局的深刻变化。未来,各国如何平衡技术竞争与战略合作,将直接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而对于英国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失败的演习,更是一次重新定位的契机。如何借助这一经验教训,制定更切实际的政策,将是伦敦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

或许,真正的“海洋霸权”时代已经远去,但新的国际秩序却正在书写。

3 阅读:1186
评论列表
  • 2024-11-23 18:18

    技术上航空母舰已经过时,现在是高超音速导弹时代了。 什么爱国者,萨德这些防空体系在高超音速导弹面前都是废铁,更不用说航母编队那点防御拦截。

    国际船钓纳利 回复:
    珠海航展,中国已经有了红旗19,反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可以发射30马赫拦截弹击落高超音速导弹,世界独一家。敌人的高超音速导弹十年还没有研究好,我们的反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已经搞出来了。
  • 2024-11-23 08:21

    英国就是个跳粱小丑

  • 2024-11-26 02:15

    要脸不[呲牙笑][点赞]

  • 2024-11-23 23:17

    日不落那两艘破舰,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还当是1840年啊

  • 2024-11-20 19:04

    英国的双航母能开到太平洋来吗??[笑着哭][笑着哭]

  • 2024-11-23 12:24

    英国只能说一个半航母!飞机配不齐的航母打毛的仗!

  • 2024-11-22 15:33

    面对东风导弹,地球联军竟撑不过一分钟[呲牙笑]

  • 2024-11-20 11:04

    每次我国周边有外国军舰或军事演习,就出动街溜子和055就对了[呲牙笑]

  • 2024-11-23 02:13

    日薄西山,每况愈下。

  • 2024-11-22 08:48

    如真是这样、本来就是这样!就自知之明好了!夹着尾巴做人!

泽锋说说

简介:资深军事作者,带给你不同的新闻视角,不同的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