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天气仍变化较大,此时节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所以天气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人体常会出现四肢麻痹,故应在饮食调理中重视利水渗湿,而饮食总的应以清淡为主,应定时定量,限盐,补钾,以清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益肺。
三款益阴柔肝方
银耳鸭蛋羹
【原料】鸭蛋1个、银耳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用温水泡发、去杂、洗净,放锅中加水煮,煮一段时间后将鸭蛋打入碗中搅匀,倒入粥中煮沸,加入冰糖稍煮,盛入碗中即成。
【功效】可治疗因阴虚、肺燥所引起的咳嗽、痰少、咽干痛等症。
淮山止咳饮
【原料】淮山60克、生鸡蛋150克、甘蔗汁50毫升、酸石榴汁20毫升。
【做法】将淮山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稍凉后,过滤取汁。在淮山汁中加入甘蔗汁、酸石榴汁、蛋黄,煮沸即可。
【功效】健脾益肺、滋阴益精。
五汁饮
【原料】马蹄、梨各150克,藕、芦苇茎各100克,麦冬20克。
【做法】将马蹄去皮绞汁、梨藕洗净绞汁备用;芦苇、麦冬洗净,水煎各取汁100毫升备用,最后将5种汁混合即成。
【功效】清热化痰、生津润肺。
五道养肝阴祛风热食疗方
有些地区在清明时节的气候可能热中偏燥,再加上年寒湿重,故很容易导致内寒外热、肝气郁滞。另一方面,春天又是肝气升发的季节,由于肝气上逆,肝病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变化,肝功能异常,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出血。
下面介绍的药膳重在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可供选用:
大枣扁豆粟米饭
【原料】大枣5枚,粟米100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大枣、粟米、扁豆淘洗干净后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再小火煮至米熟即可。食时可加入白糖。
【功效】养肝健脾,益肾补虚。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原料】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
【做法】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
【功效】理气和胃。
薄荷枸杞粥
【原料】薄荷5克(新鲜薄荷叶20克),枸杞1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薄荷洗净备用,将粳米、枸杞洗净,加适量水煮粥,煮至粥半熟时加入薄荷,待粥将成时加入适量冰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砂仁鲫鱼汤
【原料】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
桑椹白馒头
【原料】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鸡蛋500克,白糖50克,面粉2000克,酵母粉适量。
【做法】将桑椹、女贞子、旱莲草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面粉、药汁、白糖、鸡蛋放入盆内,加酵母粉揉匀,揉成面团,做成白馒头,上笼蒸熟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
清明时节的进补,以渗水利湿、养血舒筋最为重要。下面介绍的渗水利湿、养血舒筋菜谱可供选用:
六道清明进补菜
桑葚薏米炖白鸽
【原料】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鸽1只,姜、盐、香油少许,
【做法】文火炖2小时。
【功效】利水渗湿,养血舒筋,祛风止痛。
【适用】桑椹薏米炖白鸽不躁不凉,不失为春日补益之品,同时还能辅助治疗血虚风痹,证见肩关节凝痛,伴有上肢麻痹、面色晦黄、头昏、耳鸣等。
【说明】桑椹性微凉、味甘,入肝、肾经,有养血滋阴,熄风,润肠通便的功效,《新修本草》说它“单食,主消渴”;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肾、肺经,有健脾利水渗湿,祛风湿的作用,《本草新编》说它“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白鸽性平味甘,入肝、肾、肺经,有益气补血,滋肝肾的作用,《食医新境》说它能“治消渴饮水不足”;生姜则驱风祛腥醒脾胃。诸物合用,共奏利水渗湿、祛风止痛、养血舒筋之功。
枸杞瘦肉汤
【原料】鲜枸杞叶300克,猪瘦肉150克,油、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鲜枸杞叶洗净,猪瘦肉洗净后切片。炒锅烧热,放入油,加入猪瘦肉片,翻炒片刻,加适量水,放入鲜枸杞叶,大火煮熟,加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养肝补肾。
人参菠饺
【原料】人参粉5克,猪肉500克,菠菜750克,面粉2千克,生姜、胡椒粉、酱油、香油、葱、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菠菜清洗干净后,去茎留叶,搓成菜泥,加入适量清水搅匀,用纱布包好,挤出绿色菜汁待用;将猪肉用清水洗净,剁成茸,加精盐、酱油、胡椒粉、生姜末拌匀,加水适量搅拌戚糊状,再放人葱花、人参粉、香油,拌匀成馅;将面粉用菠菜汁揉和均匀,如菠菜汁不够,可加点清水,揉至面表光滑为止,后擀成圆薄面皮;加馅包成饺子,待锅内水烧开后,下锅煮熟即成。
【功效】益元气、补脾肺、安心神。
【适用】元气不足、脾肺气虚所致的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乏力、久咳声低、动则喘促、常自汗出、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夜卧不宁等。
银耳羹
【原料】干银耳10克,鸡蛋一个,冰糖60克。
【做法】将银耳放入盆内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择净杂质,将银耳掰成片状,倒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炖熬至银耳熟烂汁稠,将冰糖放人火勺内,加水适量,置文火上溶化成汁;将鸡蛋打破去黄留取蛋清,兑入少许清水搅匀后,倒入火勺中搅拌,待烧沸后,打浮沫,再将糖汁倒入银耳锅中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适用】肺胃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痛、声音嘶哑、心烦失眠、口渴唇燥、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大便秘结,以及肺结核、慢性咽喉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而属阴虚者。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猪肝菠菜汤
【原料】鲜猪肝250克,菠菜200克,清汤、麻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肝、菠菜分别洗干净,猪肝切成均匀薄片,菠菜切成段,将清汤放入锅内烧开后,下入猪肝、菠菜,加入味精、精盐,待汤再开时,淋上少许麻油即成。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
【适用】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迎风流泪,以及贫血、夜盲症、中心性视网膜炎等而属肝血虚者。佐餐食用,适量。
桑椹苁蓉汤
【原料】桑椹子30克,肉苁蓉20克,黑芝麻15克,炒枳壳10克。
【做法】将桑椹子、黑芝麻择去杂质洗干净,与肉苁蓉、枳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煎汤饮服。
【功效】滋阴血、补肝肾、润肠道。
【适用】肝肾阴血亏虚所致的腰酸腿软、头晕眼花、健忘失眠、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等。每日晚饭后温热服用,7天为一疗程。
除了上面介绍的有针对性的清明菜谱,下面介绍的清明菜谱也可供选用:
清明养生食谱:
油爆虾
【原料】河虾500克,花生油1000克(实耗15克)醋60克,白酱油15克,味精1.5克,葱、姜各0.5克,白糖50克,细盐2.5克,黄酒10克,麻油10克。
【做法】1、将锅烧热,放花生油,至油八成热时,把虾投入锅里炸。炸至色红、壳脆即捞起沥油;2、原锅留余油10克,加葱、姜未、醋、白糖、黄酒、细盐、麻油、味精、酱油,烧滚后,将油爆虾入锅颠翻几下即可装盘食用。
蕨菜腊肉
【原料】蕨菜400克、腊肉50克、干辣椒、蒜和其他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新鲜蕨菜摘去幼叶菜苞,搓洗干净。用盐腌渍三天后,切段待用,腊肉切成薄片。起锅放少量油,再放辣椒、大蒜、腊肉片煸炒后,下蕨菜段翻炒调味即可。
香椿芽拌豆腐
【原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香椿洗净切碎待用,起锅下油,把豆腐渣炒透调好味,再加入切好的香椿芽,翻拌炒熟即可。
蛋炒马齿苋
【原料】马齿苋300克、鸡蛋3只,蒜、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做法】将马齿苋摘洗好,放入开水中焯水,挤干水分切段待用;鸡蛋打散,放入调味品,略炒出锅;再起锅放入少量油,煸炒马齿苋后与鸡蛋一起翻拌调味即成。
小黄鱼羹
【原料】小黄鱼3至4条、荠菜100克、火腿片25克、鲜笋50克、鸡蛋一只,盐、酒、味精等调味料适量。
【做法】小黄鱼加盐、酒、葱、姜上笼蒸熟,取出净肉备用;荠菜焯水切碎,火腿片切丝,鲜笋切丁;起锅下高汤放入笋丁、火腿丝烧开加黄鱼肉、鸡蛋勾芡成羹,放入荠菜即可。
荠菜冬笋
【原料】净熟冬笋300克,荠菜100克,熟胡萝卜20克,精盐、味精、生油、水淀粉、鸡汤各适量。
【做法】1、净熟冬笋切成劈柴状,荠菜择洗干净,用开水氽一下,捞出放进冷水里冲凉后,挤出水分,切成粗末,熟胡萝卜切成末待用;2、坐锅,放油烧热,投入冬笋块略炒,加入鸡汤、粗盐、味精,烧开后放入莽菜、水淀粉勾稀芡,开锅后放进胡萝卜未,即可装盘。
枸杞田螺汤
【原料】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素油30克
【做法】1、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2、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炒匀,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
【功效】补肝肾,清热解毒。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同时患有肾病的患者。每日1次,每次吃田螺肉50克,随意吃小白菜喝汤。
炒田螺
【原料】田螺1000克,干辣椒150克,花椒5克,豆瓣50克,葱花5克调料:姜米20克,蒜米20克,色拉油250克,酱油10克,料酒50克,味精、盐、白糖适量。
【做法】1、田螺淘净入炒锅用水烧沸捞起,去头部包壳。2、炒锅下油烧至五成熟,下干辣炒呈棕红色,再下花椒、姜米、蒜米、豆瓣炒至香。3、下田螺翻炒,下味精、料酒、精盐、白糖、酱油以大火不停翻炒,待田螺入味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上桌。
温拌海蜇
【原料】海蜇250克发好、香菜、白菜、香油、酱油、醋适量、芥未面30克
【做法】1、海蜇洗净切细丝,白菜切细丝,香菜切段烫一烫后均放入盆中,芥未面加开水搅匀,盖十几分钟;2、勺加香油烧热,酱油、醋烹,随倒入盛海蜇的盆中,加芥末拌匀,即可食用。
丝瓜花蜜饮
【原料】丝瓜花10克,蜂蜜15克。
【做法】1、将丝瓜花洗净,放入茶杯内,加开水冲泡,盖上盖,浸泡10分钟后,倒入蜂蜜搅匀即成。2.服用时,拣去丝瓜花不用。趋热饮用,每日三次。
【功效】清肺平喘。
【适用】适用于肺热型支气管炎、咳吐黄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症。
枇杷银耳汤
【原料】新鲜枇杷150克,银耳10克,白糖适量。
【做法】1、将银耳用冷水浸发清洗干净,放入碗内加少量水,上笼蒸至银耳粘滑成熟,选新鲜枇杷剥去皮,挖去籽,切成小片待用。2、洗净锅,放清水烧开,先下蒸好的银耳,烧滚后再放入枇杷片和白糖,放入大汤碗中即成。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
【适用】适用于肺热伤阴,肺燥咳嗽,咯痰不爽,肺结核等病症。
豆腐皮春卷
【原料】豆腐皮(豆油皮)五张、净冬笋100克、鲜虾仁100克、荠菜750克、猪瘦肉150克、芝麻油1000克(约耗200克)、味精、面粉、精盐、姜未各适量。
【做法】1、豆腐皮每张切成六小块共切成30块。冬笋、猪肉都切成细丝。荠菜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略烫后,捞出沥干切碎。面粉放入碗内,加水调成湿浆;2、炒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100克烧热,放入冬笋丝、肉丝、莽菜、虾仁、味精、精盐、姜未一起烹炒3分钟,起锅成馅;3、豆腐皮置案板上铺开,——包馅成卷,在合口处涂上面浆(共包成30个春卷)。4.原炒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耗100克),烧至五成热,将春卷逐个下锅炸至金黄色时,捞出盛盘即成。
清明时节祛痹痛药膳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时也正是冷暖空气冲突剧烈的时候,海洋上空的暖湿空气日益加强,经常不断地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忽冷忽热、时晴时阴的雨纷纷的天气。阴雨连日最容易让人有腰酸背痛之感,尤其是有风湿关节炎史、慢性腰腿痛史的人们此时更感不安。下面介绍的药膳可供选用:
千斤拔花生煲猪脚
【原料】千斤拔60克、花生150克、核桃仁5个、猪脚1只、陈皮1个、生姜2片。
【做法】千斤拔、花生、核桃去核壳、陈皮等洗净,用清水稍浸泡20分钟,猪脚去毛、甲洗净后,切成块状,一起放置瓦煲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至2~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猪脚、花生、核桃可拌酱油佐餐用,此量可供2~3人用。
【功效】祛风湿、舒筋络、健腰肾。
【适用】对四肢酸痹、肾虚腰痛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还可辅助治疗风湿关节痹痛、慢性腰腿痛、四肢陈旧性跌打损伤、产后关节痛等症。
【说明】千斤拔性温,味甘、辛,功能祛风利湿、舒筋活络、强腰壮骨;花生性平味甘,功能益气、养血、润肺、和胃,《滇南本草图说》以为它补中益气;核桃仁性温味甘,功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医林纂要》记载它补肾,润命门,固精;猪脚性平味甘,功能补血,健腰腿,《随息居饮食谱》说它有填肾精而健腰脚,滋胃液以滑皮肤的功能;陈皮是用其化气而消肥腻的作用,而生姜是用其祛腥气而醒胃的作用。合而为汤,共奏舒筋络、祛痹痛、健腰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