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史上真实的慈安,才明白慈禧为何费尽心思,一辈子都斗不过她

大陈说书人阿 2025-02-06 15:44:18
前言

慈安和慈禧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大人物,两人居然一起垂帘听政了二十多年。

现代影视剧中为了夸大慈禧的能力,居然把慈安写成了软弱无力的老太婆。其实真实历史中的慈安,是当时让慈禧最害怕的人。

那真实历史中的慈安究竟是什么样?她又是怎样对待慈禧的呢?

两位太后

论年龄,慈禧还要比慈安大上两岁,不过人家慈安当上皇后的那年,慈禧才刚刚入宫成为贵人,究竟是什么让两人差距如此巨大?自然是出身。

清朝八旗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这里面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一般来说是“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关于谁才是排位最高的那个,至今依旧说法不断。有人觉得是镶黄,也有人认为是正黄,慈安家则是镶黄旗。

慈安有个祖宗叫额亦都,此人就是非常著名的“清初五大臣”之一。

所以慈安他们家可以说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而且他们家祖上和清朝皇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他们家也是宗室贵戚。

慈安的姓为钮钴禄氏,这是正儿八经的“满清八大姓氏”之一。

说完慈安,再来看看慈禧这边。

慈禧的姓为叶赫那拉氏,这个姓氏是“满清八大姓氏”中那拉氏的一个分支。虽然地位还是有的,但肯定是被分散过的。

慈禧他们家那时候是镶蓝旗,这个无可厚非,是清朝八旗中排名垫底的存在。第一名虽然有争议,但最后一个镶蓝旗可是没有的。

慈禧掌权后她就把自己家改成了镶黄旗,由此不难看出,那时候镶黄旗应该是排名第一的。

除此之外,慈禧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她的祖上在清朝也都是各种各样的官职,没有什么很突出的。

再来说说两人的晋升之路。1852年4月底时慈安入宫为嫔,四十多天后她被册封为皇后。在十月份的时候直接举办皇后册立之礼。

慈禧是在这一年五月初进的宫,刚进来是贵人,直到1857年年初的时候,慈禧才成为贵妃。慈安那时候只用了一个月就成了贵妃,这便是差距。

但是慈安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身体原因导致她不孕不育,这也是为什么慈禧儿子同治能当上皇帝的原因。

如果慈安和咸丰帝有个儿子,或许就轮不到慈禧的儿子了。那这样的话历史必将会改写,清朝或许也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咸丰帝临终前就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所以只能将皇位传给他。那一年同治才六岁,所以必须得有人帮忙辅政。

咸丰帝临终前搞了个“顾命八大臣”,此外他还把大权交给了慈安和慈禧两人。

对慈安的恐惧

咸丰帝怕的就是有一人独掌大权后会祸乱朝政,所以就把权力一分为二,以此来让两人相互制衡。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慈安的权力要更大一点。慈禧要干个什么事或者做什么决定,都要由慈安拍板决定。而慈安做事就可以不用找慈禧谈,从安德海事件就能看出。

受之前帮助咸丰帝批奏折影响,慈禧早就对政治和权力感兴趣,所以在有了权力之后她就想着赶紧壮大自身实力,以此来压慈安一头。

安德海是当时慈禧手下一个非常红火的太监,他仗着有慈禧宠爱可以说是为所欲为。

当时清朝有规矩,太监是不能自己随意外出皇城的,而人家安德海直接跑到山东去玩了。

你要说他违规外出也就算了,他居然一边走一边抢劫民财,最后他被巡抚给抓走了。

抓到安德海后,巡抚秘密将这件事告诉了慈安太后。慈安得知后直接命令巡抚将其杀掉,等这件事办完之后慈安才告诉慈禧。

慈禧得知后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她没想到自己最爱的太监就这么直接没了,她也没想到慈安居然不和她商量就将这件事做了。

不过慈禧也是敢怒不敢言。一是她的确惧怕慈安手中的权力,二来就是这件事慈禧他们本来也不占理,反对也已经没用了。

这才是真正的慈安太后,什么“老佛爷”,慈安一个眼神就能吓得她大气不敢出。

慈安和慈禧有很大不同,她对政治并没有什么兴趣。她很清楚慈禧对政治敏感,再加上自己身体不太好,所以慈安有段时间不问朝政,都交给慈禧处理了。

这时候慈禧的“格局”来了。平常的小事她就自己做决定了,而一些比较重要的大事,还是会争取慈安的意见。

即便慈安反复说不用和我讨论,但每次慈禧都会争取慈安的意见。此刻的慈禧好像是一个傀儡皇帝,而慈安更像是有实权的太上皇。

提起对慈安的恐惧,慈禧刚一进宫就体会到了,也是由此留下了心理阴影。

那时候慈禧刚进宫不懂规矩,她还留着外面非常流行的飞云发型,慈安看到后颇为不满,于是她就非常严肃地警告慈禧要懂规矩。

面对皇后的警告,慈禧一个小小的贵人自然只能乖乖吸取教训。

所以慈禧对慈安不能说是敬畏,只能说慈安的威压实在是太可怕了,估计能让慈禧窒息。

除了这些差距,慈安在做人方面也是比慈禧强太多了。

慈安虽然在入宫那年就当上了皇后,但她的生活却并未因此改变,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简朴。

慈安那时候穿的鞋基本都是自己缝制的,此外她的衣服、头饰等也非常廉价,有便宜的从来不会用贵的,而且慈安从来不用外国货。

这种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就拿现在的国产车和国产手机来说,做得已经越来越完美了,但依旧有人喜欢花高价钱买低劣的外国货。

在慈安过生日的时候,许多人为了表达谢意送上一个礼物,这也算是大家的一份心意吧,不过慈安并没有收取任何人的礼物。

同时慈安还说道:“以后大家切莫再送礼物了,少买一个礼物老百姓的压力就会小一点。”

此外慈安在礼仪方面也是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比如夏天的时候,即便再热慈安也不会穿那种露胳膊腿的衣服,向来是只露着头和手。

慈安走路昂首挺胸,腰型非常正,而且从不哈哈大笑,无论做人做事都非常严谨。

而且慈安的脾气也是出了名的好,即便下人犯错她也不会大声斥责对方,而是耐心且心平气和地提醒他下次注意。

不论是有权力的大臣,还是那些身份低微的下人,慈安向来都是以礼相待,从未有过区别之分。

人生失败的慈禧

这么来看的话,慈安不仅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淑女,而且还是一位脾气非常好、知晓礼数、懂得节俭的好皇后,这才是母仪天下该有的样子。

相比而言,这就显得慈禧很差。因为慈安的优点,反过来几乎都是慈禧的缺点。

俗话说:“慈爱可以感化任何人。”这话其实一点也不假,这一点在同治帝身上就能看出来。

因为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同治帝继位后慈安就把他当成了亲生儿子对待。

对待同治慈安向来是非常温柔,慈禧就不一样了,她更多的是指责和谩骂。

后来慈安和慈禧都给同治介绍了一个媳妇,可是皇后只能有一个,于是她们就让同治自己选谁当皇后。

最后同治帝选择了慈安介绍的那位女子,原因很简单,同治并不喜欢慈禧,而是对慈安非常敬重。

这慈禧也是活得真失败,就连亲生儿子都不待见她。

其实同治心中非常清楚,慈安给他介绍的媳妇温柔贤惠,就跟慈安似的,这才是母仪天下的最佳人选。

反观慈禧介绍的那位女子,其实就是控制同治的工具,而且也没有什么优秀之处。

看着亲生儿子对自己意见这么大,慈禧也是气得要死。于是她就让人整天跟踪着同治,像同治每天干了什么都要摸查清楚。

连别人的私生活都要管,同治对慈禧的这一做法非常不满,所以母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果我是慈禧的话,那我一定会感觉自己活得真失败,已经没脸再活下去了。

不过非常不幸的是,慈安太后四十五岁那年突然在宫中暴毙而亡,至于她的死因则成了永久的谜。

后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十有八九与慈禧有关。

慈禧要想真正掌握大权,那肯定得扳倒慈安。尤其是随着慈禧对权力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她用点卑鄙手段扳倒慈安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最扎心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居然和没有血缘关系的慈安非常近,这件事早把慈禧气冒烟了。

所以许多人猜测,或许就是因为慈安的这些优点太亮眼了,以至于让慈禧有了羡慕嫉妒恨的想法,再加上对权力的渴望,所以慈安的死早已成为定局。

不过这终究是猜测,只能说慈禧的确有非常大的嫌疑。

慈安突然暴毙的真相虽然很难查清楚,但慈安的确是大清历史上非常出色的一位皇后。她仁慈宽厚、处政有方、节俭知礼、忠君爱国,不论哪一点都是慈禧永远达不到的。

要说慈安最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儿子。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