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牛卫是多大的官,为啥李元芳总是炫耀,相当于如今什么位职位?

司马秘事 2025-04-25 09:37:23

【引言】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四部曲里头,李元芳是男二号,他跟着“狄大人”后,官职那是噌噌往上涨。一开始只是个“游击将军”,后来一路升到了“千牛卫中郎将”,最后还做到了“千牛卫大将军”。

剧里头讲了,李元芳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啊,主要就是给狄仁杰当“保镖”的。话说回来,电视剧嘛,毕竟不是真的历史,要是狄仁杰这个朝廷大官整天就忙着跑腿查案子,那也不太现实。

好吧,咱们聊聊历史上的唐代,哦不对,还包括武周那会儿,“千牛卫”这部队到底是咋回事?它是个啥结构?又主要是干啥的呢?

【一、千牛卫的由来】

“千牛卫”这个东西,其实它是唐朝时候府兵制里面“十六卫”的一个部分。不过呢,“千牛卫”的来头,可比唐朝的“十六卫”要老得多。

“千牛卫”这个东西,它一开始其实叫“千牛备身”,是从北魏那时候开始有的,到了北齐,这个制度才算是正式定了下来。那时候,它还不叫“千牛卫”,而是叫“千牛备身”,是归“左右领军府”管的。不过,“千牛备身”一出现,就有能进出皇宫的重要权力。

这说明了“千牛备身”跟普通的军府不是一回事儿。“千牛备身”是皇宫里的守卫,他们配有专门的千牛刀,更像是皇家的御用刀具仪仗队伍。

从北魏一直到隋唐那会儿,“千牛备身”这个角色啊,慢慢就变了。一开始他们是皇家的宫廷守卫武官,可后来呢,就变成了仪仗队里的一员,还成了那些高官子弟用来炫耀身份、捞好处的“镀金宝地”。

唐朝时候,“南衙十六卫”的府军制度被定了下来,从那以后,“千牛卫”这个名字就算正式有了。隋朝那会儿,它还改过名叫“左右骁卫”,还有“备身府”。

因此,“千牛卫”其实分为两队,分别是“左千牛卫”和“右千牛卫”。这两队“千牛卫”呢,由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负责全面的军事事务。而每一队“千牛卫”里面,都会安排两名中郎将,一起构成它们的基本管理团队。

每个“千牛卫”下面管着十二个千牛备身,还有一百名备身,再加上一百五十个拿杖的,这些人加一块儿,就是“左右千牛卫”的基本队伍了。

另外,“左右千牛卫”跟其他府卫军一样,也配备了像长史、兵曹、录事和胄曹这些文职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平时的文书工作,像是考勤记录、管理武器装备,还有考核表现这些事情。

唐朝那会儿,“千牛卫”的活儿慢慢变成了像“仪仗队”和“警卫团”那样。所以,想进“千牛卫”,长相和家世都很重要。他们招人可不从各地的折冲府挑,而是专门从亲府、勋府、翊府这些“五府”里选子弟。这些子弟家里,官职最低的也是正五品起。

比如说唐玄宗那时候的宰相李林甫,他一开始就是靠恩荫当的“太子千牛”。其实吧,李林甫并不是李唐皇室的正统血脉,只是旁支中的一个。

“千牛卫”的装备,那甲胄和袍领,真是华丽得很,想当上千牛卫,身高、长相、家世这些条件都得过硬。他们不光得在皇宫里守卫,还得负责传话通报啥的。但五代以后,“千牛卫”这个职位就慢慢变得没啥实权了,成了个空头衔。

由于“牙兵”势力壮大,五代时期的“军头”们更倾向于让贴身牙兵来守卫宫殿。另外,想想初唐时候发生的那些“唐廷宫变”,“千牛卫”更像是变成了一支摆场面的“仪仗队”。

【二、“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头,李元芳身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为啥他没在皇宫里头当差,反倒是“接了圣旨”跟在狄仁杰身边呢?

说实话,钱雁秋老师作为电视剧的导演和编剧,真的是把细节拿捏得死死的。李元芳升官的那个过程,挺贴近各个官职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从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一路攀升到“检校鹰扬卫中郎将”,后来又变成了“检校千牛卫中郎将”,最后更是升为了“检校千牛卫大将军”。鹰扬卫啊,那可是十六卫里的一个,能做到中郎将,就是四品大官了,刚好有资格进千牛卫。

再者,要是李元芳的官职头衔里没了“检校”这俩字,那他就不再是由皇帝直接“下旨任命”的官员了。这种情况下,得由三省一块儿商量,之后吏部联合兵部进行审查考核,合格了才会给他任命。

这样一来,李元芳不单不能跟着“狄大人”到处跑了,还得每日到军府去“报到上班”。他的顶头上司也换成了“鹰扬卫”或者“千牛卫”的头儿,不再是狄仁杰了。

不过,“检校”这个头衔就意味着李元芳的特殊待遇。他虽然只是狄仁杰这位“国佬”的护卫头儿,但待遇上却能跟“四品中郎将”或者“大将军”比肩,并不需要他真的去管事。

但是呢,这种“检校”的待遇啊,要到中唐往后才开始盛行。在初唐,就是武周那会儿,“检校”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带着点监督的意思。

李元芳的年纪和经验,说实话,怎么都不可能让他当上正三品的“十六卫大将军”。因此,编剧为了让李元芳显得特别,就给了他这个高官位。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强调,在狄仁杰的“探案团队”里,李元芳那可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比如说在狄仁杰的“探案团队”中,除了那个很有实权的武将王孝杰,像曾泰他们这些人的官职和地位,都没李元芳来得高。

【三、相当于现今什么官职?】

说白了,“千牛卫”就像是现代“仪仗兵”和“保安”的结合体。在唐朝那会儿,真正守护皇宫的是皇帝直接管的军队,人们叫它“北衙禁军”。而“千牛卫”呢,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保卫朝廷办公的地方,也就是“南衙”的安全。

不过,因为府军实行的“轮值”规矩,导致“千牛卫”原本负责的安保工作,更多地被分摊给了那些轮流到京城值班的“十六卫”将士。

“千牛卫”常常变成了高官贵族子弟用来增添光彩的地方,所以朝中的大臣们特别看重“千牛卫”仪仗队的职责。毕竟,“千牛卫”经常有机会在那些朝中大佬和皇帝眼前亮相。

因此,李元芳当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这个官,待遇上能跟“将”级以上的大佬比肩。毕竟,“千牛卫大将军”是十六个正三品卫军大将军里的一个,算是顶尖儿的将领级别了。

不过要是说说李元芳干的活儿,那就像是现在“仪仗队”的头儿,还得管着特勤那一摊事儿,他能拿到的待遇,跟“大校”那一级别差不多。

1 阅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