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163师在陆军第55军的编成内,于广西凭祥友谊关方向,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全师指战员在师长边贵祥、政委吴恩庆的指挥下,连续奋战24天,胜利地完成了同登、谅山战役的主攻任务。
据统计,该师共歼敌5331人(其中毙敌5293人、俘敌38人,伤敌数未统计),缴获坦克1辆,装甲车2辆,火炮64门,各种机枪195挺,各种步枪1036支,40火箭筒70具,各种枪弹100万余发,各种炮弹16万余发。163师不仅歼敌数在东西两线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名列第一,并且攻克了越北战略要地谅山,形成了威逼河内的战略态势,是公认的战功最大的陆军师。
战后,为了表彰163师的卓越战绩和突出贡献,中央军委授予该部4个集体和7名个人以荣誉称号,这一数据同样位居29个参战陆军师之首。
487团2营为“攻坚英雄营”、488团3营为“能攻善守英雄营”、488团7连为“能攻善守英雄连”、489团7连为“攻坚英雄连”;487团2连副班长王成富烈士、487团5连班长马旭旺、487团2营副营长周元生、488团1营步谈机员陈日升烈士、488团7连班长张春才烈士为“战斗英雄”,师工兵营工兵连战士叶建柏烈士为“舍身救战友的好战士”,487团2连卫生员吕志经烈士为“战场救护模范”。
163师能够在自卫还击作战中立下头功、大放异彩,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部队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及时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根据战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越军的作战特点,采取正确的战术手段,能打仗、会打仗、打得猛、打得巧。
近距离、小范围穿插迂回。部队出国作战,不熟悉自然环境,特别是越北地区山高坡陡,草深林密,洞穴多,道路少,对大部队的机动很不利,给观察、通信联络、指挥协同和运输补给等都带来许多困难。而越军正是依托这样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战斗保障和后勤保障,一般不宜实施远距离、大纵深的战役穿插迁回,而应当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敌人暴露的翼侧,实施近距离、小范围的战术穿插迁回。
首先夺取控制敌人侧后的战术要点和主要交通线,切断敌人的退路;然后再分割包围敌人,予以各个歼灭。比如在攻打同登时,以2个团和1个坦克营的兵力,采取多路、多梯次、接力式的战术,从两翼向同登侧后要点实施快速穿插。达成合围之后,除了以一部兵力控制要点,构成对内对外正面外,集中主力将敌人割裂成数块,各个围歼。越军号称王牌的第3师的所谓“英雄团”第12团和武装公安第12团,就是这样被歼灭了2800余人。在攻打扣马山和谅山时,也是采用这样的战法,取得了连战连捷的效果。
实战证明,在特殊的地形和兵力只占相对优势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战法的好处很多:兵力集中,有连续突击力,翼侧受威胁小,穿插速度快;火力有保障,炮兵群不需要转移阵地,即可掩护步兵穿插到位(如488团3营穿插到探垄后,越军以1个加强营实施反冲击,炮兵群一次急袭射击, 就歼敌大部);通信联络有保障,道路有保障,前送后运及时,弹药给养送得上去,伤员烈士运得下来。
集火近战,侧后攻击。越军防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分兵守点,将主要兵力和火器部署在险关、隘口、洞穴和大型炮台里,炮火进行压制射击对其损伤不大。所以,一般要避开正面,攻击侧后。具体打法是:利用敌人防御间隙、暴露翼侧和射击死角,在夜暗或者视度不良的条件下,采取秘密迅速的动作,绕到敌人侧后,突然开火,勇猛突击,以手榴弹、抵近射击将敌人消灭。
487团2营在攻打探某时,前两次攻击都未能奏效,后来改为利用夜暗,以部分兵力从正面佯攻,主力绕到侧后,从而一举全歼了该敌。489团1营在攻打谅山市北区两座石山时,越军依托3条大型坑道和自然洞等有利地形,据险顽抗,第一天从正面连续攻击三次都未奏效。后来利用夜暗,秘密地将直瞄火炮推进至距离敌人200至300米处,以2至3门火炮对付1个洞口,步兵绕到侧后,利用炮兵射击效果突然发起冲击,迅速歼灭了该敌。
隐蔽突然,出敌不意。作战地区的地形是敌高我低,加上敌人观察配系组织严密,对我军集结、展开很是不利。因此,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就十分重要。在攻打同登的战斗中,部队于前一天夜间,秘密占领进攻出发阵地,第二天拂晓突然发起攻击。进行炮火准备时,敌人还在睡觉,有的被打死在床上,有的来不及穿好衣服就被击毙了。由于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部队又打得英勇顽强,只用了8个小时就突破了越军的防御体系,割裂了其战斗队形,为全歼同登地区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名俘虏感慨地说:“中国军队如同神兵天降,我们来不及占领阵地就当了俘虏。”
分片清剿,各个歼灭。抗得住就抗,抗不住就跑,跑不了就钻洞,是越军惯用的打法。每当处于不利境地时,就化整为零,化军为民,逃到山中,分散潜藏,躲在丛林、深草或者洞穴里,打冷枪冷炮,袭击和伏击我军后续梯队及后勤、保障分队。因此,每攻占一个地域或者城镇之后,要迅速调整部署,依托要点,组织防御,搞好协同,规定好联络信记号,防敌反击和袭击。
与此同时,组织小分队分片包干,采取集中对小股,小群对分散,包围对固守,搜歼对潜伏,潜伏对偷袭的办法,用打、炸、烧等手段,将潜藏之敌剿灭。487团清剿退守坑道、岩洞之敌时, 把直瞄火炮、火箭筒、喷火器和携带爆破器材的步兵小分队编成战斗群,先以部分兵力控制要点进行掩护,割裂敌人洞穴、坑道之间的联系,尔后从敌侧后由山顶往下打,效果很好,仅1连一天就歼敌97人,也有效地保障了后方梯队及指挥机关的安全。
集火打点,火力护送。固守同登、谅山地区的越军,防御工事强,火力密度大,擅长使用高机平射。部队在进攻中,首先集中火力压制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然后以不间断的火力护送步兵攻击前进。这样,攻击速度快,伤亡也小。
在攻打扣马山战斗中,集中10个炮兵营,首先对敌前沿实施10分钟火力急袭,尔后以递加200米逐次集中射击的方法,用徐进弹幕护送487团沿两条山腿向主峰冲击。步兵在炮弹炸点200米后跟进,随着炮火的前移而前进,一直到山顶,只用了47分钟就攻占了海拔800米的主峰,全歼了守敌。
以坦克作为火力发射点,掩护步兵攻击。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由于道路少且窄,坦克搭载步兵成纵队穿插,一旦先头坦克被打坏,很容易造成堵塞。即使在小型起伏地或者开阔地使用坦克引导步兵冲击,也有不少问题,速度快了步兵跟不上,速度慢了易遭敌反坦克火力毁伤。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坦克置于步兵战斗队形之间或者之后,作为火力发射点更为适宜,依据具体情况,占领有利地形,用火力支援步兵冲击。在攻打同登战斗中,487团用坦克搭载步兵进攻,489团以坦克引导步兵冲击,效果都不好。在攻打扣马山和谅山时,部队将坦克作为活动火力发射点,以火力支援步兵冲击,均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各位亲,微信改了推送规则,公众号文章已不是按时间先后推送文章,而是根据权重推荐文章了。 如果你看我们的推文少了,或者从来不评论、不点赞、不点在看、不转发,那你以后可能就再也收不到我们的推送了。所以,如果你以后还想收到我们的推送,可以给标个星标,经常点在看和赞,转发分享,给我们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