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草(Clinopodium polycephalum (Vaniot) C. Y. Wu & S. J. Hsuan ex P. S. Hsu)是唇形科风轮菜属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被平展糙伏毛及腺毛。叶卵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具疏圆齿状牙齿,榄绿色;轮伞花序多花,圆球状,苞叶叶状,花梗密被腺柔毛,花萼圆筒形,花冠紫红色,花期7-8月;小坚果卵形,褐色,平滑,果期9月。
灯笼草产自中国陕西,甘肃,山西等地区;北方、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在黑龙江地区有产,尤以齐齐哈尔最好;生于海拔至3400米的山坡、路边、林下、灌丛中。喜光,对环境适应性、耐受性较强,对土壤条件不严格,以湿润、透气、沙壤土生长良好。灯笼草在6-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灯笼草可以做盆栽观赏花卉,一般是冬春季理想盆栽花卉;还可以做年宵花。
别 名:
走马灯笼草、山藿香、漫胆草
灯笼草的花语是“自然”。灯笼草,学名Physalis alkekengi L.,属于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包括酸浆、灯笼草、灯笼果、挂金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