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总结观点,内容有点多,主要因为时间点有些特殊,本周A股收周线,月线,同时也收季线。芳姐会从数据、市场看法,以及二季度的方向机会三个方面聊聊我的观点。
先来复盘数据和资金面情况。今年开年至今,A股先抑后扬大幅震荡。既有悲痛又给了希望,上证最低跌至2635.09点,创近5年新低,经过2月份的大幅反弹,3月最高来到3090点,反弹了455点。上证季线收出带长下影的小阳线,涨幅2.23%,结束了季线3连阴。深成指和创业板虽然一季度没能翻红,季线4连阴,但跟前三个季度相比,跌幅大大收窄,说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A股开始重新起步。
从主要指数的涨幅来看,大盘蓝筹明显强于中小盘股一季度上证 50 表现最强,沪深300紧随其后,科创50和北证50跌幅较大。
数据来自东方财富
从资金面来看,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时隔一年,重回万亿元上方,3月份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0091亿元,相较2月增加617亿元,成交水平升至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市场活跃度重启,多头行情有望持续。
数据引用东方财富
外资方面,北向继2月爆买607.44亿元后,3月再度净买入219.85亿元。一季度北向累计净买入682.23亿元,已远超去年全年的437.04亿元。
数据来自东方财富
从融资余额看,一季度重回1.5万亿,相较今年2月末增加612亿元,终结了此前的三连降。
数据来自wind
从行业看,一季度热点纷呈,央企煤炭、航运、挖掘机以及新质生产力、Kimi 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均成为市场人气焦点,表现活跃。
总结下来,一季度是希望拯救了失望,3月份虽延续了2月的反弹,但指数明显偏谨慎,本周一度跌破了3000点整数关口,情绪上是出现一点恐慌的,导致资金明显有避险需求。市场在震荡中形成高低切换,题材个股表现异常活跃,但持续性不够好,导致市场的赚钱效应并不明显。
另外,今早刚公布的3月份PMI是50.8%,远超预期的49.7%,时隔五个月重返扩张区间,产需指数双双回升,说明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这点从近期有色和电力的表现就可以感受的到。数据好,对短期市场会形成有效刺激,也会为长期趋势的形成注入希望。
对于四月份的行情,芳姐的观点是谨慎乐观,市场仍会以震荡修正为主。先说谨慎。
周五虽然是收到了5日均线之上,但我认为3000点仍然不够稳固,临近年报和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市场的上涨逻辑或由情绪面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盈利预期会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一季报业绩表现良好的板块及个股更容易受到资金青睐。
因此,四月初指数震荡的概率会比较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权重板块短期会受资金面和政策导向束缚,表现机会仍以维稳为主,推动指数的动力有限。
其次是乐观。
新质生产力和以旧换新政策在加快落地,催生板块活跃。
另外周末新华社消息,高层正按照“四新的标准(即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遴选确定了首批启航企业,加快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批企业多数成立于3年以内,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新兴领域。消息面有利于热点主线的产生,也有利于市场活跃度的持续。
接下来说说板块方向。经过一季度的大幅反弹之后,市场的上涨逻辑会发生变化,我给四个思路:
第一,前面提到的四新,很有可能会改变市场的长期投资逻辑,这点芳姐在过往视频中也提到过的,大国间的竞争,已经让国内从过往依赖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慢慢转变为以科技引领市场的发展路径。基于这个逻辑,在方向选择上,也要有主动选择科技方向的思路,要在政策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中寻找。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很广,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还包括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技术等新型产业,还有涉及新技术的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等领域。在行业细分中,更要倾向有国企背景和有长期发展前景的企业。
第二,基金多数重仓跟老赛道有关,可以对老赛道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板块多留意,包括半导体,医药,国防军工等行业,但产品选择上要看具体持仓,并不代表这类的基金都会涨,半导体及生物制药的研发和军工应用端要多留意,个股表现会明显强于板块。
第三、仍是要留意券商的表现,芳姐曾提到过,券商是带动市场下一波启动的重要内生力量。券商目前没有龙头表现,这是抑制券商表现的最大弊端。现阶段,鼓励头部券商做大做强是券商唯一能讲故事的地方,目前有多只券商股涉及,但因监管要求仍不明朗,窗户纸什么时候捅破,也是券商发力的一天,这个位置是可以提前埋伏的。
第四,以旧换新会带动新兴消费概念,除了新能源汽车外,电池环保处理,汽车拆解,储能等都是后续的方向,另外,家用电器,电子设备,设备更新等也有阶段性机会。
好了,以上是本周观点的全部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同见解的伙伴可以留言区里一起讨论啊。
关注芳姐,让你的投资更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