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期间,同盟国阵营的国家几乎全部都和日本宣战了,但是唯独没有苏联这个重量级的国家,早在1941年4月份苏联就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协定》,双方保证互不开战,这份协定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8日,在这一天远东174万苏军发动了八月风暴行动,在短短数天里就消灭了日本关东军主力,占领了东北。结果苏联在占领东北期间大肆劫掠,将整个东北几乎搬空,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8月8日苏军对日本宣战之后不过一周时间,日本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周的作战中苏军收获颇丰,俘获包括飞机925架,坦克275辆,装甲车35辆,野战炮1226门,迫击炮、掷弹筒112567具,机枪4367挺,步枪30万支,马匹17497匹,汽车2300辆,俘虏日军士兵594000人,少将以上的军官148人,日军的伤亡超过了八万人。
而对比下来苏军自身的损失不过死亡8219人,受伤22264人,苏联出兵东北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而在战后的利益中,就算是最狭义来说,苏军在占领东北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的红军票要国民政府负责回收,也就是说苏军在东北空手套白狼掠夺了20亿的财富。
另外苏军还对伪满洲国政府银行的财产进行了大肆掠夺,苏军在进入东北之后除了发行不能兑换的红军票之后,还公开窃取东北各个公私银行的储备,苏军搜刮伪满洲国中央银行的钱币、贵金属价值高达70亿元之巨。
在二战中苏联与其余盟国关于战利品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其他国家瓜分战利品的时候好歹还遵守一下国际法,国际法认为为军队服务的工厂、军事武器等才是战利品,但是按照苏联的理解,只要是自己占领区内的所有东西就全都是自己的战利品,自己完全可以自由索取,完全的蒙古人想法。
本来我国早就打算将在东北的日资工矿企业纳入到日本战后赔偿的范围之内。在日本投降之后,国民政府很快开展了接收东北的工作,在1945年8月30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东北各省收复处理办法纲要》,在长春设立东北行营,负责接收东北。但是苏联方面不想就这样乖乖把整个东北交给国民党或者共产党,斯大林这个红色沙皇还是想要恢复一下当年沙俄帝国在东北的特权。
这种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国民党当局自然是不可能答应的,结果在东北工业设备问题上国民党与苏联的设想差距过大,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很快苏联就开始了对东北机器设备的拆迁工作。苏联的这一做法激怒了全体中国人,重庆、北平、太原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游行。但是我方的不满丝毫没有阻碍苏军掠夺的脚步。
从1945年8月18日苏联进入沈阳到1946年5月3日苏联全面撤出东北的这接近九个月时间里,苏军几乎搬空了整个东北的工业设备,极端一点整个厂房都被搬走了,连个螺丝钉都没给我们留下啊,要知道当年的东北经过张作霖核日本的投资建设,在当时的中国工业份额中占到了90%以上,结果我党建国之后成了一穷二白的工业白地。
根据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统计,苏联从东北搬走的设备价值高达4.82亿美元(当时的美元),原材料价值7.92亿美元,没错苏联连原材料都要,合计大约为12.75亿美元,这几乎是当时整个中国不吃不喝五六年才能拿出来的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