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临近,国家主管部门发布一系列文件,就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有一个文件是关于教师惩戒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文件还规定了,学校和教育部门有责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对教师进行侮辱、诽谤、恶意炒作的,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件发布后,在网上引发热议,除了小部分网友担心会导致教师滥用惩戒权对学生实施体罚或者区别对待外,大多数网友对此都持肯定和支持态度。
大家都认为,把“戒尺”还给教师,可以改变教师“不敢管、不想管”的越来越佛系、躺平的局面,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校园霸凌现象也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也有网友表示,关于教师惩戒权,主管部门早已明确了,效果一直不是很好,几乎每年开学季都要重申一次,主要原因是规定得过于笼统和模糊,建议主管部门更加详细具体的条例和措施,让教师可以依法依规办事。
……
不过,相较于外界的强烈反响,教师群体则对此反应很平淡,甚至有教师表示:听听就好,不能当真,谁当真谁倒霉。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很多教师都认为学校和教育局这些所谓教师的“娘家”,不会公平公正维护教师权益,往往会为了平息所谓的民意,让教师当“替罪羊”或者增加教师的教学外工作负担。
有网友表示,他有朋友就是把教师惩戒权太当真了,于是让没有做作业的学生罚站,家长知道了到学校去闹,结果要经济赔偿不说,还停职了。
也有教师举了一个关于学生防溺水的例子,课堂上明明苦口婆心劝学生不要擅自出去游泳,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宣传也照足上级要求超额超标完成了,结果教育局还要将学生暑期溺亡事件与老师绩效挂钩,要追究老师和校长的责任……
讲到底,教师群体之所以对官方重申教师惩戒权冷淡看待,主要是觉得是口实而惠不至,文件上讲得好好的,到了具体落实的层面却不是那么回事,太当真自己反而会遭殃。
说实话,教师群体的冷淡反应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吃过的亏太多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教师面对的教育环境的复杂程度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以前家长几乎是无条件站在教师这边的,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实施体罚,家长非但不会怪罪,甚至孩子回家后家长还会“加餐”。
现在呢,学校教育越来越职业化,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是不被允许的,甚至连批评重一点都不可以,并且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维权意识都在加重,当感觉自己的权利被侵犯时,就会投诉举报,甚至一些家长和学生完完全全是无中生有的恶意诽谤。
而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各地教育局和学校的做法,通常是为了快速平息社会舆论,明知教师是无辜或者已经尽到责任,也会对涉事教师快查快处,为教师主持公道的很少。更加重要的是,一些地方教育局为了满足家长诉求,让教师去做了很多本职以外的工作,安排教师暑期“巡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的来说,关于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之所以一直落实不好,问题主要出现在执行层面,教育局和学校不敢放手维护教师的正当权益。
要想解决问题,还需要主管部门修订并完善教育惩戒规则,消除模糊界定,明确什么是对教师的侮辱、诽谤、恶意炒作,明确教育部门应该如何依法依规处理、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如何支持教师,才能让教师挺直身板,理直气壮实施教育惩戒权。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放心,听听就好!!!
让说吗
认真你就输了。 独生子女谁不是大家庭里的最宝贝,外人碰得吗?我教的大学生都不敢惩戒,中小学老师嫌命长啊!
听听就好
哈哈哈哈,一定要牢记,这是别人的崽,是不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