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刷短视频的朋友可能都懵了——这个在镜头前狂啃卤鹅、被豆汁呛出表情包的歪果仁,怎么突然成了中国文旅圈的顶流爱豆?
美国网红IShowSpeed(江湖人称"甲亢哥")的这场魔幻中国行,堪称现象级文化奇观。从上海武康路到重庆洪崖洞,从北京豆汁摊到成都变脸舞台,这位油管3700万粉丝的抽象派主播,活生生把全国文旅账号变成了大型追星现场。重庆商报用"把重庆美食带向全世界"的激昂标题全程直播投喂过程,央视更是直呼他的中国行让"16亿黑钱打水漂"。
这种官方民间集体打call的盛况,放在五年前简直难以想象。当年我们还在讨论如何让李子柒输出东方美学,如今直接让北美抽象圣体成为移动的文旅广告牌。这波操作既魔幻又真实:当内需消费持续疲软,外国友人突然就成了行走的流量密码。
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地文旅局在这场狂欢中展现出了惊人的默契。从高铁时速到移动支付,从街头安全到市井烟火,每个精心设计的直播场景都在呼应着某种心照不宣的叙事。就像网友调侃的:"以前是《读者》告诉我们美国多先进,现在是美国博主直播中国多牛X。"
但这场流量盛宴背后,藏着更微妙的时代注脚。年前帮俄罗斯朋友办签证延期时,工作人员一句"直接写多玩两天"的嘱咐还萦绕耳边。如今看着各地为甲亢哥开绿灯的阵仗,突然意识到这或许不只是文化自信——当签证政策越来越宽松,网红经济越来越下沉,我们是否正在用新型"糖衣炮弹"打开外需市场?
抽象文化的登堂入室或许提供了最佳掩护。当甲亢哥在人民广场高唱《阳光彩虹小白马》,当王嘉尔和田一名们争相联动,这套解构严肃、消解意义的语言体系,反而成了跨文化传播的润滑剂。就像少林武僧教他打拳时的直播弹幕:"原来文化输出可以这么朋克。"
只是狂欢背后总飘着几个问号:当各地文旅账号疯狂追逐这个会整活的"洋菩萨",是真的找到了传播新路径,还是在内需疲软下的病急乱投医?那些被剪辑掉的直播片段里,是否存在另一个维度的中国图景?当抽象成为新时代的文旅密码,我们准备好面对这种祛魅后的真实了吗?
从东方梦工厂到东方抽象厂,中美文化叙事换了人间。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个一边啃鹅腿一边喊"中国赢麻了"的网红,确实让某些人破防了——只不过破防的对象,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