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之前写过,麋芳的不战而降和关羽得到假节钺有很大关系。
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武将假节钺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将士!
麋芳很清楚,得到假节钺后,关羽可以自行决定荆州诸将吏的生死,关羽若胜,杀了自己,刘备断不会怪罪于他;关羽若败,正好杀了自己背锅。
关羽是刘备唯一授予假节钺之权的将领,曹魏这边,也有一人获得了这项顶级权力,谁呢?
于禁。
他也是唯一从曹操那得到这项特权的将领。
关羽是刘备的兄弟,考虑到刘备身边无宗亲相助,最信任的就是关羽、张飞二人。曹操身边有一大批宗室相助,为何是于禁得到这项权力呢?
三点原因
1、军纪严明
曹操在宛城为张绣所袭时,青州兵乘乱抢劫友军。青州兵被曹操视为私兵,平时待他们十分宽容,其他将领都不敢管,只有于禁敢追上去惩戒。
青州兵逃回曹营后却诬告于禁造反。有人劝于禁首先向曹操报备,于禁却说:如今贼兵就在后面追来,先抗敌,至于曹公,他是明智的人,谣言止于智者,怕什么?
事后曹操对这一做法赞赏道“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2、能打
官渡之战爆发后,袁绍曾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彻底击溃曹操。
刘备在徐州杀刺史车胄以反曹,曹操同时面对北面的袁绍和东南的刘备这两难选择,最终决定先收拾刘备。
正月中旬曹操南下,二月袁绍就已经兵分两路南下攻曹:
1、郭图、淳于琼、颜良在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延(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2、袁绍亲自带兵攻打守延津的于禁(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355c6e73ea70a7e2bcd738e6eafef4a.png)
袁绍一旦突破延津渡口,将会长驱之下,直接扑向许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fbd496586d5b2773054cdb710959f18.png)
关键时刻,于禁展现了硬汉本色,遣步卒二千人守延津以拒袁绍,牢牢的守住了黄河渡口。
之后,于禁联手乐进等将领率步骑五千渡河主动攻击袁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烧了袁绍三十馀屯,斩首数千,招降袁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
于禁为曹操回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两军正式会战后,曹军接连失利,被迫躲进营垒坚壁不出(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
见曹军龟缩,袁绍随后修筑壁楼,堆起土山,从高处向曹营射箭(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而行)
在袁军多维度的打击下,曹军开始出现了畏惧之色(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
这就是公孙瓒说的: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
兵力本就弱于对方,现在士气又这么低落,这仗还怎么打!
必须要有人站出来扭转士气,谁呢?
还是于禁!
于禁督守土山,带领泰山兵力战袁军,夺回士气!(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
然而官渡之战后,于禁和五子良将的其它四位并没有拉开差距。
于禁迁偏将军,张辽数有战功,迁裨将军。乐进、徐晃、张郃也都封为偏将军。
五人官职不相上下,为啥于禁后面一路飙升,坐上了五子良将之首呢?
昌豨事变是关键。
建安十一年(206年),昌豨投降曹操后再次反叛,于禁急攻昌豨不下,曹操又调来夏侯渊增援于禁,昌豨迫于形势,最终选择向于禁投降。
为啥呢?
两人是泰山同乡,昌豨以为于禁能为他说好话。
诸将皆以为昌豨已降,应当让曹操处置,谁料于禁说: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
随后杀掉了昌豨。
昌豨这人不简单,他是泰山郡大佬之一,可以和臧霸称兄道弟,臧霸仕陶谦,破黄巾,与豨、孙观、吴敦、尹礼各聚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9f1d8fd0625f74c9becd09f57500db3.png)
正是仗着自己泰山帮的背景,昌豨才敢三次背叛曹操!
曹操心里又怎么会不想杀他。
只是,青徐之事皆有赖泰山诸将,不到万不得已,曹操不想动他们,所以一直容忍退让。
于禁对曹操的心思看得很透,想杀又不敢下决心,于是将主动向自己投降的昌豨作为投名状给杀了,冒着得罪青州帮的风险,帮曹操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如此忠心,曹操自然对他更加器重(益重禁)
再加上于禁非豪族出身,甚至因为执法过于严明,不得部下之心(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军中没什么亲故)
能打、会治军、不群党,还懂得主子心意,这样的人才是他最放心的大将!
再想想关羽为啥可以独掌荆州?
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他放弃了汉寿亭侯的厚禄(五子良将此时无人封侯),依然脱离曹营,投奔大哥(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
这种考验都通过了,还有啥不放心的!
一个臣子要获得主公的绝对信赖,除了能力强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忠诚度!
夏侯淳、于禁之于曹操;关羽、诸葛亮(后期)之于刘备;鲁肃、陆逊(后期)之于孙权;无不如此!
陆伯言还是算了,老年的陆伯言被孙权活活逼死。吴大帝对谁都不信任[呲牙笑]
于禁的假节钺怎么管不到曹仁?
当然是下水的鱼将军啦[笑着哭]
刘不群是叛贼,关老二是贼将[得瑟]
可惜于禁晚节不保,在关二爷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时被俘降敌!气节还不如庞德!宁死不屈!
我记得司马懿在曹真死后,曹睿也授予他假节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