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炒到天价的“兰花”,现在不火了,原来是“大坑”,看完明白

老农民说事 2025-02-08 13:24:48

兰花,是兰科植物的统称,品类丰富,世界范围就有超2.7万种,如建兰、墨兰、春兰、豆瓣兰、和蕙兰。

因它们花型美观飘逸,清幽素雅,观赏价值高,且象征着高雅洁净,深受青睐,已成为书斋厅堂的常客。

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张,资本的推波助澜,兰花的身价水涨船高,珍贵稀有的品种销售价格能达到天价。

虽然普通消费者过度追捧,但虚高的价格终究只是泡沫,近几年兰花热度逐渐褪去,花高价购兰的意愿减弱。

其实,兰花消费热潮的逝去,既是因种植技术的限制,也是资本退场的必然结果,还是高价的反噬,更是假劣盛行扰乱兰市的恶果。

种植技术限制,养护难度高

无论是地生兰,还是附生兰,种植管理过程的技术要求都高,缺乏管理,植株的成长过程就要遭限。

基质选择。种植兰花基质的质地要疏松透气性良好,能排灌两宜,保水保肥,避免选择不利植株成长发育的田块。

常见基质类型有山泥、腐叶土、泥炭土、塘泥、珍珠岩、煤渣、陶粒、树皮块、砾石、椰壳块、木炭和河沙等,不同基质要灵活搭配。

病虫防治。兰花病虫防治,不容小觑。预防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叶枯病、病毒病、霉污病和白绢病,对症选择药剂,精准用药。

预防的虫害类型有蓟马、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等,虫害防治要做好日常管理,增强抗逆能力,还要能规范科学喷施药剂,谨防药害。

养分管理。兰花养分管理的原则就是淡肥勤施,合理搭配有机肥和化肥,别选用大肥浓肥,以防造成肥害。

农家有机肥需充分腐熟完再稀释使用,如牛羊鸡粪、饼肥和腐殖质,化肥侧重常量的氮磷钾肥,如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钾等。

水分管理。兰花水分管理是生长期、高温、晴天、长势旺盛、瓦盆、保水能力差的基质多浇,相反就要降低浇灌频次。

正常情况,春秋季3-5日浇灌1次,夏季1-2日浇灌1次,冬季1周浇灌1次。浇灌的水以雨雪水、河水井水为宜,选择白天的早上或者傍晚浇灌,避开高温和温度过低的时期。

虚高价格反噬,资本逐渐退场

普通兰花的价格相对亲民,价格呈现虚高的主要是满足猎奇心理的奇兰,其实就是发育不良的畸形花。

我国的奇花特征就是多瓣、多蝶、多色、多鼻头和花上长花等,比如建兰富山奇蝶、蕙兰绿牡丹和春兰绿云等,都是典型的奇花珍花。

正因这些奇花的存在,兰花市场一派虚假繁荣的局面。兰花供应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种植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种植主体入场,市场供应大幅增加。

特别是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日益多变,就算是过去疯狂追捧的奇花,销售的价格都是大起大落,市场价格的认可度降低,风靡场景更是转瞬即逝。

资本关注度降低。兰花的市场萎缩,叠加电商产业的发展,消费者的关注度转移至其它花种,资本的炒作能产生的利益有限。

资本的离场造成中游的花商花贩踌躇不定,观望意愿增加,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不愿支付高价,兰市陷入恶性循环,逐渐归为平凡。

要提醒的是,虽然奇花的稳定性差,容易出变故,但猎奇之心人皆有之,就算兰市的表现再低迷,都有消费者愿意为购买奇花出高价。

假劣兰花盛行,扰乱市场秩序

同其它商品类似,兰花的火爆,催生出制假售假的产业链群体,袭扰着正常的兰花市场秩序运行。

首先,就是低价陷阱。为吸引消费者购买兰花,促进交易,部分商家选择在互联网平台用超低价格,刺激消费者购买。

实际购买到的兰花,全部都是假劣的兰花,品质完全无保障,植株无法开花,花不对版,烂根弱根花问题突出。

其次,就是秩序混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中,兰花的价格和品质是匹配的,而在混乱的市场秩序中,这种平衡被彻底打破。

消费者花高价购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兰花,维权过程千难万险,阻挠重重,致使消费者同商家间交流出现天堑般的隔阂。

最后要说,兰花种植,是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别过度追求高价兰花,要主动避开选兰种兰的“大坑”,积极学习选择兰花的原理,种植兰花的技巧,促进植株长势旺盛,花香溢满园。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