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欧洲汽车裁员超15000人2025年才是真正的苦日子

科技蓝色很正点 2025-01-07 14:18:39

2024年或是欧洲汽车行业最近几年少有的困境时期。

四股力量叠加在一起,欧洲汽车雪上加霜。

一是受欧盟推动纯电动汽车振兴政策的影响,欧洲各大车企大规模投资更新和改造工厂,短期内都是大手笔投资,但却不能快速见效。

二是由于德国等主要欧盟国家逐步缩减支持政策,对于新能源车的相关优惠政策逐渐减少,降低了消费预期。

三是加之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导致欧洲汽车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使得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四是由于经济下行,欧盟一些国家陷入地缘政治冲突中,消费紧缩清晰可见。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中旬,欧洲汽车行业已宣布的裁员人数至少达到15000人以上,并大概率会进一步扩大。

可以预计的是,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欧洲汽车市场的困境将会持续。

欧洲车企陷入裁员潮?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欧洲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厂商的裁员风波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相关企业宣布裁员、关闭工厂,欧洲车企这一轮的“裁员潮”悄然开启。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面临需求疲软、成本高昂、来自中国的竞争以及电动汽车转型速度慢于预期等问题,欧洲各地的多家汽车公司最近宣布关闭工厂并大规模裁员。

2024年11~12月,欧洲汽车裁员处于一波小高峰期。

11月5日,法国轮胎制造商米其林表示将关闭法国西部的两家工厂,影响约1250个工作岗位。

同一天,德国机械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受汽车和工业客户需求疲软的打击,宣布计划裁员4700人,重组工作还包括关闭位于奥地利和英国的生产设施。

还是在一同天,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被传正在讨论关闭德国境内的3家工厂。

11月26日,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宣布计划关闭位于英国卢顿的沃克斯豪尔货车工厂,这将导致1000多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此外,由于需求低迷,该公司已多次暂停位于意大利米拉菲奥里主要工厂的装配业务。

11月27日,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Valeo向路透社透露,大众汽车集团将在欧洲裁员约1000人,重组举措将导致两家法国工厂关闭。

12月3日,瑞士汽车供应商Feintool宣布将关闭其在德国的一家工厂并裁员200人。

其实从2024年以来,欧洲汽车圈一直在延续裁员。

2024年7月9日,由于高端电动汽车需求低迷,大众汽车公司出售了其位于布鲁塞尔、拥有3000名员工的高端品牌奥迪工厂;

8月1日,大众汽车表示将缩短德国卡车制造业务的员工工作时间并冻结其员工职位;由于销售数据令人失望,大众汽车正在考虑将 ID.Buzz的生产转移到国外。

此外,还有德国汽车和自行车行业供应商Webo GmbH向地区法院申请破产、正被意大利投资者收购的德国跑车座椅制造商Recaro将永久关闭当地生产……

2024年欧洲汽车行业一系列的举动,已经表明欧洲汽车行业正处于寒冬之夜。

曾经欧洲人引以为荣的汽车产业,正逐渐失去往日的荣光。

事实上,15000人已经是本轮欧洲汽车裁员风波的最保守预估。考虑到仅大众汽车一家关闭德国境内3家工厂的消息便被推测可能裁员将多达3万人,欧洲汽车行业裁员总数,包括预测和推测,甚至可能超过10万人。

更苦的日子在2025年

为什么欧洲汽车生态企业接连不断的裁员?说到底,是欧洲汽车行业遭遇了整体性的市场困境。

一方面,受到以中国为代表的竞争对手的影响,新能源车时代下的众多欧洲汽车品牌销售惨淡。对比之下,中国新能源车优势非常明显,中国企业出口到欧美的强势表现更是成为压倒欧洲汽车生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无论是技术、设计还是应用基数有巨大的优势。这直接导致欧洲汽车厂商逐步遭遇政策支持的缺失、制造成本高企、产能过剩与需求下降等现实挑战。恶性循环之下,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但欧美显然不能轻易接受。因为在燃油汽车时代,是欧美日韩轮流坐庄,在新能源汽车还未完全在全球达成共识时,欧美怎么可能让中国车企拔头筹?

站在全球针对中国优势企业进行围剿的角度看,就会明白,欧洲汽车“难过”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车企未来全球化会更难。但这并非中国的责任,而是欧美市场自身排外、实行单边主义造成的。

中国车企的难题是欧洲市场准入之难,不是技术存在问题;欧洲车企的难题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应用市场落后于中国,但他们从心里不接受被中国引领。

可以确定的是,面对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加速崛起,2025年欧洲汽车企业会更苦,也更加焦灼。

毕竟,全球扩张遭遏制的中国新能源车尚有巨大的本地应用市场可以左右腾挪,而欧洲车企并不具备。

(图片来源:pixabay)

0 阅读:2

科技蓝色很正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