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各大本科高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招生录取计划,只剩极少数地方尚未完成本科三批次或专科批次征集志愿计划的招生录取。
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民办高校的招生录取情况都不容乐观,可以说是近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
以湖南省为例,一些民办本科院在第一次投档时,有个别院校专业组甚至连投档分数线都没有,实际上意味着无人填报。
以至于进行了2轮征集志愿之后,并且在本科线下降分20分录取时,仍然有个别民办本科院校尚未完成本年度的所有招生计划任务。
不止是湖南省,在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北京等民办院校较多的省市,不少民办院校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连降分录取都没有人愿意填报志愿。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呢?
对此,有的网友直言不讳地说,“我宁可去读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也不愿意去读民办本科院校!”
还有的网友表示,“民办院校高额的学费把我劝退了”。
网友表示,学同样的专业,民办院校的学费要比公办院校高出2-3万元以上,大部分民办院校的专业收费在3-6万元左右,有的收费标准甚至堪比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收费水平。
网友的评论其实已经道出了没有人愿意报考民办院校的根本原因,那就是:高额学费。
在我看来,高额学费,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最大障碍。
以湖南某民办院校为例,该校所举办的专业,平均每年收费为31250元,个别热门专业甚至达到了每年42500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各省市发布的2021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对比,这个学费相当于学生家长要为此至少奋斗一年。
以2021年为例,部分省份私人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为:湖南省54469元、河北省是48815元、河南省是48117元、广东省是73231元、福建省是62443元。
上述平均工资仅仅指工资收入,如果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实际上到手的钱可能还无法满足一名大学生就读民办院校的费用开支。
因此,作为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负担一名民办院校大学生就读真的是非常困难。因为除了学费负担,还有生活开支、住房贷款,甚至有的还有生病住院的开支,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连生存都有可能存在困难,又怎样能够促使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去就读高昂学费的民办院校呢?
所以,高额学费,已成为也必将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最大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办院校他们也清楚高额学费会影响招生录取工作,但他们依然还是如此。
毕竟民办院校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他的办学理念多么高尚,他们都是以赚钱为目的,赚钱是他们的主要追求和目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了。
但是,物极必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院校终将走向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一个普通家庭能说供个孩子上大学实在是难!开消太大!
还义务教育,我笑
不赚钱谁开民办高校?
因为民办校长,老师们也买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