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硬夸!

元气麻酱说事 2025-02-02 01:51:42

话说,这资源错配比技术落后更可怕!

君不见,小日本那些极致的“工匠精神”,背后藏着让人瞠目结舌的资源浪费,这种“精打细算”用错了地方,对一个国家来说,比技术落后更要命。

这就像打仗,手里有再好的武器,要是后勤跟不上,弹药供应不足,那也白搭。

今天咱就从日本文化这块入手,唠唠这“边际平衡”在军事战略里的重要性。

先说说日本文化里那些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据说,日本的马桶水干净到可以直接喝,寿司要在老师傅捏好后的15秒内入口,才能感受到手温的传递。

鞠躬的角度那叫一个讲究,对着不同的人得弯成不同的度数,30度是给刚认识的人,45度是给长辈的。

还有那和服,据说得十六个部件才能拼成一套,穿的时候还得别人帮忙,想想都费劲。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的垃圾分类,一个普普通通的瓶子,得按材质拆成几块,再分别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里。

日本主妇扔个垃圾,那场面堪比外科手术现场,各种瓶瓶罐罐被大卸八块,看得人眼花缭乱。

就冲这些,不少人把日本奉为工匠精神的典范,夸他们认真严谨,文明程度高。

可这些行为真就值得咱毫无保留地学习吗?

这玩意儿真就代表着更高层次的文明?

这事儿,咱得好好琢磨琢磨。

要整明白这事儿,咱得先弄懂“边际效应”和“边际平衡”是啥玩意儿。

“边际”这词儿,说白了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

比如,多生产一件商品带来的成本增加,那就是边际成本;多卖一件商品带来的收入增加,那就是边际收入。

同样的道理,还有边际产量和边际效用。

这玩意儿在经济学里可重要了,它把价值分析从静态变成了动态,用数学模型帮咱找到资源分配的最佳方案,这是老掉牙的经济理论比不了的。

不过,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效应会逐渐递减,这是个逃不掉的规律。

举个例子,喝酒这回事儿,我估计大伙儿都深有体会。

喝第一瓶的时候,那感觉倍儿爽,边际效用最高。

喝第二瓶的时候,这爽感就下降了。

喝到第三瓶,基本上就到量了。

要是再继续喝,那就不是享受,而是遭罪了,边际效用直接变成负数。

每多喝一瓶,新增的快乐就减少,这就是边际效应递减。

当喝酒带来的总快乐达到最大值时,就达到了你的酒量平衡点。

要是喝酒是为了图个乐呵,而不是为了应酬或者买醉,这时候就该停杯了,不然就过犹不及了。

所以,在我这帮酒友里,大伙儿都挺有数,从不劝酒。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多得是。

日本传统手工刀,用折叠锻打的方法制作,折叠上百次的名刀,价格比折叠十次的普通刀贵百倍,性能却没提升多少。

学生提高成绩也一样,从不及格到80分相对容易,从80分到90分就难多了。

所以,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总成绩,就得平衡各科的学习时间,先补短板。

还有,在一些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娶第一个老婆的时候幸福感爆棚,但随着老婆数量的增加,每个新增老婆带来的幸福感就越来越少,最终在某个点达到最大值。

超过这个点,老婆就成了负担,当然,这个点因人而异。

财富积累也一样,钱越多,幸福感越高,但到了一定程度,再多一块钱带来的幸福感微乎其微。

当赚钱的成本高于带来的快乐时,人们就会追求其他的幸福,不再执着于赚钱。

再说回工匠精神,它体现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但这态度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分面包的时候,大致均分就行;分金条的时候,才需要精密仪器。

要是用分金条的精度去分面包,那就是浪费。

生产心脏支架和烧烤架,对质量的要求肯定不一样。

心脏支架出问题,那可是人命关天,质量标准必须高;烧烤架嘛,差不多就行,没必要那么较真。

所以,只强调工匠精神,只关注质量,不考虑成本和产品的实际用途,那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没必要在一块寿司、一碗米饭上过度投入。

再说说环保,保护环境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不计成本。

地球是咱的家园,但随着文明的发展,资源需求和环境影响都在增加。

环保能维持环境宜居,但从长远来看,探索宇宙、拓展生存空间才是更重要的方向。

这不是说不要环保,而是要平衡资源利用。

一味地把资源投入到环保上,目光短浅,最终可能导致资源耗尽,环境崩溃。

极端的工匠精神和极端环保主义者,本质上都一样,做事不计成本,不懂得平衡。

马斯克那哥们儿,他的做事风格就跟工匠精神截然不同。

他无论是造电动车、火箭,还是搞脑机接口、人工智能,都 focused 在解决关键问题上,打破常规思维,推动人类进步。

他不追求过程的完美,却用有限的资源不断推动人类进步。

认真做事是好事,但过分较真就偏离了事情的本质。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度追求品质就是浪费。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做法迟早会被淘汰。

展望未来,合理分配资源,平衡好现在和未来,这才是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

0 阅读:0

元气麻酱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