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大家来过欧洲,肯定多少有过这样的感受:天啊!怎么会有那么多露宿街头的人?他们常常成群结队,还拥有好几条狗,有时候则是一家三口都坐在路边;在路口穿梭、等红灯时,也可能来敲车窗问你有没有零钱;有时候则会在地铁上表演,或告诉大家自己的故事,请路人给予餐券、硬币。
相信以上这样的场景,在法国生活过的人们都觉得似曾相识。
你能想象吗?你租或买的房子,每天都有人睡在家门口,这会让你感到同情、怜悯、生气,还是什么样复杂的情绪呢?
给钱,真的是帮助他们吗?不给钱,又错了吗?

基本上,在法国大城市的市中心、地铁站、超市前,看到流浪汉的身影是家常便饭。法国流浪汉并不是静静地坐在街头而已,他们普遍「相当活跃」,常常靠近你说话,甚至会跟着你一段距离、苦苦央求你。他们的眼神偶尔让人自责、感觉到自己「冷血」。
把钱拿去买酒而不是买水?

根据资料显示,无家者中有约 40% 的人是失业状态,失业的人不乏退休老人、寻求庇护者、无证移民、残疾人士或抚养孩子的人等等。其中有一部人坦承自愿失业、不想工作,原因是「害怕」,太久没有回到劳动市场,不知道怎么重新面对这个有规范的社会,因此宁愿继续在街头流浪。
在此也分享一位朋友遇到的例子:朋友想帮助无家者,但对方却要求他帮忙买可乐而不是水,这让他吃惊地完全不想帮助。也有人给了钱,后来却发现流浪汉不是拿去买食物,而是买酒、香烟。这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更不愿意帮助他们,怀疑给的钱是真的被拿去用在生活必需品上,还是间接导致他们成瘾性更高、更无法回到正轨。
调查显示,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无家者死亡原因是成瘾过度,最多的是酒精。他们也许需要酒精来麻痹自己对于生活的无力与艰苦,但不可讳言的,他们对毒品与烟酒的成瘾,更导致了我们对无家者形塑了这样的负面印象:酒醉、危险、疯癫。即便有很多人可能不是那样,却也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更难以回到社会的正轨。
在法国,很多人都经历过,有时拒绝给钱之后,流浪汉们会忽然变了脸色,开始辱骂与叫嚣,这让人感到既愤怒又害怕。不禁开始怀疑:难道我们给钱,是「应该」的吗?
法国无家者问题,是无解的吗?

的确,世界各地都有无家者的问题,只不过法国的比例更在近几年来,攀升到了高点。
由于无家者们露宿街头,政府不一定有他们登记的资料,很难实际估算到底有多少,不过可以确信的是,数量在 10 年间翻了 3 倍:在 2012 年,数量仅有 10 万多人;目前的调查则估计总共有超过 30 万的无家者,平均每 200 人中就有一人为露宿街头者
尽管大家都明白欧美国家这样的现象较为普遍,可这般数字仍是高得惊人。就算法国政府每一年都尝试提出更多的收容场所,仍无法因应年年暴增的无家者数量。
一些政治候选人曾经提到,要将无家者的数字「清零」然而提出这政策的政治家们,有的并没有当选,有的则是无法实际执行,皆以失败收场。
从现阶段看来,法国本身的住房短缺、疫情、经济危机等因素,都促使这些无家者的情况加剧,而法国政府目前仍无力解决这样的问题。
破解对欧洲无家者的错误迷思

一、他们自己都没钱了,还有钱养狗?
很多无家者经常带着狗,成群结队地聚在一块,我曾经以为他们是靠狗来吸引更多的同情或壮大声势,但经过研究访问,养狗的原因有高达 80% 是寻求「陪伴感」。
调查指出,无家者中有 67% 都有养狗。其实有 80% 的无家者都是只身一人,感到孤单、被人类背叛的厌世,狗似乎成为对他们不离不弃的好伙伴,以及增添一份活下去的勇气。
二、法国社会福利很好,不是可以领很多补助吗?
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社会津贴几乎是最慷慨的,不过,同份调查显示这些无家者中有 40% 的人,并没有领取补助。有的表示「资格不符」或「不知道这些信息」,又或者卡在行政方面的「鬼打墙」问题──通常注册这些补助请领,都要有一个法国地址,而他们就是没有房子住,怎么还会有地址?
也因如此,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找工作时被要求填写居家地址,不填,雇主就知道你是无家者,可能因而不易被录取;而没有工作就没有钱,没有钱就没办法找到房子,更何况在法国,租房子要提供薪资单或担保人等,很多无家者根本已失去家人或得不到家人的帮助,又如何租房?
三、无家者等于「失业者」?
无家者的协会澄清,根据他们的资料,四分之一的无家者其实「有工作」,而不是我们想象的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只不过在今日的法国,「有工作」不能保证你不会成为弱势族群。这些流浪者多数参与的工作是建地、旅馆餐厅或服务业,多是较不稳定、不要求太多资格或薪资低廉的职位,其中当然也包括黑工。
法国无家者的文化成因、背景复杂,且数量庞大,的确造成了社会很大的问题。而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但是,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是否因为法国社会的宽容与人们的怜悯,宁愿在街头过着「也没有那么糟的生活」?
也可能是因为养狗,导致玩物丧志,最后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