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了,我可以有哪些选择?

郭施量 2024-05-04 04:39:02

#深度好文计划#35岁,本来是一个人精力充沛、社会经验丰富的年龄,但很多人步入35岁之后,却开始变得迷茫,中年危机由此产生。

35岁,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敏感的年龄?

家庭责任增加,经济负担加大。

35岁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经济压力远大于25岁的时候。25岁的时候,遇到压力,你还可以去躺平放松自我。35岁的时候,如果你选择躺平,那么你的收入将会无法覆盖掉你的开支,你可以不吃不喝,但家人孩子不能不吃不喝,很多35岁以上的中年人,即使工作压力大、收入下降,也不得不继续前行。

企业单位招聘年龄限制,35岁在职场的竞争力显著下降。

不少企业有招聘年龄门槛,35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年龄门槛。一旦你超过了这个年龄,即使你的才会如何、学历如何,都可能被企业拒之门外,理由是你的年龄不符合要求。

这个年龄门槛说起来搞笑,如果你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再招聘,那么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劳动力与身体状况比不上中青年人,未必可以承受得起较大的工作压力。但是,35岁却是一个人精力充沛、社会经验的年龄,却因年龄问题被拒之门外,这显然说不过去了。

与其说35岁缺乏职场竞争力,还不如说35岁的人需要承担太多的家庭责任,无法把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奉献给自己的企业。或许,可以理解为企业家太精明了,希望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

35岁以上试错机会很少,一旦试错失败,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翻身了。

年轻是重要的资本,因为年轻可以有无数次的试错机会,一旦失败了,那么他们还有下一次的试错机会。但是,对中年人来说,试错机会极少,一旦试错失败了,那么基本上很难有下一次机会了。

假如你毕业后积累了10年的财富,35岁的时候计划去创业,但代价是投入你全部的财富。一旦试错失败,你将会失去10年积累下来的资金,甚至还会欠下大额债务。如果试错成功,那么你有可能获得财务自由的机会,只是成功概率远低于失败的概率。

35岁了,我可以有哪些选择?难道35岁以上的中年人只能送外卖送快递?

虽然说35岁以上的中年人在职场中缺乏了竞争力,但他们依然有不少的优势。例如,他们积累的财富远高于大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例如,他们的职场经验、社会经验较丰富,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专业技能。例如,他们具有比较好的抗压能力,他们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等。

35岁,其实是一个黄金年龄。但是,在现实情况下,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以及职场的规划。

如何应对35岁中年危机?

第一种方案,步入大学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例如规划自己毕业后考公,或者进入大企业工作。那么,在步入大学之后,就应该开始为这些目标做准备,比别人提前做规划、做准备。

如果自己属于“求稳”的性格,那么自己可以把目标定位为考公或考上事业编制,一旦毕业后成功上岸,那么将会基本上锁定自己未来30多年的人生命运,很好避免了35岁中年危机的风险。

第二种方案,通过稳打稳扎的方式,一步步进入大企业,并逐渐晋升至大企业的中层或高层,完成人生命运的转变。这种途径可能更倾向于学霸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具备很强的毅力与决心,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这个境界,这一种也是可以很好摆脱35岁中年危机的压力。

第三种方案,更适合我们普通人。

到了35岁的年龄,我们不能因自己的年龄已经达到了企业招聘的限制门槛而气馁,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专业以及自己的经验去规划自己35岁之后的人生。

假如你选择创业,先充分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再计算好创业所需要的资金,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再做好创业的计划。不是一般人可以去创业,但对普通人来说,可以选择低成本的创业方式,例如内容创业、短视频创业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地摊、小摊位等方式进行小创业,这也是普通人的低成本创业方式。

假如你没有创业的热情,也没有创业的项目,那么你不太适合创业。对35岁的你,可以对部分没有年龄限制的职业进行研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

例如,教师、律师、厨师、咨询师等,这些职业反而是越老越吃香,几乎不受到年龄的限制。不过,这些职位需要较强的专业性,而且需要一定的门槛与经验。不过,对超过35岁的朋友来说,也可以通过自我提升的方式满足这些职业的招聘需求,但需要付出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更考验一个人的毅力与决心。

第四种方案,也是适合普通人。趁年轻的适合,通过提前理财、提前储备,为35岁以后的日子做好财富积累。

投资理财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其中,自己的本金积累,将会影响到最终的投资回报效果。

本金积累不是容易的事情。假如你的月薪有1万元,在扣除所有开支成本外, 你可以存下5000元,一年有6万元,十年有60万,这是建立在没有进行任何投资理财的基础上。假如你懂得投资理财,60万的本金可以为你带来可观的额外收入。随着你的财富增长,通过有效的投资理财,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可观的额外收入,“钱生钱”,或许是应对35岁之后的经济压力的策略之一。

35岁,你认为还有哪些选择呢?

0 阅读:1

郭施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