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原先叫新嘉坡,也被叫作狮城。作为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但现在看,新加坡的经济实力明显强于马来西亚。2023年,新加坡的GDP达到5014.3亿美元,马来西亚的GDP是3996.5亿美元。尽管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马来西亚的1/500,但实力是远超马来西亚。
按照人均收入看,新加坡接近6万美元,马来西亚仅为1万美元出头。所以新加坡人均收入稳居世界前六,是名副其实的高收入国家。新加坡不大,但产业很多元。比如金融服务业、航运业、高科技制造业、旅游业等。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马来西亚以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为主。还是比较传统的产业结构。新加坡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和地理位置密不可分。新加坡的成功和马六甲海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加坡在东南亚的核心地带,马六甲海峡的东口,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这让新加坡有比其他地区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收入来源。
当时的新加坡领导层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参与世界经济合作;加大科技创新,重视教育。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市场效率。马来西亚也在马六甲海峡旁边,但差距比较大。这也不能怪马来西亚,毕竟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有种族、宗教各种问题。
新加坡原先一直是受英国殖民统治,1945年二战结束,英国重新接管新加坡。不过当时已经兴起解放运动。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61年,马来亚联合邦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提出建立马来西亚的计划,旨在将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
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与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在马来亚独立前后,新加坡的自治倾向日益增强。1956年至1958年间,新加坡与英国进行了三次宪制会谈,最终英国同意给予新加坡在英联邦内部的自治邦地位。
1959年,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李光耀成为首任总理。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后,与联邦政府之间在政治、经济和种族关系上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新加坡想要更大的自主权,而马来西亚希望维持对各州的统一控制。经济上,新加坡强于马来西亚,产业结构也大不相同。马来西亚整体以马来人为主,新加坡以华人居多。马来人担心华人在马来西亚联邦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1964年,新加坡州发生了华人社群与马来人社群的两次大型种族骚乱。因为两地长期的矛盾积累,在这种情况下马来西亚政府最终决定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宣布新加坡不再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新加坡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邦国。
独立后,新加坡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效的政府治理和开放的市场环境,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新加坡独立后,马来西亚政府承认新加坡的独立地位,并本着友好的精神与之合作。
当时在新加坡独立后,美国和日本是很早就跑来,给当地进行建设和支持的。虽然这两个国家都是心怀鬼胎,但对新加坡当地的建设确实的有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