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圈又炸锅了!
4所双非院校在5项核心指标上全线飘红,竟然力压不少985院校!
这下可把高等教育圈给整懵了。
谁说双非就是”低配版”?
这几所学校用实力证明:没有211、985的帽子,一样能玩出”花”来!
谁说双非院校就只能在985、211的阴影下仰望星空?
看看浙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这4所双非院校的表现就知道了。
这几所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5大核心指标上可都是实打实的”全能选手”。
要说这4所学校为啥能在众多双非院校中脱颖而出,还真不是靠运气。
浙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可是拿下了A-的好成绩,在全国高校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深圳大学更是了不得,建校才40多年就已经有31个学科上榜世界排名,这发展速度,不少老牌985都得”汗颜”。
再瞧瞧东北财经大学,人家在财经类院校排名中可是稳坐第6把交椅,进入国内前百强。
统计学、工商管理这些”硬核”学科更是拿下了A档的好成绩,这实力,不服不行啊!
昆明理工大学也不甘示弱,工程学、材料科学多个学科都进入了ESI全球前1%。
说起来,这几所学校的成功也给其他双非院校上了一课。
人家不是光靠喊口号,而是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上实打实地下功夫。
比如深圳大学,人家的临床医学、生物学等17个学科都进入了ESI世界排名前1%,这可不是靠吹出来的。
而且这几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浙工大专注于化工领域,东财在金融经济方面独树一帜,深大则在新兴交叉学科上大展拳脚。
正所谓”各有所长”,这才是双非院校突围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白了,现在的高等教育早就不是985、211一家独大的时代了。
只要你有真本事,管你是”官二代”还是”平民”,都有机会站上”双一流”的舞台。
就像这4所学校,人家是用实力说话,用数据证明,双非院校一样可以很优秀!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良性竞争对整个高等教育生态来说都是好事。
”双一流”建设本就不该是”固化的俱乐部”,而是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这4所学校的崛起,不正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朝着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吗?
在你心中,一所大学的实力到底该用什么来衡量?
是985、211的光环,还是实打实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