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亦乔,6万+粉丝的读书博主~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主人公福贵一生坎坷,却始终选择顽强地活着。
他从富家少爷沦为贫苦农民,从家庭美满到家破人亡,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与离别。
然而,不管命运如何残酷待他,他依然坚强地活着。
福贵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
不管是父母,还是爱人、子女,终将会离我们而去。
唯有自己,才是自始至终陪伴自己的那个人。
人生路漫长且艰难,想在这条荆棘丛生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好,你一定要学会这3件事。

1、与错误和解,在跌倒中找回自己
福贵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命运给了他一手好牌。
可是,他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父亲是个阔老爷,家里有一百多亩地,日常有雇工仆人伺候,可谓远近闻名,他也因此被称为阔少爷。
但年轻的他,不好好念书,尽管父亲给他请了私塾先生,但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书上,对先生也很不尊重。
先生对他百般调教,也无济于事。
福贵上学时懒得走路,让家里的雇工背着自己去上学。
长大后,常常往城里跑,灯红酒绿,花钱如流水,十天半个月都不回家。
即便娶了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后,他依然毫不收敛。
接着更是迷恋上了赌钱,赌输了就偷家里的首饰,甚至连女儿凤霞的金项圈都偷了去。
赌钱的人都有很大的侥幸心理,输了,希望能翻本;赢了,希望赢更多。
最终,他被龙二设计陷害,不仅输光了家里的几百亩地,连房子也不得不拱手让人。
一家人瞬间从富户沦为贫民,只得住进了茅草棚里。
搬家当天,父亲气急攻心,撒手人寰。
福贵满心自责与悔恨,久久无法原谅自己,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罪人。
然而,妻子家珍并未责怪他,而是用自己的爱和包容,一点点帮助福贵走出阴影。
在妻子的鼓励下,福贵逐渐学会了与自己和解,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就像他和女儿凤霞说的:“一个桌子四个角,切掉一个并没有变成三个角,而是变成了五个角。”
生活亦如此,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伦敦生活》里有一句台词:“人都会犯错,这就是铅笔上有橡皮擦的原因。”
人生路上,谁都会跌倒,关键在于能否放下过去的包袱,将往事翻篇,轻装前行,奔赴新的未来。
学会与自己和解,是人生的必修课。
对未来的慷慨,是原谅曾经犯错的自己。
正如破壳的鸡蛋,唯有内核涌动,才是生命的姿态。

2、与无常和解,在伤痛中咬牙前行
福贵输掉了家产,但一家人紧紧相依,日子虽苦,心里却燃着希望的火苗。
然而,命运从不按常理出牌。
父亲郁结而死,母亲又病魔缠身,福贵进城去给母亲抓药,没想到却被抓了壮丁。
母亲等不到儿子回来,带着满心惆怅,不久也命赴黄泉。
好不容易熬到解放,福贵回到家,却再也见不到母亲。
好在妻子家珍不离不弃,本以为日子能慢慢好起来,可灾难却接踵而至。
没过几年,天灾降临,颗粒不收,一家人只能挖野菜充饥,野菜挖光了,就靠喝水度日。
好不容易熬过了天灾,人祸又找上门来。
女儿凤霞因发烧成了聋哑人,后来嫁给疼爱她的二喜,日子刚有起色,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离世。
儿子有庆在给县长夫人献血时,被抽血过度而死。
接二连三的打击,家珍再也扛不住了,本就孱弱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也丢下福贵去了。
原本热闹的家,只剩下福贵、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三个人了。
然而,命运并未放过他们。
二喜在工地上被水泥板活活砸死,陪伴福贵的,只有外孙苦根了。
有一天,苦根生病了,福贵想让外孙补补身子,煮了豆子,结果苦根被撑死了。
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福贵最终孑然一身。
命运无情,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福贵眼睁睁看着所有亲人都离他而去,既辛酸又无奈。
但他没有被打倒,而是拼了命地熬着,用力地活着。
北宋词人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生海海,生命的底色便是无常。
亲人离别,我们无力回天,唯一能做的是,学会接受离别,好好活着,这便是对亲人最大的告慰。
人生犹如一次单程旅行,再亲密的人,也只会陪你走一程。
面对离别,最通透的活法就是接纳,而不是对抗。

3、与孤独和解,在寂静中守住本心
福贵亲手埋葬了一个个亲人后,陪伴他的只剩下孤独。
他知道,死亡已经不是多么遥远的事了,与其在痛苦中挣扎,不如在死亡的阴影下,笑着活下去。
此时此刻,好好活着,才是对命运最大的挑战。
在孤独中,他不知道命运还会抛给他怎么样的重击,但他明白,无论风浪多大,继续前行才是应有的姿态。
身边所有的亲人都走了,但他还有一头老牛。
他每天牵着牛去田里干活,用这种方式对抗孤独。
孤独涌上心头时,他就和牛说话,仿佛牛是他唯一的亲人。
他告诉别人,这头牛是他的家人,他的伴儿。
有一次,在田里劳作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孤独,蹲在地上,想起了逝去的亲人。
他轻声对牛说:“就剩咱俩了。”
牛用头蹭了蹭他的手,似乎听懂了他的话。
福贵笑了,继续干活。
他知道,孤独是无法逃避的,但他可以选择坚强地活下去。
有一天,福贵在整理妻子的遗物时,一封信映入眼帘。
家珍在信中嘱咐他:“福贵,你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要让我担心。”
睹物思人,福贵看着信,泪流满面。
这封信,成了福贵在孤独中的精神支柱。
他明白,家珍和亲人虽然离开了,但她们的爱依然陪伴着他。
他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无论是悲是苦,都是命运的洗礼,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得细细的咀嚼,然后努力活下去。
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总在寻找答案,但实际上,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
福贵的晚年,其实是他和命运之间一场和解。
他们相爱相恨,谁也无法抛弃对方,这是最为感人的羁绊。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与孤独共处的修行。”
在孤独的日子里,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种花,种菊,静待花开。
孤独是命运赐给我们的特殊礼物,能与之和平共处,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甘甜。
学会与孤独共舞,才能在孤独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写在最后
有人说:《活着》是一部人生教科书。
它让我们明白,活着的意义,从来都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地位,而在于你如何与那些苦难的日子和谐共处。
学会接纳错误,在错误中修补人生;
学会接纳离别,在离别中笑对生活;
学会接受孤独,在孤独中找寻乐趣。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一世,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擦伤。
最后,把余华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