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西游记》,最讨厌的可不是那些妖魔鬼怪,什么白骨精、红孩儿这些小角色,而是取经的头号负责人——唐僧。记得那时候,一听到唐僧的名字,心里就不禁咯噔一下,忍不住想起儿歌里的那句:“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清”。这不算什么,最讨厌的还是唐僧那一招紧箍咒,每当孙悟空稍有“兴致”,他就捏着念起来,痛得悟空牙齿咯咯响。别的不说,就这魔性十足的咒语,简直成了我心中的“讨厌症”代表。
不过,细想一想,假如没有唐僧,孙悟空能真活得潇洒吗?这可不一定。

孙悟空的“潇洒”生活——真的那么理想?
孙悟空,齐天大圣,天生神力,金箍棒随便挥,分分钟碾压天宫。要说他当初在花果山上的日子,简直是个无所不能的“潇洒王”。天庭召他当“弼马温”,他一听是个小职务,立马“嗖”地给甩了,还翻脸不认人。那时候,他可真是爽得飞起:天宫、地府,哪有谁敢对他不敬?然而,这种“潇洒”的日子真是他想要的全部吗?
你看他闹天宫、闯地府,结果反倒没少受伤,最后还被压在五行山下,囚禁了五百年。别看他之前“潇洒”得很,但无论他怎么翻江倒海,心里总有一种空虚感,似乎缺少了什么。即使在花果山,他也总是孤单,空有一身本领,却没了归属感,始终无法真正自由。

唐僧的出现,给了悟空什么?
其实,没有唐僧,孙悟空不仅不会活得“潇洒”,反而可能一直困在五行山下,任凭时间流逝,直到猴年马月才有机会出头。记得在当初菩萨救他时,可是这么说的:“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意思就是,唐僧给悟空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重新得到自由、最终修成正果的机会。否则,孙悟空恐怕就只能一直被困在五行山下,等着未来可能永远无法到来的救赎。
所以,唐僧并不是悟空的包袱,而是他修成正果的关键。没有了唐僧这条路,悟空可能依旧是那个“大圣”,但也只能是一个永远无法跨越自己限制的存在。取经这一任务,才是他真正的“机会”。

取经的意义,悟空逐渐领悟
就像沙僧曾经跟假悟空强调的那样:“菩萨曾言:取经人乃如来门生,号曰金蝉长老。只因他不听佛祖谈经,贬下灵山,转生东土,教他果正西方,复修大道。遇路上该有这般魔障,解脱我等三人,与他做护法。兄若不得唐僧去,哪个佛祖肯传经与你?”这番话清晰地指出,唐僧的意义不仅仅是带路的工具,更是解救悟空、沙僧乃至整个师徒四人的关键。而悟空之所以能够逐渐修得金身,也正是通过不断地保护唐僧,完成这个“取经”任务。
取经不仅是唐僧的使命,也是悟空的使命,是他真正成佛的唯一途径。如果没有唐僧,没有这个“项目”,悟空恐怕早就再也不会有机会走出五行山,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机会实现他所谓的“潇洒”。

真实的潇洒,并非只是逃避
尽管悟空在整个取经过程中多次显得不耐烦,甚至想直接“干掉”唐僧以图解脱,但这背后真正反映的,恰恰是他对未来的焦虑和迷茫。很多时候,悟空看似在“潇洒”,其实不过是在逃避责任。在与唐僧的相处过程中,虽然他屡次心生反叛,但他也逐渐认识到,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而是承担责任。
当他听到东海龙王提到“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的话时,他终于明白了——如果一味地追求“潇洒”,不去面对现实与责任,最终他还是无法成就自己真正的伟大。正如如来所言,“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西游心得:潇洒,哪里来那么简单?
没有唐僧,孙悟空的“潇洒”生活可能永远停留在孤独与迷茫中。他的力量、他的天赋、他的自由,最终还是无法超越内心的空虚。只有通过取经这个“项目”,他才逐渐领悟到了真正的自由和潇洒——那不是逃避,而是承担责任后心境的升华。所以,孙悟空并非真心想要逃避唐僧,而是通过“保护”唐僧,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修行。
潇洒的生活,并不是没有责任的随心所欲,而是内心强大之后,能自在应对一切责任与挑战。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