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特朗普上台已有1个月,在乌克兰问题上,他摆出了和前任完全不同的态度,拜登的态度是要支持乌克兰战斗到底,而特朗普则是集中精力推动俄乌停战。
特朗普想在“复活节”前实现停战,时间有点仓促
既然要谈判,就势必要走上谈判桌,而在谈判的过程中,俄乌两国势必会提出自己的停战条件。有关推动俄乌停火问题,其实真要做起来非常难,因为涉及的细节、领域非常多。例如在领土问题上,俄乌两国就有着不可协调的矛盾,俄罗斯要求对方承认自己所占的地盘已经“入俄”,并要求乌克兰完全退出乌东四州;乌克兰在领土层面的条件经历了一番变化,起初是要恢复1991年时的边界,后来则是要求俄罗斯退到2022年开战前的区域。
从双方提出的领土条件看,根本就不具备现实性。红军城战役,俄军已经打了几个月,现在依然处于胶着状态,况且乌军在战场上并未崩溃,还有打下去的实力,怎么可能因为俄罗斯的一句话就退出乌东四州。乌克兰的想法同样也不现实,俄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乌军的情况不妙,想拿回全部失地,只能说很难,想依靠谈判让俄军退出他们占领的领土,这更不现实。
而在领土上,特朗普的方案其实很简单,就地停火,以“停火线”划设双方实际控制区。平心而论,俄罗斯其实从内心深处很乐意接受这一条件,更早之前普京就曾被曝有这种想法,而乌克兰多多少少可能有点无法接受,毕竟这可是本国领土。
除了领土问题外,俄乌两国在有关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乌克兰与北约的关系、乌克兰的军事规模等方面也均有无法调和的立场。
不过现在最让欧洲担心的一点是:特朗普为了早日兑现自己的承诺,已经绕过欧洲和乌克兰同俄罗斯进行协调,同时特朗普还发出了要在“复活节”之前完成让俄乌两国停火的任务。但这种急于求成的态度很容易牺牲乌克兰的利益。而近日特朗普又因为谈判问题不断狂怼泽连斯基,这就更加剧了欧洲和乌克兰的不安。
从乌克兰的角度分析,面对美国立场的变化,他们如果再坚持过去的立场恐怕不利于自己目前的处境,但他们需要有一个能让自己接受的“底价”。那么乌克兰的“底价”究竟是什么?
情况有变,乌克兰需要明确自己的最低限度条件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报道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乌克兰高官给出了基辅在停火问题上的4项“最低限度”条件,不过这4项条件都是针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而言。
其一,继续同西方部队保持联系;其二,不进行大规模“去军事化”;其三,继续流入西方的武器和资金;其四,引入外国维和部队,其存在性远胜于规模大小
若从安全保障的立场出发,与之前相比,乌克兰的态度确实软化了不少,甚至有点难以令人相信,里面竟然还有允许部分“去军事化”。最初乌克兰提出的安全保障是要加入北约;此路不通后,泽连斯基提出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持续援助,让乌克兰的武装力量同俄军的实力持平。
首先来看第1项条件,与西方部队保持联系是毋庸置疑的,经过长达近3年的冲突,乌军已是一支小型北约化的军队,乌克兰手中的西方武器、乌军接受西方国家的军事训练,这些都意味着战后乌克兰无法切断与西方部队的联系。
再看第2项条件,“去军事化”是普京所提出的,他希望压缩乌克兰的军事力量;不过对于这一点,不要说乌克兰和欧洲不答应,恐怕就连特朗普也不会答应,如果乌克兰自废武功后,未来普京再动手怎么办?只要维持现有的军事力量,就足以保持一定的威慑性。须知,任何的和平条约都是依靠实力做支撑,当一方的实力遭到削弱时,这份条约恐怕也要摇摇欲坠。作为谈判专家的特朗普想必也清楚这一点。不过乌克兰提到的“不大规模去军事化”,这就意味着允许“部分去军事化”,这倒是颇令人好奇。
再看第3项条件,战后的乌克兰,无论是国土重建,还是继续维持军力,都需要大量的武器和资金。对于这一点,乌克兰显然无法指望特朗普,后者绝不会向乌克兰掏钱,预计这项任务最终还是要落在欧洲国家的身上。
战后预计欧洲将承担乌克兰的国家重建任务
再看第4项条件,引入维和部队一直都是特朗普的想法,欧洲也认可。现在欧洲国家正在讨论此事,他们应该组成多大规模的兵力部署到乌克兰,以防止俄军再次进攻。而这次乌克兰提出“存在大于规模”,这倒是颇为罕见。不过过去乌克兰一直表示美军必须出现在维和部队中,不清楚在这项最低限度条件中,乌克兰是否还会再坚持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