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新的中国人民政府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到了52年年底,除开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有3亿多的无地或少地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没收了地主、富农的大部分土地。

在这段期间,齐白石的儿子也被当地划成了地主成分,这可把他老人家给急坏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向毛主席写去了一封信求助,后来他儿子怎么样了?免受了处罚了吗?
为何会被划为地主成分齐白石于1864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他自幼就喜爱绘画,但由于家境的原因,只读了半年书就早早的辍学在家,帮助家里放牛、砍柴。
12岁时,齐白石开始学习木工手艺,后成为一名雕花木工。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绘画、书法和刻印,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

20世纪初,已过而立之年的齐白石才逐渐开始涉足文人绘画,并结识了当地一些知名的书画家,在他们的影响和指导下,齐白石的绘画技艺得到了很大提升。
随后他开始游历各地,饱览名山大川,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创作素材。这段游历经历对他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作品逐渐摆脱了民间艺术的质朴风格,并融入了更多文人画的意趣。
1917年,彼时的齐白石为了躲避战乱,选择来到了北京定居,他主要以卖画、刻印为生。

初到北京时,他的作品并不被主流画坛所认可。但齐白石并未气馁,而是在陈师曾的建议下,进行“衰年变法”。
他大胆借鉴徐渭、八大、石涛等明清画家的笔墨技法,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历经数年努力,终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并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
当时的不少达官显贵、富商巨贾都以收藏齐白石的画作彰显品味与身份,因此这让齐白石靠着卖画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随着其名声在国际上传播,外国收藏家与艺术机构也纷纷关注并购买他的作品。上个世纪50年代,一位美国的艺术收藏家通过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牵线,联系到齐白石,表示希望购买他的作品。

齐白石精心挑选了一组包括虾、蟹、山水等题材的画作出售。这组画作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拍出了相当可观的价格,为齐白石带来了一笔数额巨大的外汇收入。
除了卖画以外,齐白石还会经常参加国内外各类艺术展览。在一些重要的国际艺术展览中,主办方为了邀请到齐白石携作品参展,不仅会承担所有的运输、保险等费用,还会额外支付给他一笔可观的参展费。
在展览期间,他所带去的参览的画往往还会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当年齐白石的一幅《秋菊图》,以其淡雅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目光,最终被一位欧洲收藏家以高价买走。这次展览让齐白石不仅在国际艺术界名声大噪,还收获了一笔丰厚的收入。

还有其他人向齐白石拜师所交的学费,对他来说同样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以李苦禅为例,李苦禅对齐白石极为敬仰,为了能拜入其门下,克服诸多困难。
拜师时,按照当时惯例他缴纳了一笔学费。这笔学费对于齐白石来说虽不是巨额财富的主要来源,但众多弟子累积起来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容小觑的收入。
况且一些弟子在学有所成后,会以各种方式回馈恩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齐白石的收入。
在成名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以后,齐白石会按时给他的三个儿子们一些生活费。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给家里寄去的钱也越来越多,他的儿孙们最后竟用这些钱在湖南湘潭老家买了一大批土地,过上了传统意义上的“地主生活”。

这不,到了50年开始土改的时候,他们就遇到了麻烦。齐白石的儿子们被当地打上了地主的标签,除了没收了他们的大部分土地以外,当地还要求退还原来所收的租田押金1000多银元。
可是他们当时一下子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现钱,他们的钱主要都用去买地了,交不出钱的他们被关了起来。
齐白石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急的是团团转,因为他早已离开老家多年,在家乡也没有什么人脉,一时之间他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情急之下,他想起了他的湖南老乡毛泽东。虽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齐白石根本就没见过毛主席本人,也就更谈不上和他有什么交情了。
但是齐白石还是想试一下,他想凭借着自己在中国的名气,让毛主席帮一下忙。
在收到了齐白石的求助信后,毛主席思考再三,只回复了“请王首道同志交湘潭县县委研究处理”这一句话。
其意思当然就是不能因为你齐白石是名人,就可以在土改中享有特权,如果开了这个先例,那么其他名人也找上门来怎么办?毕竟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就是人人平等嘛!

湖南省人民政府王首道主席在接到了毛主席的消息以后,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将信交给了湘潭县县政府。
在接到了指示以后,湘潭县政府连夜展开了多方研究探讨,最后决定齐白石儿子的地主成分不变,且所没收的所有土地也不会归还,但是免去了要求交的租田押金1000多银元,并将他们放了出来免去批斗。
结语远在北京的齐白石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毕竟钱没了可以再赚,要是儿子们在被批斗的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那损失可就大了。
参考资料: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国青年报
《齐白石生平》湖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