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4月11日,中方将对美关税由84%提高至125%后,公开指出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因此美方若还坚持对华加征关税的话,中方将不予理会。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中美关税博弈愈演愈烈之际,俄罗斯方面居然在一旁“插科打诨”了起来。
4月8日,俄罗斯通过其驻肯尼亚大使馆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明显带有嘲讽意味的贴文。
这则贴文仅有“关税战”三个字,但在其配图中,“俄罗斯”侧躺在高墙之上,略显悠闲的看着墙内“中美欧”三方在进行贸易战。
俄方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姿态,随即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不满。
不过随着美国“对俄加征500%关税”草案正式生效后,相信俄罗斯就不会再天真的认为自己能够置身事外了......
4月9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至125%,这一数字不仅远超此前54%的累计税率,更标志着中美贸易壁垒突破历史性高点。
作为回应,中方于次日(4月10日)宣布对美输华商品加征关税至84%,并在4月11日进一步上调至125%,直言美国商品已“失去中国市场接受的可能性”。
至此,中国两国贸易近乎完全“脱钩”,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陡增,这场博弈的导火索可追溯至特朗普的“路径依赖”策略。
自2025年1月上任以来,特朗普效仿历史上的《麦金莱关税法案》,试图通过单边施压重振美国制造业,但他却忽视了21世纪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
美国对华加征的125%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导致中国输美商品成本暴涨,而中国反制措施则精准打击了美国农业、能源等关键产业。
例如随着大豆、液化天然气等对华出口的骤降,便直接冲击了特朗普的“铁票仓”州。
和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底气源于自身完备的工业体系与内需市场。
通过“一带一路”布局,中国已为多数美国进口商品找到替代供应国,如乌克兰豌豆、俄罗斯大豆填补了美国农产品的空缺。
反观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摩根大通预测其经济衰退概率已飙升至60%,就连标普500指数都因关税动荡单月暴跌了8%。
然而,就在中美剑拔弩张之际,俄罗斯却以一副“隔岸观火”的姿态引发了强烈争议。
4月8日,俄驻肯尼亚大使馆发布了一则颇具讽刺意味的贴文:画面中,“俄罗斯”侧躺于高墙之上,悠闲观望墙内“中美欧”三方的贸易混战,配文仅“关税战”三字。
俄方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戏谑,迅速激起国际舆论不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俄方的“淡定”并非毫无依据。
此前,俄罗斯学者曾分析称,中美关税战或为其带来意外红利:美国农产品因中国反制措施失去竞争力,俄方得以减少对华出口折扣,甚至推动粮食出口量翻倍。
不过俄方显然是低估了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力度,4月1日,美国国会两党罕见联手提出对俄制裁草案。
据该对俄制裁草案显示,若俄方拒绝“真诚的持久和平谈判”,美方可对购买俄石油、天然气及铀产品的国家加征500%关税。
在俄乌冲突持续三年之际,美国试图通过经济制裁迫使俄罗斯妥协,虽然此前的制裁虽削弱了俄罗斯的金融体系,但俄方的能源出口仍保持韧性。
因此美国的500%关税旨在切断俄罗斯的“能源生命线”,尤其是对印度、中国等主要买家施压。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回望历史贸易战从未真正解决问题,1930年美国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不仅引发全球贸易萎缩66%,还进一步加速了大萧条。
19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虽打压了日本半导体产业,却导致美国汽车业竞争力衰退。
而现如今,经合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下或下降0.2%,贸易壁垒进一步升级的话,还可能引发更广泛衰退。
对于俄罗斯而言,其“躺赢”幻想已被美国500%关税草案击碎,若制裁落地,俄能源出口将被迫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如农业与科技合作)。
但这不可避免的需要中方的资金与技术支援,而中国对稳定能源供应的需求仍是双方合作基石。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这场关税博弈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说的那样: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世界更需要清醒认识:在全球化时代,任何“零和博弈”最终都将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