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到2024,深圳社区文学大赛暨睦邻文学奖走过了12年;从文学征文文学活动到深耕社区书写社区,全民写作计划团队实现了华丽转身。
办大赛做文学搞活动,以及大赛活动后面的理论和方法,路线和目的,这百川归海的策略选择,最终实践的是团队的理念:关于这座城市如何更好构建现代城市社群的归宿,重建“附近”、实现现代市民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从而推动城市市民如何更好更诗意地栖居,以及城市生活如何更美好。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社区文学大赛、睦邻文学奖,还是作为大赛延伸和深化的社群写作系列著作成果的呈现,都因而具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更现代的设计,更自觉地社会担当,以及更鲜明的文化自觉,从而每一步、每一年、每一届,都功不唐捐功莫大焉。
12年辛苦不寻常,我们看到了全民写作团队的努力和付出,看到了他们一次次大脑风暴,一次次精彩布局,一次次成果呈现;我们看到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一行行领域、一个个人物穿越历史迷雾,在一篇篇参赛作品一位位新老作家笔下得以生动示现。
深圳的历史不长,但不长的历史面貌已然模糊,来来往往、短居或长居、几代定居或若干代定居这里的社区居民,又何尝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着的生动的故事?小区的故事,邻居的故事,成功的故事,失败的故事,各色人等的故事,以及自然与物的故事,这些具体而微承载着新老深圳人记忆的故事,很快终将烟消云散;但正是社区文学大赛、睦邻文学奖,以社区写作全民写作的方式,以文学为方法,以“为社区立传,为民生著史”为主旨,顽强地介入了历史,激活了记忆,书写并保存了记忆,从而也就记住了历史,聚焦了历史,型塑了集体记忆,形成为一时一地和一区一城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结合2023年、2024年两年的看稿观感,对部分有较深印象的作品做个评点。所提到的作品,看稿时候都是匿名,迄今也仍然无法对应得上,更与是否获奖无关。笔者所记,其实也是一时一地的见闻觉知和心境心情,主要是与自己有关。
2023年
《暖心面馆》
如此近距离地写一个小面馆的故事,小面馆中一个残疾女孩的遭遇。写人所用词汇,让人惊艳,还能这样来写?可见是个修辞术上有点本事的人。作者以一颗善良而悲悯的心,以其敏感而多情,充分观察捕捉体谅并传神写出残疾女孩的处境。并且,作品的叙述,作者也留足了悬念,慢慢暗示,最终揭示,作品具有打动人的力量,让人感慨:人和人的不幸、痛苦、悲伤,原来这样不同而且不可相通。让人心疼而且心痛。无论是这家人、这个女子,还是文中的“我”。都是如此。
文章的最后,一点点还原残疾女孩和她的同样残疾的男孩的爱情的真情却苦涩,蒙太奇一般,拼图一般:他们的爱情,是真的,卑微的,也是可能的,但却也错过了。命运的残酷性,并没有给这篇文章中的女主角以更多一点的亮色。唯此,这个作品真正具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梦都》《梦都》组诗,在诗学意义上,是一组成熟的城市诗歌。诗人大量采用白描,恰如其分展现深圳日常生活,城市景观,以貌似朴拙的回到白话(而不是文字奇观)、回到语言(而不是修辞超载)的方式,以隐喻非隐喻穿插跳跃相溶的方式,写出了自己对城市生活的投入。
作品构思精巧,写出了动与静、行与止、力量与速度、静默与喧嚣的对比。像“地下冷链”这样的工业诗,冰的被制造和被使用,写出来当代生活中难写的东西。像是对于“数字人”这样的题材,也能写出自己的肉身之感。诗歌天然、圆成,具有捕捉瞬间变幻意象的高妙能力,一切尽在掌握。诗人经常不是在讲述故事或经历,而是重在讲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说出来自己的瞬间感悟。可以说,诗人找到了自己的方式、语法、话语模式,从而任何一个话题,都能头头是道。
《病房里的绿帘》一篇小说化手法的散文佳作。写得如此真切、刻骨,写出真切的疼痛和刻骨的疼痛,这疼痛感染到了传递到了我们读者。而且这痛不仅仅是个体的,还有她的病友,每个人都有疼痛而且每个人的疼痛都不相通,但相通的是那份关切和爱。这通篇的疼痛和通篇的爱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感动而致泣下。最后,仍要感叹作者的好文笔,浑然天成的好作品,没有更好的方式和文字能记下这些了。她做到了。
《天凉好个Q》很奇怪的一届征文,2023这届竟有不少于四篇作品的女主人公都是中年女性,有家有口,最主要的都是疾病叙事。而这个中篇,在这组疾病叙事中,仍然如此真实、真切,让人刻骨铭心地记住,而且从头到尾的感动而至泣下。全篇看来,应该每个细节都是真的,每段故事都是亲历,说是小说,却是亲历者的自述,是非虚构体的小说。当然,作者也做了一定的虚构化处理,比如儿子的线索,蔡姐的故事,医院中的病友故事等,都应该做了一定的虚构和典型化处理,这样的处理也因此让这个小说有了小说的样式和躯体。
《断尾》上乘之作,是对经济下行悲催职场的刻骨书写,只是作品采取了变形的方式,象征的方式,全息的方式,职场奔跑的人,成为植物人了,亲人唯有以毒攻毒继续以模拟职场的生活来唤醒他——而确实唤醒了——职场人正如神奇的铅山壁虎,非但断尾能再生,为了全息接收动静,连两个耳朵也是相通的——所以最后的收尾就是主人公沙哲学醒了过来而且长出了壁虎般的尾巴——这样的象征意义俨然具有了卡夫卡作品的荒诞性,从而这个作品也就再上一个层次,称为一篇具有深刻批判性的象征主义或表现主义作品。
《血地寻梦》一篇忧郁而悲伤的回乡记,比之鲁迅时代的故乡,“故乡”的境况确实从来没有好过——“如今走的走、瘫的瘫了,忙生计的常年漂在外头,在家的越来越扛不起门户……若说而今的生活,还生结着诸多忧苦,那物质匮乏的当年,该是多么艰难!”作品也写到亲情怎样在生活的艰辛中露出来它的不堪和变形,深入人性的幽暗和残酷性的一面。作品最后将所有的聚焦点落在“母亲”这里,不仅仅专指自己的生母,也隐喻这片土地、这个地方、这个故地。作者因此萌生了关于自己身份、功能和情怀的一种感悟:自己作为“母亲”。这通篇文字的好!好在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恰恰好。
《养鸟人家》这篇散文写的养鹦鹉的一个个故事,讲述一个个鹦鹉的故事,也讲述鹦鹉社会的种种故事,当然这故事背后也都是人的故事,人与鹦鹉的相处,人对鹦鹉的关切或规训、干涉,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同时也是一种生命的教育。描写极其生动,文笔极为细腻,可读性强。
《三汲浪》如此精妙的比喻,如此诗化的文笔。如此短的短篇,也能经营得如同绣花,形式感令人惊艳。如此苦心经营的一个短篇。老人、导游、带货佬,三个人,三种人生,三种岁月的故事。最后在博物馆汇聚。如同海浪并在了一起,但他们谁又知道谁的故事?海浪无言,这种种的故事都将埋葬于岁月。
《师父在墨西哥城》故事本来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作品相对来讲写得简单,最大悬念的解决(如何在墨西哥城找到师父)借助了巫师,有了一定的讨巧和偶然性,但这并不影响情节发展和故事构成的自洽。实际上这个作品有他整体的象征性,如同罗萨《河的第三条岸》的仿写版或致敬版,只是赋予了故事以更世俗的血肉和更现代的背景。但骨子里写一种对于深圳现代生活的厌倦、对师父寻求逃避之地的理想,是予以足够的同情和理解的。
《野玫瑰》貌似一偷情出轨的故事。一对中年男女,相识于十多年前,十年来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但相爱是在骨子里的。等40多岁的时候,女人因家暴离婚了,男人因不明病情随时有生命之虞,他们在外省边陲之地的这次相会,就有了一定的飞蛾扑火的感觉,也像是生命中最后的一次相互取暖。重要的不是道德审判和伦理问题,而是作者将这两人的心理极其细微的心思捕捉描写地如此真切,不但都像是真的,而且都像是在眼前发生的。显示了小说家惊人的还原能力,以及结构短篇处处用心处处隐喻的能力,比如野玫瑰、牵牛花,以及松果、白桦树的花(其实只是似花的幻影)。
《鲸至》经典化模式的一个故事,两个相爱的人,自16岁分手后又过了一个16年,重逢并重新走到一起,并志同道合从事共同喜欢的事业。故事模式、情节结构的设计并不新颖,但因为作品将人物成长和故事展开的空间设定在一个独特的家庭,一个独特的新闻事件之下,就有了特别的现代感、都市感、时尚感,以及深圳感。尤其作者文字具有极好的质感和诗意,耳熟能详的感觉和场景,经过她的文字点染,传达出来一种陌生化效果,这正是作家过人修辞术的体现。作为一个典型化的短篇,“鲸至”其实也非典型化的构成了一个象征,一个全篇结构的锚或者说爆破点,它隐喻了女主人公所说的感悟:“遗憾……进步”。
《太阳下山有月光》作品写出一种速度感,深沉感,满溢对生活、命运的喟叹感。作品也暗含一种自尊感,呈现内心的强大感,以及对值遇好人、好心人和志同道合之人的真情的感怀。我们记住了她的善良,她的坚强,她的悲悯,她的对人的理解和体谅包容。这是一篇全程紧张、全程感动、全程绷着神经来读的好文。
《墨点无多泪点多》这是一篇文化随笔,也是思想絮语,当然也还是献给母亲的记录,是讲述母亲的故事,讲述母亲和自己一生的缘分。文字风格隐忍而疏淡,无激烈情感起伏,但其实密度深切而思虑广阔,跨越了百年的历史。
《奔跑的五种去乡》就这样,写出来一座城市的美和诗意。城市的美与乡土的美,在作者笔下,实现了和解作品的文字,是婉转的,多情的,字斟句酌的,或者字字都不荒废的,都有生命的,有着鲜明的抒情性与诗性。这样的唯美深情,仿佛只会出自人生年少的奢侈,但总能击中我们的情感柔软和软弱之处,读来让人感动。
《月光•女人》这组诗歌有打动人的力量,也有令人惊艳的表达方式,这都源自诗人的诗心能捕捉到日常生活中能打动人心的细节,诗人的技法能胜任能跟上她的诗心的脚步,互相成全。
2024年
《蝴蝶撩拨我睫毛》
这是一部从打工到创业的成长小说,写出了外来务工农民在深圳的成长,也即中国农民成长的传记,正是在深圳,他们向市民转型,从传统农耕走向现代工商业社会的市民转型,走向个体作为现代主体的现代开放社会型。在深圳即将迎来45周年之际,这样的一部作品显然是别具意味的。
作品写得清新清爽,无论语言、情节、人物等,都不追求复杂化、极端化、偏执化,语言甚至个性化不明显,但恰是这样的风格,在现实主义的底色之下,有浪漫主义的高蹈,是柳青、路遥的一路。作品所写打工、创业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故事,寻常的人生故事,让人想到曾经的小说连播时代,这样的作品,亲切、平实、励志,不陈旧、不过时的,不老套,有很强的现实性。作者也显示出多领域知识、经验、从业的所储备的写作素材的能力,显示出饱满的生活经验,什么都是饱满的,随时可以采摘。这是正常生活化、熟悉的陌生化,以波澜起伏的故事性作为推动,感人而且有较强的可读性。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写作,也是有根性的写作而不是拼凑的无病呻吟的写作。
故事中的四家人、几个主要人物,从打工到共同创业,都有着难得的正直而仗义,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能量。也许看多了尔虞我诈蝇营狗苟,这样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清新感,作品所写故事励志,是深圳版的“平凡的世界”。同时,作品重写个体,也不忘写城市,写出城与人的共同变化,城与人,都有故事,都有成长。
《溪山》
这是一部当代深圳青年人的爱情小说,所写深圳出生或在深圳长大的一代人的情感故事,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处理,关于人的经历和家庭、遭际、环境给人带来的伤害,影响到了人的爱的能力、方式和理解,并需要一生来治愈。两个主人公,这对恋人,像是作者分身术——两种人,两种文化的遭遇、吸引和对话。往大里说,也许是文化、文明、价值观等在这里、在这代人、在此时此地的相遇。作品叙事没有大起大落,描写精到、细腻,不急不躁,但也节制干净。所述都是点滴小事,但小事中的细节、细节中背后的故事、故事所承载的寓言,等等,都是当代深圳小说、当代城市小说的有识别性的开始。他们已经不同于当红一代的叙事模式和价值观,小说是敏感情绪和心智的容器。作品也写出来一种新一代作家不同于受经典文学影响哺育并追赶的作家的风格——也许这也是当今Z世代至今的年轻人的口味、口感,他们更喜欢这样稍稍刻意跟现实美学保持一点距离。
《归处》
小说写一个炒机人的每况愈下的日子,一滴水中看世界,见出曾经大时代的逐渐远去,经济下行期底层人遭遇了怎样的降维打击。这样的一个中篇,写个人的遭际,家族的故事,深港的关联,细致而沉郁,现实感噗噗簌簌,密密匝匝,而人在历史中、现实中,背负着历史与现实的负累拼尽全力地活着。作品写得开阔,也有纵深。最宝贵的是写出主人公这样一个炒机人在爱华路电子市场的经验,这是鲜活的,没人触及过的。在深圳人乃至全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华强北片区中国电子中心发生的故事,这样的切入点很是稀有。
作品涉及到深港题材,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水客,一个炒机人,都在深圳谋生活,都有当年逃到香港的港人亲戚,一边写在他们在深圳的打拼,一边写他们在港在家亲人的不堪和历史文化的负累。
有来处,寻归处。物理上的来处是如此的不堪,现实的时世正如此的艰难。但生活仍然要继续。
《追声音的人》
小说写的是一个深圳采音师及一个从事拟音工作的群体的故事。采音和采音师,采集声音的人进入了文学,进入了小说,也显示出来作者的文学天赋和善于捕捉接触并写出特异事务的异禀。作者观察细致,笔下情境和意象场面感、画面感强,而且在对所写“声音”的处理上,有着极为精确而诗意的“通感”能力,让人惊叹“声音”的采集、合成、编辑和处理还有这么的学问和奥妙,而且作者还在“声音”的处理和想象中,使用了隐喻,比如在地王大厦之顶采集到的风声,“竟比拟可可西里……”;再比如作品中的陈翰说的,“在我看来,季节是可以按照声音标签分的,鸟鸣是秋天笔架山的声音;城市也有各自的声音标签,北京是鸽哨声,广东是冲泡工夫茶的倒水声;深圳是便利店进门的叮咚声……”,也算是异想天开而可堪回味。作品实则写出来一种自然博物万物有情的情怀。所谓的作为一个高潮桥段的办公室政治,职场的狗血剧,其实反而显得不重要了。总体来讲,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深圳帖子》
以相对分散的册页组合集成的这组作品,别开生面。是为小品的正统,深得智性和幽默之妙,是才华的显现,也是智慧的示现。生活琐事,日常悲欢,小小感动,小小念想,存留在心底的记忆,记录下来。以现时的眼光来回首大量。有了历史感,也有了距离感所产生的美感。
作为一个杂家的写作,堪称杂拌儿,混杂,无所不有,自由,博学,不规则,不圆滑——这样的不规则不圆滑是因为特多的内容、形式、知识要进来,而现有的文体有点承重。也可说作品像是一个晶体,每个面都能闪光,都能映照太阳光线和人的心。
作者是个才子,有古典文化的功底,又有自由的本性和热爱生活的热情,他的深圳记忆和日常记录,就有了他的独具的特点,他不像是私人化的小抒情,更愿意放开来写;不喜欢专注一点,而是有个谱系。这样的文章,写来就是随意,像是成熟画家的东涂西抹,涂抹之间貌似没有绳墨,却也自成乾坤。
《深圳的14个恋爱故事》
以口述史形式,写出来8090后一代深圳人的爱情观,相亲史,他们的成长,以及家庭和事业的故事,是一种整体性的呈现,也是有新鲜感的呈现——深圳年轻的一代原来是如此生活、经历和思考的。
这种口述史的方式,社会调研的方式,故事讲述的方式,让读者看到的,显然就不仅是某个人的恋爱观情感史,而是深圳人的情感和生命。这是社会学、人类学意义的宝贵的文本,而写作者出色的文笔和叙事能力,也让每个故事更加迷人。
作品中的访谈口述者,他们或是深二代,或是通过考学、找工来到深圳,都在深圳,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丰富多彩的经历,丰富多元的观念,各个不同的对于未来的想象。总体而言,是一群自信的人,独立的人。
《漂泊的脚印》
作品如同一篇超长的散文诗,是用诗歌的语言来写散文,处处见到诗歌语言的奇妙和陌生感,也随处可见诗的语言和意象的转喻处理,这样的修辞已经成为作者的思维方式,语言因此可以改变事物的所指,让语言的陌生化效果随处可见。作品不仅仅追求文从字顺辞达而已矣,而是有作者诗性化修辞效果的特意追求。这是一种风格化的努力,一种文体上的努力。
打工之地与出生之地、打工生活与少年生活、过去与现在、你与我,自由跳动,自由转换,意识的流动密布全篇。满篇情感的碎片和记忆的碎片,让情绪来拼凑这半生的碎片,而碎片却都是难忘的、留下来的、被记住的。平凡平淡甚至惨淡的打工生活,因此而被照亮、被历史化、也被当代化了。被回忆,被记录,被留存,被凸显,关键是被赋予了情感和思考,被进入了审美之维,在还原、品味、想象、评判之中,文学因此可以成为光亮,也成为治愈。
《短视频》
这组作品写得汪洋恣肆,气势磅礴,大量的排比、罗列、叙述、倾斜而下,不择地而出,有了一种泥沙俱下之感,但这滚涌而来的语词的泥浆,也裹挟了态度、判断、评价及组成的意义,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种种物象的思考。这样的写作,有了他的可识别性,也有了他的诗学观念和实践的自洽自如。
《皈依之处》
这组诗作写得意象跳跃,情感婉约,曲尽婉转,而诗意盎然。换喻转喻运用自如。自然界的万物,无不进入自己的内心,经过情感和理智的打量沉淀酝酿,生出来自带光芒的诗。第二人称的使用,让诗歌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诗人与诗中所写之人形成一种对照,“我”写“我”,也是“我”看“我”,从而也形成为一种对应物的“客观化”效果。
《灯火落处茶香起》
这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或者说是小说化的散文,两种文体怎么归类都行。通篇写茶文化,忆过去事,若干的感慨,若干的感悟。这样的角度写个人与深圳的关系,茶与人生领悟,尽管似是意识流,似是沉思录,但其中的意味令人感同身受。
《在金啤坊》
一篇忆旧散文,写得很有匠心,有难忘的生活,难忘的经历,成长的故事,感慨万端,流于笔下,这是时光的故事。金威啤酒城,曾经怎样的辉煌,而今成为了工业遗迹和供人参观打卡旅游之地。作为喝着金威啤酒闯荡深圳的一代打工人,作者及其朋友间发生的故事,在旧地重游时瞬间复活。这是深圳的记忆,也是一代人青春的记忆。
作者简介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研究员,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