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A类保研,却选择西部支教!她们用自己的光,照亮他人的梦想!

信方校园 2025-04-13 04:14:23

连续三年获得校奖学金

获得数个省市级竞赛奖项

多次获评“大学生标兵”……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级本科生方瑶瑶和周霏旸

是成绩优异、志愿服务经历丰富的

“多边形战士”

临近大学毕业

本具有A类(普通类)保研资格的她们

最终选择了加入

湖工大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

去西部支教,追寻心中的教育梦

方瑶瑶(左)和周霏旸(右)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因为感受过温暖,所以想将善意传递下去

回忆起小学时光,方瑶瑶说道

“我有幸遇见了陈老师,

她对我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支持。

除了教导我的学习,

平时她还会把自己准备的食物

特意为我留一份。”

小学毕业后

陈老师仍然留心着方瑶瑶的状况

还为她的教育提供了资金支持

“希望你可以一直努力下去,

成为一个很好很好的人。”

陈老师的鼓励之言

在方瑶瑶心中种下了教育的种子

上大学后,这颗孕育多年的种子开始萌芽

方瑶瑶

大一暑假,方瑶瑶来到红安高桥镇詹店小学

参与短期支教,负责英语学科教学

面对英语基础薄弱的乡村学生

她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参与家访6次

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安排

“支教期间家长们的暖心之举,

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努力的意义。”

方瑶瑶说,“有趁着送孙女上学,

给我们塞感谢信的老爷爷。

还有因为天气炎热,

自发请我们吃西瓜解暑的学生家长。”

除了寒暑假,方瑶瑶在日常的课余时间

也积极参与线上云辅导、爱心课堂等活动

大学三年来累计进行爱心授课20余次

“我曾是老师悉心呵护的孩子,

如今已成长为能够辅导学生的大人。”

她目露笑意地说

周霏旸则是在其家庭教育的熏陶之下

确立了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

“1964年,我的爷爷响应组织召唤,

奔赴乡村学校,将毕生献给了教育。

2010年,我的父亲在职业的十字路口,

选择坚守三尺讲台。

如今,我渴望将这份家族对教育

的热爱与奉献传承延续下去。”周霏旸说

周霏旸

上大学时

周霏旸在寒假期间回到她的母校

黄冈市扬鹰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她在班级中担任副班主任的角色

成为了学生的“知心姐姐”

是他们信赖的“大朋友”

支教过程中,周霏旸每周授课18小时左右

课上针对性讲解试卷的重难点

课后,她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还定期和学生谈话

此外,作为校大学生艺术团的一员

周霏旸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为学生拓展了舞蹈、主持等第二课堂

这些支教经历不仅极大地

丰富了孩子们的课程体验

也使周霏旸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强大力量

父辈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坚守

支教过程中孩子们的纯真和信任

让她坚定了成为教师的志向

周霏旸说

“希望我能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知识和爱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愿以自己的微光照亮更多学生

在SSCI一区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获得多项学科竞赛奖项……

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研究能力

让周霏旸有信心将自己所学的知识

转化为学生的美好未来

当研支团发布报名通知时

周霏旸毅然选择追求教育理想

提交了加入研支团的报名申请

“我想通过支教影响和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

让他们的未来拥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为了实现自己的支教目标

周霏旸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

合理安排学习、实践和休息时间

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同时

她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还主动与支教过的学长学姐交流

了解他们的真实经历和应对问题的策略

进入研支团后,周霏旸结识了

同样对教育充满无限憧憬的方瑶瑶

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并且都热爱志愿服务的她们

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去年11月17日,方瑶瑶和周霏旸

一起参与了光谷马拉松志愿服务

作为收容组的志愿者

她们为参赛选手提供安全保障和及时的帮助

传递了温暖和爱心

“期盼我们能够增进彼此的生活交流与互动,

并携手参与更多富有意义的志愿活动,

共同为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方瑶瑶说

通过以往的支教经历,周霏旸发现

乡村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常常

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为了未来支教时能给孩子们提供正确的引导

她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心理学相关书籍

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心理辅导活动

累积这方面的方法和经验

“我掌握了管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技巧,

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我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

成为研支团的一员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共进

让方瑶瑶浑身充满干劲

谈及自己为支教的拟定的目标

她毫不犹豫地说

“我希望自己可以带去优质的课程内容,

让孩子们学到有益的知识。”

不久后

周霏旸和方瑶瑶将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前往西部

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梦想

用自己的光照亮他人的梦想

周霏旸和方瑶瑶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

教育的真谛和志愿服务的意义

展现了湖工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为优秀的她们,点赞!

采写/万嘉乐

图片/袁晓睿

编辑/周曾超

责任编辑/史凡

审核/陈凌

出品/湖北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