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谁说革命生涯中没有朴实无华的爱情呢?在革命的队伍中曾有许多夫妻都伉俪情深,在最艰苦的年代遇到最想要携手一生的人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华国锋和夫人韩芝俊的感情生活令世人羡慕,韩芝俊也让我们看到了身为“主席夫人”那忙碌却又平凡的生活,她兼顾家庭与工作,成为了华国锋家庭中的另一个“中流砥柱”。
两人携手相伴几十年的岁月,晚年时期也时常一起漫步,革命的婚姻开始得简单,结束时也亦然,华国锋夫妇之间的故事你听说过多少呢?

华国锋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他曾是我国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1938年6月加入了抗日游击队伍,10月就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中的一员。
因为华国锋来自于一个工人家庭,所以在他后来的革命道路中也非常看重工业的发展,在1956年他就开始担任湖南省副市长一职,将工农业全面执行到城市建设中。

在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项目时,他表示绝对的赞同,并且支持该项目,为后来杂交水稻的成功与农业上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说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华国锋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在他恢复所有工作以后,第一要事也是保护和解放领导干部。

除此外他对工程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也同样十分关照,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是保护这些先进人员的生命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为了避免湖南经济遭受较大的波动。
毕竟这些人员都分散在工农业、教育财经等各个领域,他们不能回到岗位中去,全省的生产秩序就会受到极大地影响。

对于华国锋来说建设祖国就是第一要事,但对于他的夫人韩芝俊来说,照顾好家庭才是第一要事。
在1950年时华国锋和韩芝俊就先后生下了一子两女,可此时华国锋却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下乡,在湖南工作的20多年中,他多次前往农村地区,改善和提高农业项目。

因此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担自然也就落到了韩芝俊的头上,那时韩芝俊可谓是“分身乏术”,要保持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她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那么两人之间的感情又是如何培养的呢,相识的过程又是如何的呢?
韩芝俊出生于贫困家庭,在抗日战争期间,战火就给她的生活带去了不小的影响,好在通过抗日战士们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杀最终将日寇成功赶出了中国。

也正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韩芝俊才获得了学习的机会,1945年她在父亲的建议下前往了孟宪南关进行学习,因为学习成绩突出,表现也非常优异,因此在同年的12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正式党员时韩芝俊还不满15岁,虽说成功加入了共产党但是韩芝俊的积极学习态度却丝毫不减,因为喜欢文艺,喜欢戏剧,她就开始学习。

而她和寻常的女子不同,她不唱女角唱男角,《王贵和李香香》、《兄妹开荒》等经典的文艺节目都有韩芝俊的身影。
而她与华国锋的相识也是因为文艺表演,那时候全国解放已经是指日可待,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激动又开怀的,华国锋结束基层工作以后,就特意前去看了韩芝俊的表演。

场景还原
台上的韩芝俊是充满了热情与朝气的,这也让华国锋沦陷其中 ,后来经过韩芝俊三舅的介绍,两人也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相处了一个月后,两人就决定结为伉俪,不过两人的婚事却办的极为简单,仅仅只在大门口插了两面红旗,屋中摆了招待客人的水果,邀请了机关同志和乡亲一起见证行礼。

令大众想不到的是,他们二人结婚未拜天地、未拜父母,拜的是毛主席画像和众位房东乡亲们,这场婚礼的操办过程也是世间少有。
在1950年,华国锋一家就开始添丁了,先后抚育了四个孩子,并且孩子们长大以后也都是报效祖国的人才,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延续了父辈的荣耀。

长子名叫苏华,曾在空军任职;次子苏斌,曾在北京卫戍区做干部;长女苏玲,曾任中国民航总局交通管理局党委常委,并且还是工会主席;小女儿苏莉曾担任过父亲的生活秘书,也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

或许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孩子们都姓苏,看似和华国锋夫妇都扯不上关系,那是因为华国锋的原名叫苏铸,后来才更名为华国锋,但按照家中姓氏来说,孩子们就应该姓苏。

华国锋在湖南工作期间也是韩芝俊生活比较艰苦的时期,丈夫常年在外,不仅要忍受相思之苦,照顾家庭也无人能够帮扶。
在1971年,华国锋结束了湖南的工作,调往了北京,从事国务院业务组的工作,韩芝俊也跟随着一同前往,一家人才算真正的团聚在一起。

韩芝俊在1980年退休以后,华国锋也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一职,并且在1981年又辞去了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等职务,开启了和韩芝俊的晚年生活。
不过虽说华国锋退休了,但是他却依然关注着祖国的建设任务以及人民的生活,退休后他就一直居住在西皇城根的9号大院中,过着和普通人一样朴实又幸福的生活。

在华国锋的晚年生活中有一项行程是每年都必须要完成的,那就是每年都要抽两天时间去毛主席纪念堂。

晚年的华国锋不愿意出门,因为一旦出门就会被人认出来,围观拍照,对于华国锋来说自己只是普通人,根本“不值得”大众如此兴师动众。
因此后来就减少了外出行程,不过对于去毛主席纪念堂却是从未忘记的,而他所选择的这两天,也非常有意义。

一天是12月26日,因为这一天是主席的诞辰,另一天则是9月9日,因为是主席的忌日,每年的这两天他都会带着家人和工作人员前往主席纪念堂,风雨无阻。
这张照片就是他与妻子一起在毛主席像前拍摄的,而除了去纪念以外,华国锋还会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去往纪念堂喊出这句话甚至都已经成为了华国锋一家的传统。

华国锋的一生都在为了祖国事业而奋斗,而他晚年时期也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不仅在院中种植瓜果蔬菜,就连家中的家具也只有是坏了才会去更换一个新的。
不仅如此,华国锋对待居住在一起的工作人员都是十分和蔼亲善的,在华国锋的炊事员谢师傅的回忆中他表示“和华老以及夫人住在一起,就像是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大家庭里”。

并且华国锋不愿麻烦工作人员,在得知工作人员抢着帮他洗大棉袄时,他都会悄悄把衣服藏起来,然后拿给夫人洗。
由此可见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甜蜜的,从最初的相遇到晚年时期的陪伴,几十年风风雨雨都没能改变两人对彼此的初心。
曾经的照相技术有限,两人年轻时期的合影大多都是黑白色的,等到晚年有彩色技术时华国锋夫妇却已经年迈了。

而这张照片就是两人在1961年时拍摄的,此时都还是年轻的模样,经过后期的修复上色,也还原了韩芝俊的美貌。
虽说不是十分惊艳的类型,但是却给人一种温柔秀丽的感受,并且韩芝俊的五官比例非常好,与华国锋之间还有几分夫妻相。
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成为了韩芝俊的一种习惯,到了晚年时期也同样如此,她会比华国锋早起半个小时左右,等到把菜园打理完早饭做好以后,才会去把华国锋叫醒。

华国锋在吃完饭后的生活也十分简单,通常都是读书看报,有时候看报纸看痴迷了叫都叫不走,不过在他的生活中,有一件事比看报更有兴趣,那就是打理葡萄。
华国锋对葡萄的钟爱在1983年就已经开始了,那时他找到了几家种植葡萄的果园去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五年后当记者前往华国锋家中的时候,就看到院中已经有了两个极大的葡萄架。

虽然华国锋曾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对于辛苦种出的葡萄只能吃一两个,但是丝毫不影响他“迷恋”葡萄,成熟的葡萄不仅大颗还非常好吃。
自己不能吃就让家人和工作人员一起分享,不仅如此就连部队上的战士们都曾收到过华国锋种植的葡萄。

葡萄已经成为了华国锋晚年生活的“捆绑信息”,几乎出现相关话题时就离不开葡萄,并且平日里散步都是慢悠悠的他,一旦遇到刮风天气,为了捆葡萄步伐都轻快了不少。
虽说华国锋的生活十分圆满,但是在他心中也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想看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8月2日这一天奥运彩排,本来已经拿到票的华国锋却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到场。

在住院以后华国锋的身体情况也不容乐观,在8月20日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未能看到奥运会也成为了他终生的遗憾。
华国锋和夫人一生勤俭,是人民群众的好榜样,他们一生都奉献在了祖国事业上,虽说现如今祖国繁荣昌盛,但是老一辈革命家的传统和本色值得我们永远敬仰与学习。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华国锋最后的遗憾:没看上北京奥运2014年09月10日

中国新闻网——华国锋晚年生活:藏起脏衣服 偷偷交给老伴洗2008年12月15日

中国新闻网——华国锋远离政治的日子:学习种葡萄 要求子女节俭2008年09月02日

英明领袖华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