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未成年犯法到底该如何量刑?
最近,河北邯郸的初中生被害案闹得满城风雨,三名未成年将同学杀害,虐尸敛财,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因为案件的特殊性,万千网友时刻关注着动向。
当然得哥不是律师,也不懂社会学,在这件事上也只能投以关注,希望国家能够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但这件事却让得哥想起了一部电影。
该片拍摄于1999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正是未成年杀人。
又重看了一遍,看完后再结合真实事件,竟不寒而栗。
未成年杀人背后,从来都不是偶发随机,而是有明确的脉络痕迹,一步步走向深渊——
《三五成群》
经常看香港片的读者都知道,香港电影有一个独特的分支—奇案片,而这个大类别中几乎来自于香港十大奇案。
雨夜屠夫、屯门色魔、三狼.....这些童年阴影概莫能外。
而十大奇案中,有俩个是来自于未成年犯案,一个是发生在1980年的宝马山双尸案。
而另一个距离更近的,就是1997年的“秀茂坪童党烧尸案”。
该案是非常典型的童党犯罪案件,死者身份是童党中的元老成员,生前经历了长达3个小时的非人虐待。
而命案发生前后,更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由小偷小摸一步步升级到了杀人放火。
第一步,价值观扭曲“大王”在单亲家庭长大,因为母亲打两份工常年不回家,导致大王缺乏管教,回到家只会对沙袋挥拳,每次缺钱时更是对母亲拳脚相加,但效果十分显著。
他天真的认为,暴力能解决一切。
大王有两个小弟,“阿鸡”和“阿必”。
阿鸡天生臭嘴,就是小时候那种标准“又怂又贱”的孩子。
仗着有大王撑腰,没事儿就惹是生非,等被人欺负后就灰溜溜找到大王解决。
阿必则不同。
虽然他也是单亲家庭长大,但他性格稳重冷静,而且脑子灵光,学习在班级上更是名列前茅。
在老师眼中,他是个能考上学校的好苗子,可他偏偏非要跟在大王身边整日厮混。
似乎比起成绩,更让他得到满足的是能在学校横行霸道。
这天,阿鸡像往常一样,打围观别人乒乓时嘴臭,被另一个团体的“黑仔”赏了一球拍。
阿鸡吓得一边哈腰一边逃出了教室,联系大王让他为自己出气。
大王来势汹汹,本想上来就干,但阿必提议问好来龙去脉,两人对峙几句话后,得知是阿鸡嘴臭,大王理亏悻悻而去。
可眼见大王退去,对面的黑仔倒耀武扬威起来。
大王手还痒痒呢,见黑仔故意挑事,他也顾不上什么江湖道义,冲过去就是一拳,两个人扭打在一起。
大王平日里就搂着沙袋睡觉,1v1不在话下,三两下就把黑仔打趴。
而后教导员出来拦架,双方散场,大王和黑仔结下梁子。
而经此一役,大王对暴力的崇尚深信不疑——
暴力,就是能解决一切。
另一头,大番薯也是个狠茬。
他平日里就和父母用嘴巴交流,打工找了个兼职,搭档“三叔”智力有问题,活也基本上都让三叔干了。
这天,大番薯的弟弟被人欺负,他冲出去一打十。
虽然被胖揍一顿,但被弟弟们推崇为了英雄,并在半推半就中成为了老大。
未成年打人不犯法,又能出气又能当老大,何乐而不为?
大番薯陷在喜悦中无法自拔,弟弟们呼朋引伴,三两天就聚成一帮,甚至还有三个妙龄少女加入。
自此,三个以暴力为核心的团体集合完毕。
第二步,三五成群率领人马,大番薯一行人集结在校园篮球场,一群互相推搡打闹,而大番薯拽着心仪的小妹走到墙角,上下其手。
进攻正欢,黑仔闯入打断了大番薯。
两个人一言一语,竟然把目标对准了大王,正好趁着兵强马壮教训教训他。
阿鸡又成了目标,大番薯欺负了阿鸡,阿鸡叫来了大王。
入夜,两拨人乌泱泱来到球场,大番薯和黑仔一拥而上,可面对大王又都都支支吾吾,没说两句大王就踹翻了大番薯,黑仔在一旁被吓到噤声。
见大势已定,智商高的阿必赶紧抛出橄榄枝,让对方加入自己的帮派,顿时响起一片倒戈之声。
随着入组的人越来越多,大番薯和黑仔成了光杆司令,顺势也加入了大王队伍。
就这样,三个小分队集合成了大团体,这便是香港人所称的“童党”。
所谓童党,就是一群完全没有法律概念的未成年人。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一切社会活动只通过最原始的欲望驱使,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暴力,再加上法律上的“天然优势”,就导致他们愈发不受控制。
第三步,走入深渊小团体成了大集团,大番薯征用了三叔的居所做临时据点,十几个人每天厮混在一起却无所事事,总要找点事情做。
干什么呢?
当然是要挑战社会秩序。
大王出谋划策,吩咐几个人跑到楼下超市门口暴打大番薯,再趁着慌乱企图抢走柜台。
计划挺好,却正好被警察当场抓到。
被抓到警局的大王仍然有恃无恐,因为他知道,他是未成年,警察也拿他没办法。
“我们还未成年,砍死人也不怕!”
果然,入警局后不久,大王一行人就安然无恙走出了警局,而后更是无法无天。
打亲戚、骂老师,甚至放火烧房,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越玩越嗨,愈演愈烈,终于在这场集体梦游中迷失了自己。
因为三叔和母亲说了大番薯的情况,大番薯将三叔视为叛徒。
童党们一拥而上,对着三叔拳打脚踢。
经过几轮虐待后,三叔倒地不起,童党们意兴阑珊扬长而去。
直到这时,胆小的阿鸡终遇意识到事情开始不受控制了。
他在照顾三叔的同时,提议让三叔报警。
可这件事还是被其他人听到,得知阿鸡要报警,他们又把矛头指向了阿鸡...
一天晚上,阿鸡被大王骗到三叔房内,一群人围坐一圈,话没说两句就给阿鸡带上了“叛徒”的帽子。
接着拳打脚踢、棍棒其上。
甚至还进行了一轮惨绝人寰的“人肉打桩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虐待,阿鸡血流如注,意识模糊,甚至上厕所都要尿血。
阿必察觉到不对,但大王却完全没有完全没有收手的意思。
一回合结束后,大王给了阿鸡几分钟时间休息。
于是乎,这小小的一间出租房里就出现了这般奇幻景象——
阿鸡血肉模糊倒地不起,大王和一群男生在一边看动画片乐此不疲,厕所里的女生挨个接待,门关了又开....
血、性、与动画片。
实在令人五味杂陈,不知从何说起。
来不及恢复体力,下半场虐待开始。
阿鸡被罚跪在铁棍上,手握长条举起,大王临时想起一个游戏,让众人吟诗作对,诗里有自己名字的就能出来打阿鸡。
一群课都没读过整节的人,愣是为了打人绞尽脑汁,陆续加入这场“有趣”的游戏。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阿鸡死了。
见阿鸡没有回应,他们终于慌了神,有的胡乱抢救,有的哭天喊地,甚至有的求神拜佛,在这一刻突然祈愿神灵的帮助。
而作为主心骨,大王一不做二不休,又制订了详实的焚尸计划。
有人买汽油,有人买硫酸,有人偷小车。
他们把阿鸡的尸体搬运到隔壁垃圾站,一群人烧了一夜,把阿鸡烧成了一滩木炭。
电影最后,童党的罪行还是被发现了。
而面对法律的制裁,这群童党仍然趾高气昂,直到最后判决时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活已经糜烂到何种田地...
《三五成群》上映于1999年,至今评分仍然高达7.3分。
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它将“秀茂坪童党烧尸案”几乎原封不动的重现了出来。
在真实事件中,14名童党成员联手虐杀了年仅16岁的成员陆志伟。
死者生前经过了长达3小时的虐待,但凶手们完全没有停手的概念,只因为他们在此前曾以相同的手段虐待过一位叫“陈木清”的心青年患者。
可他们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
陈木清是成人,但死者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根本无力招架这种虐待。
陆志伟死后,他们将尸首搬到秀茂坪32座垃圾站,经过两轮烧屍企图烟灭证据,好在陈木清在接受治疗时和警方积极沟通,这才揭开这惊天大案。
事后,该童党成员有四名成员被判终身监禁,其余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直到2007年,一名曾参与案件的女童党成员“刘佩仪”还因为失恋和失业原因,写下“不开心”字条后跳楼自杀。
可想而知,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
而通过案件还原不难看出,未成年走到这一步,是三种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是家长教育失职,溺爱与忽视。
这导致他们崇尚暴力,只会通过用武力表达自己。
一方面,如果是个体的错位还能改正,但问题是整个大环境都处于这种错位中。
男生之间就要拉帮结派,用拳头说话,而女生看到男生打架,更是连声赞叹,芳心暗许。
打得过你就是老大,打不过你就被欺负。
在这种简单直接的食物链下,所有人都会深受影响,主动剥离人性,参与到这场暴力游戏中。
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
集体归属感
当“童党”成立后,这群没家的孩子终遇找到了灵魂的栖息所,个体诉求也会慢慢被集团取代。
对外时,他们过度强调集体荣誉,对内时,又会过度强调个人价值。
一个人的歹念不成气候,但这个念想变成大家共有的,那就会被无限放大。
直到最后,即使所有人根本没有这个念想,可有一个人提出了,其他人就会义无反顾去做,甚至女生为了实现集体价值,甘愿委身成为所有人的玩物也义无反顾。
被集体归属,也被集体绑架。
到这时,所有人被抹杀掉自我人格,在集体无意识中坠入地狱。
结局中,望着几度昏厥的阿鸡,童党里仅有念过书的阿必后悔了,他下意识阻拦大王,但大王一个冷眼就怼了回去,阿必只好选择默许。
但他怕的是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
或许,他只是不想做这个集体中的“异类”而已。
片名《三五成群》便是这个意思。
三五成群,狼狈为奸。
再过头看看邯郸三害事件,也能完整契合这三条规律:
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恶魔拉帮结派、而这次恶行也是蓄谋已久,在此之前,还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暴力与霸凌。
而在2022年,甘肃也发生过8位留守未成年将一个21岁成年人活活打死的案例。
这次邯郸事件,我们要关注,也希望国家能严惩,但依然要去挖掘悲剧背后的根本原因。
每一段悲剧背后,都是无数个因结下的果。
就像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那句话——
这世界上没有坏庄稼,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