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俄乌冲突即将迎来三周年之际,美国突然改弦更张,拒绝在G7声明中将俄罗斯称为"侵略者"。
更令人瞠目的是,俄罗斯媒体《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出猛料:乌克兰波尔塔瓦地区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两次地震,背后或暗藏玄机,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风云突变,局势瞬息万变,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俄乌冲突将继续按照既定轨迹发展时,美国这个"老大哥"却突然变了脸。
在最新的G7声明中,美方坚决要求将"俄罗斯侵略"改为"乌克兰冲突",这一改动可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实打实的战略转向。
要知道,就在去年的G7声明中,"侵略"一词可是足足出现了五次!与此同时,一场秘密会谈正在沙特悄然展开。

2025年2月18日,美俄代表团在沙特举行闭门会谈,讨论乌克兰停火问题,这场会谈的气氛可谓诡异至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面时。
竟然也只字不提"侵略"二字,而是小心翼翼地使用"乌克兰冲突"这一中性说法,更让人咋舌的是,特朗普这位"钢铁直男"再次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开炮。
他不仅直接指责泽连斯基"无能",还扔出一记重磅炸弹,称其为"未经选举的独裁者",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放出狂言,表示"想让俄罗斯重返G7"。
这一系列言论可谓是火上浇油,让本就复杂的局势更添几分戏剧性,然而,真正的戏剧性还在后头。

就在美国态度大转弯的同时,俄罗斯媒体《第三次世界大战》抛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测:乌克兰波尔塔瓦地区一个月内发生的两次地震,疑似与地下核试验有关。
要知道,1994年乌克兰可是通过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已经销毁了所有继承自苏联的核弹头,以换取美俄英三国的安全保障,如今这一爆料,无疑给本就动荡的局势又添了一把火。
欧洲这边也不太平,法国总统马克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声疾呼"欧洲战略自主",甚至提出了"派兵乌克兰"的激进提议。
直指美国的行为是赤裸裸的"背叛",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倒是显得云淡风轻,他直言不讳地表示G7已经"过时",俄罗斯更看重G20这个平台。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但细想之下,却又颇有几分道理,而此时的乌克兰,可谓是内忧外患。
泽连斯基的支持率跌至谷底,仅剩4%,前线士兵疲惫不堪,西方的军事援助因美国国会的掣肘迟迟未到位,就连特朗普派来的乌克兰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都取消了与泽连斯基的联合记者会。
面对特朗普的猛烈抨击,泽连斯基只能无奈地表示对方"活在虚假信息里",但形势比人强,在这般困境之下,他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东方,寻求中国的调停作用。
说到中国,其实一直保持着相当稳健的立场,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多次呼吁停火,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冲突,反对火上浇油的行为。

这种立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倒显得格外理性和克制,值得注意的是,俄军这边似乎采取了"以战促谈"的策略。
一方面继续在前线施压,另一方面却也在暗示谈判的可能性,而乌军则借助无人机频繁袭击俄军后方设施,试图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
回顾这一连串事件,不难发现各方都在进行着复杂的博弈,美国的战略收缩、欧洲的分裂忧虑、俄罗斯的步步为营、乌克兰的艰难求生,每一步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那两次神秘的地震,更是给这场博弈增添了几分诡异色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明显转变?美国被爆拒绝在联大共同发起涉俄乌决议草案,并反对使用“俄入侵”措辞
2025-02-21 13:09·中国青年网
乌克兰绝对有能力制造核武器,或许泽连斯基这种飘忽不定的拖延时间真的是有目的的!材料乌克兰有的是,人才技术乌克兰不缺,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