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毛星火们,你们要向戴天仇学习

看鉴 2024-03-14 18:14:14

农夫山泉的事情、莫言的事情到现在是没完没了。

本来不准备亲自下场撰文的,就因为转载了一篇文,很多人的话让我很生气。

紧接着,因为某地发生的爆炸,发生了驱离央视记者的新闻。

乍一看,这两件事没有什么联系。

可是,仔细想一下,你将战马、毛星火当作英雄,就别指望记者有成为“良心担当”的机会。

01

一农一莫,能量没那么大

战马一天到晚探店,伤害的是正常的营商环境,连基本的经济规律都不懂。

你觉得农民因为转手多次赚得很少。那你不想一下,没有这种商业秩序,农民压根儿赚不到?

攻击莫言的毛星火,如果知识足够丰富,就会发现:

莫言的路子与当年的河殇派是一模一样的,他只是超越不了他所处的时代。

丁元英的思想就是河殇派老油子

出自网络

也不用把诺贝尔文学奖讲成西方的施舍,顺便说一句,莫言的作品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你要不要代表我,向当年的作协主席讨要一块钱的赔偿呢?

因为首富儿子的国籍问题,上升到对企业的整体怀疑,这个感情可以理解。

但我们是不是要弄弄清楚,作为企业的实控人是什么国籍?

人家国际米兰俱乐部并没有因为老板张康阳是中国人,就觉得变天。

鲁迅先生的弟媳是日本人,不妨碍先生的地位

图片出自网络

这件事情上,他没有照顾到人民群众朴素的爱国情感,情理上有亏,但法理上无辜。

在商言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是否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有没有按时足额纳税,更何况这么大的企业毕竟涉及到成千上万人的饭碗问题。

或许,企业家或者说商人自古以来就有逐利的本性,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并不高。

毕竟,千方百计想发财的人,是需要那么一点狡猾的。

可是,想不想赚钱和能不能赚到钱是两回事,在想和做到之间,一个必要的途径就是解决消费者的需求。

陈六子就很狡猾|图片出自网络

解决得好的发财,解决不好的赔本走人。

且不说越是经济困难,越需要对企业家支持。农夫和哇哈哈的渊源,应该被限制在商战的范围以内。

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企业家,这个社会会少许多企业家,会多许多净空大和尚那样的“圣人”。

人家不劳动、不产出,一堆白痴给钱不说,当你生活困苦,人家还可以说教:“一无所有不好吗?”

图片出自网络

把战马、毛星火当作良心担当,那为社会正常发声的记者,必然没那么多作为的空间。

而且,战马、毛星火如果真的想填补正常舆论到达不了的地方,有一个人你们可以学习一下。

02

向袁世凯开炮的戴天仇

1912年5月20日,上海《民权报》刊登了一条只有24字的社论:

“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

这几位可全都是那时候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袁世凯是民国大总统,唐绍仪是内阁总理,熊希龄是财务总长。

唐绍仪|图片出自网络

至于章炳麟,其实就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章太炎除了学术成就,桃李遍天下,黄侃、鲁迅都出自他门下。

更何况,他还是反清的先锋,他可能没有什么世俗权力,但他的一举一动能引起的社会舆论热度是可以肯定的。

之所以针对这几个大佬,原因是袁世凯和欧洲列强的借款计划。

因为,虽然袁世凯此时已经是国家一把手,可是他囊中羞涩。

按照权力潜规则而言,他需要用钱给追随他的兄弟们肉眼可见的好处。

袁世凯|图片出自网络

再说,袁世凯的根基在北方,南方同情孙中山先生的实权派人物有很多。

要想摆平这些人,就需要军队,那么巨额的军费开销就必须被考虑。

更何况,袁世凯还答应了给清朝宗室的优抚条例。

单就这些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够袁世凯操心的,更别说还有正常的维持政府运转的费用。

至于保障民生,估计袁世凯是明白不能杀鸡取卵的,但彼时的想法肯定是“苦一苦百姓,骂名算什么,反正有人背锅。”

熊希龄|图片出自网络

可是,向欧洲列强借钱,人家又不是圣母白莲花,袁世凯被敲竹杠是免不了的。

内阁总理唐绍仪在与美、英、法、德、日、俄六国商议借款的时候,因为条件太苛刻而作罢。

而且,唐绍仪、熊希龄这两人的日后政治轨迹都表明了,这两人其实不是坏人,他们的思想底色反而是爱国、同情革命。

章太炎先生更不必说,早年反清,晚年支持抗日。估计看到这篇社论后,这几人也是“哑巴吃黄连”。

因为在报纸上大声喊杀,戴天仇被捕。

戴季陶|图片出自网络

他慨然说:“苍颉造字累我,鸦片条约病我”,“我住租界,我不作官,我弱,我为中国人,有此种种原因,我遂此矣”。

当晚,其妻子探监,勉励说:“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

03

“舆情洁癖”的软肋

不过,唐绍仪以临时约法保障“言论自由”的条例,为戴天仇说话。戴天仇得以被释放。

因此,对于民众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哪怕被冲击的这些人都是正面人物也无所谓。

一农一莫,他们的能量还能大过唐绍仪与熊希龄、章太炎?

但人家戴天仇把袁世凯也拉出来批判,这就是真正的良心了。

戴季陶|图片出自网络

战马应该先回到老家,多监督他们村主任的工作。毛星火也可以针对老家一些没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官员进行问责。

只有真实反映民情民意,让违背常理的事回归常识常情,这才叫舆情,而不是拿捏住热点,热衷“制造舆情”。

他们的出发点都非常宏大,因为他们知道,这类情感是“舆情洁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与高大上的说法挂钩,他们就能得逞。

而“舆情洁癖”的另一种表现就是让直接处理这类事件的基层工作者疲于应付,当人民群众正常的诉求发生时,他们的反应也和处理网红诉求一模一样。

首要出发点都是别让舆论发酵,这就干扰了正常舆论呈现,反过来窒息了媒体的舆论监督空间。

源自微博“卢旭宁”

这种“只要眼不见、假装心不烦”的洁癖,实际上也破坏了一个地方本该在直面批评监督舆论中自然形成的免疫力,埋下诸多随时爆炸的隐患。

因此,只要“舆情洁癖”的软肋被拿捏绑架,战马和毛星火的空间越大,人民记者的空间自然就越少。

本文创作团队

作者 | 赵希夷

策划 | 赵希夷

编辑 | 赵希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烦请联系

1 阅读:3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