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CBA最新积分榜,才发现本土控已分4档:高诗岩1档孙铭徽待定

俊豪爱运动 2025-01-16 14:37:46

CBA常规赛已赛至第31轮,本土控卫的表现逐渐清晰地展现出层次化的分野。随着联赛节奏的推进,一个有趣的现象愈发明显:外援政策的限制让球队对本土后卫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地提高。外援4节7人次的使用规则意味着外援在关键时刻的作用被最大化,然而这也无形中拉平了外援之间的竞争力。此时,本土后卫的水平和发挥便成为决定各队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在这个背景下,本土控卫无疑成为各队成败的“风向标”。通过前31轮的比赛,不难发现本土控卫的表现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层次,逐渐分化为不同的档次。其中,处在第一档的球员不仅是球队战术的核心,更是助力球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重要基石。

首当其冲的是广东队的徐杰和山东队的高诗岩。这两人可以说是目前本土控卫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不仅在球队中拥有与外援几乎持平的球权,更以稳定的表现征服了教练组的信任。徐杰的表现可以用“全能”来形容,他不仅是广东队当仁不让的核心控卫,更是球队节奏的掌控者。场均40分钟的高出场时间,16分8助攻的全面数据,无一不体现出徐杰在场上的重要性。在杜锋的战术体系中,徐杰几乎不可或缺,他不仅承担了串联球队的重任,还经常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展现出成熟的心理素质。

与徐杰并列的高诗岩则在本赛季多次上演“逆天改命”的高光表现。作为山东队的后场发动机,高诗岩不仅能在组织端为球队提供保障,更在关键投篮时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射程。上一轮比赛中,他用两记神仙三分帮助球队锁定胜局,这样的表现也让他成为山东队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这两人是目前本土后卫中最具担当的存在。

相比之下,第二档的球员则更多扮演了辅助者的角色。他们同样是联赛中的明星球员,个人能力不俗,但在球队中的定位更多是外援的“好搭档”,而非绝对核心。例如,辽宁队的赵继伟虽然具备出色的组织能力,但球队的后场主导权仍掌握在外援弗格手中。赵继伟更多时候是在外援下场或需要喘息时接管球队的组织任务。这种情况在其他球队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新疆队的赵睿、浙江队的王奕博等。他们的特点是能够在外援主导的体系中锦上添花,但尚未完全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再往下,第三档的本土控卫则更多是作为边缘轮换球员存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球权的过渡工作,将球安全地交到外援手中,同时在防守端尽力为球队贡献。这类球员的特点是作用有限,但在特定场景下仍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北京的姜文、辽宁的王岚嵚、北控的林彦庭等,他们的定位更加偏向于防守和简单的球权分配,很难在比赛中扮演“关键先生”的角色。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球队的本土控卫甚至沦为了外援的替补。这些球员的上场时间被进一步压缩,更多时候只是在外援轮休时短暂登场,难以在比赛中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对于这个分层体系而言,孙铭徽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目前CBA联赛中少有的具备强攻能力的本土控卫,同时也是广厦队多年的绝对核心。本赛季,孙铭徽依旧是广厦腾飞的关键支柱,然而他的打法却让人难以归类。因为他更多时候以双能卫的方式在场上活动,既可以承担控卫的职责,又能在需要时切换为得分手。这种双重属性使得孙铭徽的定位显得模糊,但也正是这种灵活性让他成为球队战术不可替代的一环。未来,随着联赛深入发展,孙铭徽能否彻底确立自己的档次,或许将成为左右广厦队战绩的重要因素。

像廖三宁这样的年轻球员虽然目前因伤病问题未完全展现自己的能力,但他的潜力仍然值得期待。一旦恢复健康,廖三宁或许会成为未来本土控卫格局中的重要一员。

本土控卫的表现已经成为CBA联赛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从徐杰、高诗岩的“一档天花板”,到孙铭徽等人的“待定X因素”,再到其他档次的辅助型后卫,本土控卫的分化不仅决定了各队的实力格局,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篮球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比赛中,如何更好地挖掘本土后卫的潜能,无疑是各队需要深思的问题。而对于球迷来说,这样的竞争格局也让联赛充满了更多看点和期待。

0 阅读: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