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震成因:
- 地震主要是由于地球板块间的相互挤压和碰撞,导致板块边缘及内部发生错动和破裂。这一理论基于板块构造学说,需要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
2. 地震的基本结构:
- (1) 震源:地震发生的起始地点。
- (2)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正上方位置。
- (3) 震源深度:从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 (4)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震观测点的距离。
- (5) 等震线:在同一次地震中,地震烈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3. 地震的等级与烈度:
- (1)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 (2) 烈度:描述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破坏程度的指标。
4. 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因素:
- (1) 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震中距:通常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浅,震中距越短,地震造成的破坏越严重。
- (2) 地质条件:若地质条件为岩石破碎、土质疏松或存在断裂带,地震破坏程度往往较大。
- (3) 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地震的破坏影响更为严重。
- (4) 建筑物质量:建筑物结构质量差会加剧地震破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