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又春去,转眼到清明。按照历法推算,2025年4月4日20时49分,我们将迎来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这一天,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先人的追思和对春天的感悟。

今年的清明节有些特别,不仅落在4月4日,而且还赶上了农历“双春年”,即今年有两个立春,同时还有一个闰六月。这样的年份在历法中并不多见,许多人觉得这一年“很不一样”。
其实,从节气角度来看,清明交节的时间一直是在4月4日至6日之间,今年清明落在4月4日,属于正常现象,至于双春、闰六月这样的历法安排,也只是农历和阳历对齐的结果,并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任何特殊影响。

说到清明,人们最关心的还是两件事: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慎终追远,清明祭祖不仅是孝道的体现,更是家庭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趁着节日去郊外走走,不仅能舒展身心,也是一种与自然的亲近。
今年清明虽然“特别”,但该祭祖的还是要祭祖,该踏青的依然可以踏青。不过,在这一天,有三件事情要格外注意,千万别犯了忌讳。

清明扫墓,讲究“宜早不宜晚”,并不是因为什么神秘说法,而是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按照传统经验,上午上坟是最合适的,最晚不要超过下午三点。墓地一般位于郊外甚至山林之间,路途远不说,还常常地势复杂。
如果太晚出发,扫墓完成后返程可能已是黄昏,尤其是在山区墓地,光线不足容易影响视线,增加安全隐患。

此外,上坟不仅仅是烧点纸钱那么简单,很多人还会清理墓地、添土、修整碑面,这些活都需要一定时间。如果出发得太晚,可能会因为天色渐暗而匆匆了事,影响扫墓的完整性。
更重要的是,晚归的路上人少车少,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迷路、车辆故障等,求助都不方便。因此,尽量在上午或中午前完成扫墓,既庄重,又安全。

清明节扫墓,不是日常出游,穿着上需要有所讲究,避免颜色过于艳丽的服饰。太鲜艳的颜色,比如大红、大粉、亮黄色等,容易给人一种过于喜庆的感觉,与扫墓的氛围格格不入。
虽然现代社会对服饰的要求不像古代那么严格,但适当的场合穿适当的衣服,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逝者的敬意。

那么什么样的穿着更合适?一般来说,素色、深色、低调的服装更适合,比如黑色、灰色、藏青色、深咖色等,既稳重又符合祭祖场合。
如果是天气炎热的地方,可以选择白色、米色等素雅的颜色,既不显得沉重,又能体现尊重。鞋子方面,墓地路途往往不太平坦,尽量选择舒适的运动鞋或平底鞋,避免穿高跟鞋或不合脚的鞋子,以免行动不便。

清明祭祖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有些年轻人可能认为扫墓只是走个形式,到了墓地后随意聊天、拍照,甚至玩笑打闹,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合适的。
墓地是安息之地,无论是对自己的先人,还是对其他人的亲属,都应保持应有的尊重。

在扫墓时,应保持低声交谈,避免大声喧哗,手机调至静音模式,特别是在焚香、献花、祭拜的过程中,尽量让气氛保持安静肃穆。如果有小孩子同行,可以提前和他们沟通好,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庄重时刻,不是游乐场,避免跑动嬉戏。
有些人喜欢在扫墓时拍照留念,这个没有绝对的禁忌,但尽量不要对着墓碑拍照,也不要摆拍搞怪或合影,如果需要记录,可以拍摄墓地周边环境或扫墓现场的祭品、鲜花等,避免对逝者的不敬。

2025年的清明节,既是“早清明”,又碰上了“双春年”,但无论历法如何变化,清明节的本质没有变,依然是怀念先人、传承家风的重要时刻。祭祖的关键不在于特定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和敬意。
清明节,忙归忙,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好,这一天,别让忙碌冲淡了应有的敬意,也别让自己的行为显得唐突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