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七大上,周恩来为何主动表示他的党龄从1922年算起?

烟火照前程 2025-03-03 19:48:02

中共七大时,周恩来称党龄自1922年起,因他于民族危难之际,舍弃国外安逸,毅然归国投身救国。这段历史波澜壮阔,揭示了他此举的深刻缘由。

周恩来同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生致力于国家与人民。自法国归来,他怀揣救亡图存之志,加入共产小组,并于1921年在万赛湖畔与张申府、刘清扬一同正式入党。

自那时起,周总理不畏风雨,四处奔走号召,发展党员以增强力量。当时条件艰苦,他与先驱们需自理一切,常面临食宿困难。但这群铁汉未减对理想的坚持。您看,如朱德、贺龙、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均由周总理亲自吸纳为党员。那时周总理事事躬亲,不知何来如此精力,竟能将党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周总理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坚韧意志与谦逊态度上,令人敬佩。1945年中共七大时,他虽为创党元老,本可称1921年入党,却为化解矛盾,主动将党龄改为1922年。数十年后,台湾一老人子女探亲时偶得周总理入党老照。经中央核实,周总理真实党龄得以正名。但获此殊荣,周总理仍谦逊如初,心中唯有国家人民至上。

诚然,周总理的为人令人敬佩,其“求同存异”的处世哲学尤为突出。1955年万隆会议上,他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为国际关系提供了宝贵经验,彰显了新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

新中国初期,国力衰弱,内忧外患重重。这千斤重担落在了周总理肩上。1972年,他确诊晚期癌症,但仍坚守岗位。1975年四大,他提出中心任务,鼓舞了全国民心。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逝世。至此,这位伟人的人生篇章永远落幕。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持续照亮我们的内心。

回想周总理一生,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条令人敬仰。历经百年,他坚韧谦逊;民族危难时,他义无反顾救亡。这高尚品格,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

我们应秉承周总理的精神,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平、推动发展。这样才不辜负伟人期望,共创辉煌。天安门城楼下,周总理铜像凝视大地,激励世代人不懈奋斗。

3 阅读:785
评论列表
  • 2025-03-23 11:56

    周公千古!!!致敬!!!

  • 2025-03-26 19:55

    周公千古

  • 2025-03-25 11:19

    教员是神,让人仰望,周公是人中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