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感恩日记|和平友谊镇江金山之行

同广文汇 2024-12-17 16:56:03

镇江金山行/ 王小平

镇江地处运河与长江交汇口,自古就是军事要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镇江”是宋代以后才有的名字,原先称丹徒和京口,隋唐时一度改名润州,后来又改回丹徒。

“丹徒”以前叫“谷阳”,再前叫“朱方”,最早叫“宜”,是周朝初年分封给宜侯的领地。秦始皇得知谷阳界内的京岘山有“王者气”,急命三千“赭衣徒”以开驰道之名凿断山脉,遂改“谷阳”为“丹徒县”。孙权称霸江东,先以这里为都,在北固山前峰建“铁瓮城”,称“京”城;后在秣陵(今南京)建都,称“建康”,这里改为“京口”。

东晋南渡后,把许多江南辖地改用北方地名来安置北方移民,称为“侨置”,比如襄阳地区改称“雍州”,京口改称“南徐州”,也称“南徐”。宋代在这里始设镇江府。镇江有肴肉、香醋,还有金、银、玉三座名山。银山即焦山,玉山即北固山。

古人留下一“绝”对:“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三“宝山”中,金山名气最著。“白蛇传”的传说和梁红玉擂鼓退金兵的故事,使金山和江天寺蜚声中外。江天寺缘山而起,站在山下仰望,只见寺不见山,被称为“寺裹山”。穿越各个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镇江三山之一焦山独立江中,像一块“江中浮玉”,须摆渡才能到达,据说是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岛屿。东汉末年著名隐士焦光曾隐居于此,焦山便由此得名。苏轼曾直接由金山“放船”到达焦山,可惜现在已不行。上岸后山路回旋,移步换景,令人不能加快脚步。定慧寺就藏在高耸挺拔的云杉、翠竹之中,人称“山裹寺”。

书画家乐非题写“壮遊南北此第一”,并题签云:“明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乔宇咏金山诗句”。

金山自古名称很多,古人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把这座山比作《华严经》里的七金山,所以叫作金山。而宋代王存著的《九域志》中则有另一说法:唐代高僧法海云游来此,为子修复寺庙,每日在山间披荆斩棘,一日挖到黄金。地方官李奇上奏皇帝,皇帝敕令将黄金交法海作修复寺庙之用,并名山为金山。此外,金山还曾叫过泽心山、浮玉山、获茯山、龙游山、紫金山等。而金山的名则与金山寺有关,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殿宇后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体与寺庙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景色壮观,气势雄伟,形成“寺裹山”的独特风貌。宋休以来,京流传着“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评语。

在国内叫“金山寺”的地方很多,但是据资料推断,《西游记》中唐僧的出家之地应为镇江的金山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多次游览镇江金山寺,并留下诗文。史料记载吴承恩到过的唯一一个“金山寺”。《西游记》中金山寺在“江州”,而镇江就在长江边,金山在当时也是长江入海口的小岛,故唐僧的小木板可以飘到金山寺,故在第十一回中有"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的诗文。此外,在文中第八回的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里面提到了”焦山寺“,这也和镇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故可推断《西游记》中的”江州“便是现在的镇江,”金山寺“便是现在的“镇江金山寺”。

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于此,民间流传甚广,为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说《水浒》中“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即今镇江城)”一回对金山瑰奇风景,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驻跸金山,留下不少“御制”文物,有关乾隆在金山的民间故事传说甚多,使金山更负盛名。

历代诗人、书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张祜、孙鲂、苏东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赵孟頫、王阳明等登临观景,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唐代起,国际友人登山游览者络绎不绝。明代日本画僧雪舟等杨居住金山两年半时间,绘有《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等有关金山的画卷,现保存在寺庙。

古代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美誉。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其原为扬子江中的一个岛屿,由于“大江东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有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

金山这座青螺般的小山,却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此话自有一番道理,当你游览金山之后,便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金山名胜古迹甚多,俯拾皆是。玲珑秀丽的慈寿塔立于金山西北山巅之上,高30米,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处,仿佛把这座山都拔高了。砖木结构的塔,上下通行,每一层八面都有走廊和栏杆,八面通风,面面有景,层层风光不一样,宋代王安石诗云:“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再如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皆依山旁势凿岩而建,构思神巧,令人赞叹建筑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艺术。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十六日雪中渡江》云:“故人折简近相招,一舸横江路不遥。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压海门潮。扬州灯火难为月,吴市笙歌剩此箫。那管风涛千万里,妙莲两朵是金焦。”将金山比为一朵美丽的莲花。

登圆通路直达金山

江天禅寺-夕阳阁-观音阁-楞伽台-佛印山房-金山四宝-慈寺塔-古法海洞-留云亭-妙高台-七峰亭-白龙洞-朝阳洞-古仙人洞-玉带桥-御码头-郭噗墓-天下第一泉

梁红玉擂鼓战金山

提起梁红玉这位巾帼英雄,人们便会想到她击鼓战金山的历史故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

桥堍的石碑上镌刻着原镇江市政协主席黄选能题写的“金泉桥”三个大字。金泉廊桥的廊端檐下悬挂一方“花洲冷泉”匾。

金泉廊桥中间檐下南北两侧都悬挂了一方匾额,南侧的是“东南形胜此为先”,北侧书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匾都出自宋代柳永的词作:“东南形胜此为先”应出自《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东南形胜,江吴都会”,“杨柳岸晓风残月”则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今宵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

七峰亭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正在率兵抗金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听信奸臣秦桧的谗言,连下十二道金牌,命岳飞回京城临安。岳飞路过镇江,带着随员,舍舟登岸,上金山寺拜望金山方丈道悦。道悦方丈学识渊博,爱国心强,见多识广,对许多事情常有惊人的预见性,但此人脾气古怪,方丈室不住,却在金山七峰山下搭了间草屋,盘腿打坐,修身养性。

道悦听到岳飞来了,非常高兴,请岳飞到方丈室叙谈。道悦看岳飞神色不对,就问:“元帅这几天可曾遇到意外之事?”岳飞略一沉思,答道:“我昨日夜宿瓜州时,做一奇梦,醒后困惑不解,现在心中也还不安。”道悦请他说出来听听。岳飞便道:“昨晚梦见两只犬抱着而言,不知此梦何意,更不知此番回京凶吉祸福。”道悦听了心中一惊:两犬当中加个言字,是一个“狱”字!岳元帅此次返回临安,恐有缧绁之苦啊!道悦再三劝岳飞不要回去,但岳飞觉得天子之命,不可不从。道悦见状,只好赋诗两首,要岳飞谨慎,以防不测。这两首诗曰:“将军此去莫心焦,未审金牌气怎消?谨防海上风波起,滚滚洪流起浪涛。”“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翻在波涛。”

岳飞回到临安,果遭毒手,锒铛下狱。不久,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于风波亭下,临刑前,岳飞想到道悦所赠诗作,仰天长叹:“诲不听道悦之言!”有人将此密告秦桧,秦桧大怒,立即派何立等人去查访道悦在何地方。何立沿着岳飞回来路过的地方,一一查找,最后找到镇江,才打听到金山寺内有个道悦和尚。何立乘船登上金山寺时,道悦正在登台说法,口中念道:“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

不为自己身,只因多开口。何立自南来,不是佛力大,几乎入人手。”说罢,便坐化圆寂了。何立没有抓到人,倒被道悦吓了要死。回到临安,又将情况向秦桧说了一遍,秦桧听了也目瞪口呆。秦桧问何立道悦在何处,何立告知:“道悦住金山七峰岭下。这七峰岭定是金山风水宝地,这才使金山出了道悦这样能未卜先知的高僧。”秦桧听了。立即派人去金山将七峰削平,叫金山永世出不了高僧。

金山的七座山峰,虽被秦桧派人削平,但后来在原址上造了一座七峰阁,以阁代峰后来,七峰阁毁于大火,这才有了七峰亭,人们登临七峰亭,油然想起民族英雄岳飞和金山方丈道悦的情谊。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唐时赐名“泽心寺”,北宋真宗时期赐名“龙游寺”,清康熙时期赐名“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禅宗名寺,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金山寺即指此,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金山寺打破寺院坐北朝南,分三路的布局,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江流,各色建筑散布其上,风格奇特。1983年,金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晋明帝时期(298-325年),寺庙始建。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在寺内设水陆道场 。南朝、唐朝时,寺名均叫金山寺。宋真宗年间(997-1022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宋徽宗年间(1100-1126年),因崇尚道教,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清康熙时期,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1948年,金山寺发生大火,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方丈室等二百余间房间。“文革”时亦有所损坏,已修复。

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凯,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寺院依山而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布局。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连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倒立山巅。从山脚到山顶,只见有房屋,不见有山,金山由此获得了“寺里山”的称号。

金山寺为禅宗之正宗,镇江的金山寺朝西,朝向西方极乐世界。金山寺庙依山而造,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从山麓到山顶,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奇特风格。北京万寿山的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天宇咸畅”的金山亭、扬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汲取了金山寺的建筑特色。

四大名洞

藏于山上的各处洞穴,每一个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除法海洞外,还有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共称金山“四大名洞”;仙人洞传说是吕洞宾窥视江面处;白龙洞与《白蛇传》的故事有关。

古法海洞又名法海洞、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据说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裴休笃信佛教,便送子出家,取名法海。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一旁的山岩上镌刻着“头陀巖”三个大字,左侧还刻有一首小诗:“生而颖异,胎素不群。行头陀行,精炼形神。清齋一食,六时危坐。每入禅观,降龙断臂。重兴殿宇,功成身隐。”

传说沿此洞可涉江抵达扬州,宋代名士张商英来此游览,留诗云:“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世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山中留下老头陀。”寺僧将这首诗做成楹联,悬挂在洞门两边,以表寸心。

神话故事-水漫金山

塔西侧有个法海洞。传说法海确有其人,他所住的洞原被白蟒所盘踞,于是法海和白蟒斗法,取得胜利,占有了此洞。明朝人把这一神话故事和杭州西湖的神话相联系,形成了完整而优美的民间故事《白蛇传》。许仙被囚和《水漫金山》故事的流传,使金山寺名播四海。

《水漫金山》又名《降香水斗》。见《雷峰塔》传奇及《义妖传》弹词。弋腔有《兴波》,昆腔、高腔均有《水斗》,湘剧、汉剧、川剧、徽剧、滇剧、豫剧、越剧、粤剧、评剧、河北梆子、秦腔、清平剧均有此剧目。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为民间传说《白蛇传》

说是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日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一齐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也长。白娘子不能获胜,只得与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炼,等待报仇机会。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

再后来,青蛇击倒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爱地生活在一起。自由和幸福,是人们热烈的追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神奇的传说总是牵动人们的思绪,人们多同情许仙白娘子,怪法海多事。不过考察起来,金山与蛇的确有些渊源:金山寺开山祖师唐灵坦和水漫金山寺尚初到此时一片荒芜,只得在山后的石洞坐禅。传说那洞里有一条白龙常吐毒气,人触之即死,但灵坦一到就借佛力将其收伏。这洞就是现在的白龙洞,内有一条石缝深不可测。

第二代祖师唐释法海(裴头陀)到金山修行时也是寺破屋塌,刚到半山悬崖的石洞参掸,忽然脑后刮来腥风臭雨,只见一条桶粗的大蟒盘在那里盯着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动,后来大蟒游入长江。消息传开,来金山的人也多起来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传,法海有一天在江边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黄金,就将黄金献于皇帝。敕命将黄金返回作修复寺宇之用,并赐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

还有一个更早的与蛇有关的故事。南梁武帝一天夜里梦见刚死不久的宠妃郗氏变成了一条毒蛇,向他哀求说:“我在世时心太毒,死后变为毒蛇,请为我做佛事超度众生,让我安心。”次曰上朝,梁武帝正在要大臣们为他释梦,一条大蛇游进殿来,梁武帝见是梦里所见的蛇,就说:“你若是郗氏变的,就开囗说话吧。”那蛇就复述了昨晚的话。后来,梁武帝召见泽心寺住持宝志商量,宝志又约请九位高僧,在全山览阅藏经三年,编成《水陆仪轨》,接着梁武帝亲赴金山参加水陆大法会,这是当时佛教最大的盛典,亦为后世水陆法会之滥觞。

白龙洞在金山西北山脚下玉带桥旁。相传唐朝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到金山,在这洞里打坐参禅,白蟒就避走了,毒气也没有了。白龙就是指这条白蟒。洞内塑有白娘娘、小青两座白石像,各高一米许。

朝阳洞又名日照岩、观音洞。在金山东北山腰间,洞上是一片悬崖,上有“日照岩”三个字。当金山还在江心的时候,每当旭日东升,从朝阳洞向南一带石壁上,金碧辉煌,水天皆赤,可称奇景。至今留在岩上的“朝阳洞”三个石刻大字,是明代滕谧所书。

古仙人洞位于金北侧金鳌岭下,深六点六米,依山洞筑有半亭一座。这里道教遗存。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这里面而窥视江面,故名“仙人洞”。

慈寿塔矗立于金山的西北峰,塔高30米,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宋哲宗元符末年,宰相曾布在金山寺超荐其母,在南北半山各建一塔,一名“荐慈塔”、另一名“荐寿塔”。明初,双塔倒坍。双塔倒坍后,在光绪年间重建现塔,适逢慈禧60寿辰,取名慈寿塔。此塔玲珑、秀丽、挺拔。塔为砖木结构,八面七级,内有旋式木梯,外有栏杆相倚,面面有景,层层风光各异。若游人登塔凭栏眺望,江天市廛,尽收眼底。有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金山》诗为证: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凌云亭内的“江天一览”碑

金山的后山有座石码头,因康熙皇帝游金山时在此登岸而得名“御码头”。据说当年康熙皇帝由上岸,登临金山顶峰,极目处大江水天相连,气势雄伟,不由得自吟道:“这里真可谓江天一览啊”,随行大臣听到后立即奉上笔砚,康熙便即兴提起御笔,要留下“江天一览”四个字,但提笔忘字,竟一时想不起“览”字怎么写。正当康熙御笔难收之时,一随行大臣急中生智,出班高声道:臣今见驾,康熙听罢省然,这不就是“览”字吗?遂落笔“览”字写出,这就是今凌云亭内御碑上“江天一览”四个字的来历,因有停顿,“览”字看上去也略显小了一点。

慈寿塔院外墙上题刻的“天地同庚”是光绪年间湖南一位八岁小神童李远安所书。还带来了一个民间传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两江总督刘坤一建了这座慈寿塔,以祝慈禧长寿。慈禧问他:“你祝我长寿,看我能活多大?” 刘坤一无言以答。正在为难,八岁的李远安从身后递来一张小纸条,正是“天地同庚”四个字,刘坤一对答后,慈禧喜笑颜开,重重有赏,后来这四个字便被刻在了塔下。

《镇江市金山寺文物遗存》

金山四宝在慈寿塔下的屋内陈列着金山寺的一批珍贵历史文物,其中苏东坡的玉带、周鼎、金山图、铜鼓为金山四宝。

玉带苏东坡的玉带存在金山已有九百多年了,这件珍品被人称为国宝。玉带环宽约二寸、长约二尺,带上缀着二十四块米色白玉,有长方形、圆形、心形。清初被火焚毁四块,乾隆皇帝金山时,命玉工补齐,上面刻有乾隆的诗句,但是后补的四块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

周鼎周鼎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铜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当时周宣王北伐成功后,铸造铜鼎酬劳北伐统帅遂启祺的,所以此鼎又称遂启祺鼎。

金山图金山图是中国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茫茫,微波荡漾,金山如浮玉飘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栋栋画檐朱宇,展现了当时金山和金山寺屹立扬子江心秀美雄姿。

铜鼓铜鼓是一种鼓状铜器,高八寸分,径一尺五寸,重二十三斤八两。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行军时可做煮饭的炊具,战斗时可作战鼓敲打,所以又叫诸葛鼓。

佛印和苏东坡赌玉带

慈寿塔旁的观音阁中,陈列着金山寺四件镇寺之宝—公元前9世纪周宣王时铸造的周鼎、3世纪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方孟获时缴获的铜鼓、明文徵明手绘金山图和苏东坡的玉带。观音阁旁便是宋代名僧佛印法师方丈室。佛印曾经是金山、焦山二寺住持,是苏东坡的好友,二人经常在这里吟诗作画,论公案,打机锋。东南山腰楞伽台是一座三重楼阁,傍山驳石,建筑奇巧,每登一级,均疑无去路却曲径通幽,苏东坡曾应佛印之托在此处写《楞伽经》。

金山寺内原有苏东坡与佛印的铜像,东坡身边一小童捧玉带,佛印旁侧一小沙弥挟衲裙,生动传神,惜毁于大火中。但现在的大殿后最北边有雕刻,在佛印山居前一老僧与两个小和尚欢欢喜喜地送一位官员上路,一个小和尚手拿一条玉带,中间的老僧就是佛印,官员是苏东坡。这场景讲的是一个有名的故事:

佛印和尚与苏东坡相知甚深,相处不拘形迹。苏东坡赴任杭州,经过镇江来看望佛印。佛印正要去为僧众说法,见苏东坡直入方丈室,便开玩笑说:“此间无坐处。”苏东坡也随口开玩笑答道:“那就暂借佛印四大(肢)用禅床作座。”苏东坡所说的“四大”是佛家语,指构成世界的四种基本要索:地、水、火、风。佛印见苏东坡居然班门弄斧,有意难他一难,便与苏东坡打赌:“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便传坐;道不得,即输玉带。”苏东坡自恃才气横溢,欣然答应。佛印问:“既然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居士向哪里坐?”东坡百思不得其解,只得解下玉带相赠,佛印也以衲裙一幅相报。

如此机锋,传为佛门的一段佳话。苏东坡曾写诗纪曰: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剑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妙高台,又称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刘编《金山志》(镇江金山寺)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祐僧佛印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又云,“妙高台江水明如镜”。妙高台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云雾四合,如置仙境。金山在江中时,可以俯视四面长江,滚滚东流的江水至此,被碧玉浮江的金山迎头劈开,分为两股,向东奔腾而去,气象万千。宋代楼钥《妙高峰》诗:“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向岗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几经兴废,明代僧适中,清代薛书常继重建,公元一九四八年与金山寺大殿、藏经楼等同毁于火,如今的妙高台为1991年慈舟法师主持重建。

妙高台赏月-苏东坡《水调歌头》

相传妙高峰平台上的妙高台,是宋朝金山高僧佛印凿岩建造的,离地约有30米,上面有阁,它的有名是由于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陪友人来此赏月。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元丰八年(1085)中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东坡歌咏熙宁九年(1076)在密州写作的千古名作《水调歌头》。

宋蔡绦的《铁围山丛谈》记载: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绹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如今妙高台边的围墙上,正勒有苏轼的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山门殿神龛背后供奉着韦驮天尊,与其他庙宇不同的是供奉的不是塑像,而是画像。经询问,原来金山寺另辟韦驮殿供奉韦驮天尊的塑像。山门(天王殿)殿后门上悬挂着慈丹方丈题写的“照徹江天”匾。

白娘子爱情文化园位于金山湖风景区,坐落中市区西北部。原来这里是金山周边淤塘,通过退渔还湖,结合镇江水专项的治理,进行金山水环境生态修复,造就而成新的景区。文化园区占地108公顷,水面积68公顷。划分为湖西、湖中、湖东、湖北四个景域。桃红柳绿的湖中白岛、许堤、连岛桥梁,将湖西、湖东景观联系起来,形成景观蕴文,文化聚魂的情缘文化游览区。塑造再现谢恩慕爱、灵丹普济、忠贞爱情的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

几度夕阳红,禅寺依旧在,金山寺之所以历久不衰,并非因为其奇特的建筑格局,而是因为它深厚的历史积淀。一千多年来,它默默见证了多少朝代兴亡,迎接过多少文人墨客,又冷眼看尽了多少世事,与所有历史文化古迹一样,金山寺“真正的宝藏”其实就蕴藏在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当中。我们要认真品味它的内涵,努力找寻它的历史印迹,莫让真实的历史永远沉寂、随东去的大江消逝。以下列出部分与镇江金山寺密切相关的文学作品。

金山寺相关文学作品:

《游金山寺》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金山寺》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

幽轩含气象,偏影落风尘。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

《送识上人游金山登送陀岩》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

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疑师得仙去,白日望蓬莱。

《生查子 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沈,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金山梦中作》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

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

《和子瞻金山》

年代:宋 作者:苏辙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游净因院寄琏禅师》

年代:宋 作者:苏辙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将至京口》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卧听金山古寺钟,三巴昨梦已成空。

船头坎坎回帆鼓,旗尾舒服下水风。

城角危楼晴霭碧,林间双塔夕阳红。

铜瓶愁汲中泠水,不见茶山九十翁。

《瓜州遇风》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金钲三声船欲发,天地苍茫忽开阖。

恶风吹倒多景楼,怒涛打碎金山塔。

涛头抛船入半空,船从空中落水中。

势如崩山垧日二十九,声如推随万石之虡千石锺。

岸人惊呼船欲没,舟人绝叫船复出。

平生所闻杨子江,无风已自波相撞。

莫教风动一波起,三日奔腾收不止。

君不见,逆酋投鞭欲断流,槁街自送月氏头。

《过扬子江二首》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肴函百二关。

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

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

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与公京口水云闲,问月何时照我还。

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金山妙高台》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中有妙高台,云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

年代:宋 作者:苏轼

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

不辞破作两大樽,只忧水浅江湖窄。

我材濩落本无用,虚名惊世终何益。

东方先生好自誉,伯夷子路并为一。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

暮年欲学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

金山也是不羁人,早岁闻名晚相得。

我醉而嬉欲仙去,傍人笑倒山谓实。

问我此生何所归,笑指浮休百年宅。

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

《宿镇江丹阳馆》

年代:宋 作者:傅梦得

暂泊喜天晴,丹阳住晚程。半窗留月色,隔岸送钟声。

江绕金山寺,云生铁瓮城。片帆催早发,莫待暗潮平。

《题润州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张 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题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孙 鲂

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楼台悬倒影,钟磬隔嚣尘。

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题咏处,流响更无人。

《金山晚眺》

年代:宋 作者:秦观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程仲庸游京口留金山寺》

年代:明 作者:唐仲实

我正无心懒似云,那堪奔走污缁尘。

飞花岸柳偏留客,吹浪江豚忽拜人。

玉带暂抛烦转语,楞伽曾写悟前身。

异时好说金山寺,小小渔舟唤渡频。

《游金焦两山以雨而辍》

年代:宋 作者:楼钥

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风雨劝我归,也省两头事。

《念昔游四首》

年代:宋 作者:胡仲弓

昔游金山寺,一苇破沧溟。怒涛正拍天,风雨歘晦冥。

江豚急吹浪,水央轰雷霆。满船失颜色,莫辨死与生。

此时娄师德,高卧看长鲸。过午忽开霁,济岸犹登瀛。

清风泛我衣,阳光射檐楹。舟人相慰劳,山僧笑出迎。

行行金鳌背,月鉴浮空明。波平蒙天影,潮静闻经聋。

殿阁耀金碧,守护真龙形。系缆少沉吟,红轮江西倾。

炬火烁江面,直使潜鳞惊。因成一宿觉,问津维扬城。

重来知几时,未计岁月成。

《忆润州葛使君》

年代:宋 作者:王令

六朝游观委蒿蓬,想像当时事已空。

半夜楼台横海日,万家萧鼓过江风。

金山寺近尘埃绝,铁瓮城深气象雄。

欲放船随明月去,应留闲暇待诗翁。

《又用前韵寄林镇江》

年代:明 作者:邵宝

诗兴时来案牍边,故山风物自年年。

渌分一水桥南北,青拥群峰屋后前。

明月半窗空有梦,清风两腋竟何缘。

只应独上金山寺,吟倚沧江万里天。

《瓜洲对雪欲再游金山寺家人以风波相止》

年代:宋 作者:梅尧臣

腊月海风急,雪吹岩下窗。轻舟不畏浪,昨日过寒江。

渡口复夕兴,区中无与双。忽牵儿女恋,空听远钟撞。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祗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浮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金山化成阁望焦山作》

年代:宋 作者:贺铸

朝登化成阁,写睇沧江东。岿然痤鹤山,屏截横流中。

云烟生蔽亏,水石相磨砻。飞构结岩腹,天龙严佛宫。

初无刳木智,不与尘界通。旷莽天地间,胜事岂易穷。

将谋乘兴入,难此迎潮风。可信浮桴约,仅有由也同。

我亦念行役,翻如征北鸿。他日一渔艇,悠悠浮玉翁。

在金山寺西500米处有中泠泉,被唐代陆羽评为天下第一,石栏的南壁上刻着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历代文人雅士对中泠泉颇为向往,所留名诗佳作甚多。“中泠泉”又名“天下第一泉”,原在扬子江心,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泉眼。中泠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

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名列全国第七,稍陆羽之后的唐代名士刘伯刍品尝了全国各地沏茶的水质后,将水分为七等,中泠泉依其水味和煮茶味佳为第一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盈杯不溢出。南宋名将文天祥畅饮后,豪情奔放赋诗一首:“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诗,闲品茶经拜祠仙。”用中泠泉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之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

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南泠泉,在金山以西一里之遥。唐代时就已闻名天下。第一泉原与金山同在江中,清咸丰、同治年间,遂随金山登陆。据记载,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簿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冷是水曲的意思,三泠为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因位置在金山的西南面,故又称“南泠泉”。茶圣陆羽评它为天下第七泉,而刘伯刍将水分为七等,中泠泉为一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在“天下第一泉”,还能看到古代曾出露在江水之中、现已上岸的岩溶上升泉。在金山湖,则可以看到河漫滩、边滩、鬃岗等一系列长江堆积地貌,还能看到长江在北岸(凹岸)的冲刷现象和在南岸(凸岸)的堆积现象。金山湖作为一个由边滩发育后封闭而成的河成湖,在长江中更是少见……

除此而外,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三山”,还有着“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战金兵”、“刘备招亲”、“焦光三诏不起”、“韩世宗大战金兀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众多民间传说。

因此,“三山-金山湖”既有众多地质自然景观,又有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文景观。这里的旅游业开发较早,并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提档升级”建成地质公园可谓是锦上添花。

中泠泉曾一度消失,后来于清朝同治八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人发现,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同迭石为池,并由常镇通海道观察使沈秉成,于同治十年春写记立碑,建亭覆亡。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又在池周造起石栏,池旁筑庭榭。并拓地四十亩,开塘种植荷菱,又筑土堤,种柳万株,抵挡江流冲击,柳荷相映,十分秀丽。方池南面石壁上刻有“天下第一泉”五个遒劲大字,为王仁堪所书。

池旁盖楼建亭,池南建有一座八角亭,双层立柱,直径七米,十分宽敞,取名“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十分风凉幽雅。池北建有两层楼房一座,楼上楼下为茶室,环境幽静,林荫覆护,风景清雅,是游客品茗的最佳之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泠泉”三字石刻,右侧为沈秉成“中泠泉”及薛书常“中泠泉辩”石刻。

唐朝以来,中泠泉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唐代评茶专家陆羽品中泠泉水为天下第一,后唐名士刘伯刍分全国水为七等,扬子江的中泠泉为第一,从此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用此泉水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不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也不见沉底。泉水绿如翡翠,浓似琼浆,其醇可知。

王仁堪(1849年~1893年),字可庄,又字忍菴,号公定,清代闽县(今福州)人。光绪三年(1877)状元。授殿撰,官苏州知府。善设色花卉。书宗欧、褚,名称一时,卒年四十五。 王仁堪是《清史稿》中记载的最后一位循吏,在任期间施行实政,平教案、赈灾民、兴教育、截漕米等,对区域地方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是晚清著名的清官。

王仁堪生平综述

王仁堪(1849-1893),字可庄,福建闵县(今福州,市)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状元。 光绪十六年(1890)十一月授镇江知府,次年三月到任。光绪十九年(1893)七月调任苏州知府。十月病逝于任上。

王仁堪任知府时已开埠近30年,有英美等领事馆和英租界,港口兴旺,特别是转口贸易量大,但当时的中国整体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社会矛盾突出, 农业、教育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王仁堪刚刚上任,就接连迫遇丹阳教案、早灾、蝗灾等天灾人祸。 但他勇于担当,以实心行实政,平教案、榆俸钱、募捐款、筹资金、修水利、灭蝗祸、赈灾民、兴慈善、办学堂、建一泉、深得民心。 逝世后,镇江士民为他建立了多所祠堂、 以表达对他的纪念哀悼之意。

王仁堪病逝后,镇江绅士韩弼元等人联名上书两江总督刘坤一、列举王仁堪种种政绩,请求朝廷宣付史馆为王仁堪立传。刘坤一核查后,给光绪帝奏折中称:王仁堪恼悌之心行仁义之政,无急功,无近名”,将他同西汉及北宋五位代表性的清康有为官员相比,称赞他“以实心行实政”、“卓然有古拥吏风”。鉴于王仁堪的突出事迹,清延下诏国史馆为其立传。

《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金山芙蓉楼因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在此送别好友,《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名句而名扬千古,天下闻名,芙蓉楼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如今,芙蓉楼有两处,分别在江苏镇江和湖南洪江。江苏镇江芙蓉楼和湖南洪江(黔城)芙蓉楼,都是名闻天下的芙蓉楼。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初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由江宁丞谪贬为龙标尉是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龙标为唐代县名,今湖南黔阳,治所在今湖南省黔阳县黔城镇,与《芙蓉楼送辛渐》其二中的丹阳不符,故《芙蓉楼送辛渐》所述为镇江的芙蓉楼。

《世界之最中华第一龙砚》

“中华巨龙砚”,采用终南山所持有的整块紫翠石精雕制成。此砚长约13.1米、宽约3.6米、高约1.6米、重约56吨。其大小是摆放北京世纪坛,被誉为“中华第一砚”的龙砚的一倍多,也远大于2000年7月加载“吉尼斯世界纪录”,现摆放于海南文宝院的被誉为“天下第一砚”的龙砚。

“中华巨龙砚”从巨石勘测开采到设计构思完成制作,由数十名工匠和制砚雕刻大师耗时八年完成。目前如此巨大的紫翠石已经十分罕见,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大、设计寓意最深、雕刻艺术最高、储载宇宙能量最强的世界瑰宝之一。

中华巨龙砚共有三个砚池,中央砚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由群龙簇拥,寓意中央砚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两侧由月亮池和太阳池,一颗硕大的天然石眼鬼斧神工般镶嵌在首都北京的位置。中央主龙率群龙泼水;九尊灵龟与一只丹凤游戈和飞舞,更为罕见的是巨石中还有108颗天然石眼不但为巨龙遍布满身星光,还为正面的两只灵龟,神工天成的装点了宝眼神睛。

五十六条神龙象征团结、和谐、飞腾向上的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地护卫着祖国的神圣土地。主龙气势威严、仁厚,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最值得称奇的是主龙的双目,依就天然石眼构成,主龙口中喷射的水柱翻卷着浪花海天相连,体现出中华民族天地人合为一体的哲学理念;水柱另一端的祥龟象征着海峡两岸,祥龟回头凝视,寓意“回归”展现台湾回归祖国大陆。

主龙中轴线以东九条龙环绕丹凤,意为九龙朝凤,预示华夏九州的和谐吉祥和緊荣昌盛。九尊神龟,寓意着九九归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鸿运长久和福寿绵长。龙身上的鳞图和龟身上的宝书,展示了以河图洛书为源头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

56条神龙预意56个民族大团结,九尊主龙与一只丹凤及九尊神龟预意龙凤呈祥、九九归一。太阳、月亮之正中为中华民族版图,正应《推背图》日月丽天,群阴摄服,百灵来朝,双羽四足。中华巨龙砚聚诸艺术为一身,载五千年文化为一体,为此,中华巨龙砚已被全国众多名家、高人誉为世界艺术之巅峰、中华文化之荟萃。

世界和平家园主席王小平/于北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