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驻站》演员高亮,父亲是老戏骨高明,大年三十天被抢救

派派娱评 2025-02-19 13:22:37

在寒意渐消的2025年春节,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从成都传来:著名演员高亮在除夕夜因突发肝病离世,年仅50岁。

这位正值《驻站》热播、事业如日中天的实力派演员,就这样悄然谢幕,留下无数观众和同行的不舍与追思。

高亮出生在一个响当当的演艺世家。

他的父亲是国家一级演员高明,凭借《闯关东》中"日本特务森田"等经典角色深入人心;

母亲段瑞芬同样是位实力派演员。艺术的基因,从小就在高亮的血液里流淌。

然而,与许多星二代不同,他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成长道路。

上世纪80年代末,当父亲苦口婆心地劝他"演员这条路太苦"时,倔强的高亮还是选择报考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毕业后,他进入总政话剧团,从最基层的群众演员做起。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快餐式成名的年代,这位星二代体味到了基层演员的酸甜苦辣。

十年群演生涯,让他深刻认识到演艺圈的残酷现实。

但高亮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他常常自嘲说:"别人演群众是为了积累经验,我演群众是为了积累盒饭。"

这句玩笑话背后,是一个年轻演员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011年,机遇终于眷顾了这位默默耕耘的演员。在父亲的引荐下,他先后出演了《我的博士老公》《打狗棍》等作品。

真正让观众记住他的,是《中国地》中那个痞气十足又重情重义的土匪"三老嘎"。

特别是与李幼斌的对手戏,让观众发出由衷赞叹:"配角演得比主角还精彩!"从此,"黄金配角"这个称号就与高亮形影不离。

父子俩最动人的合作发生在《劝和小组》。剧中他们演绎一对爱斗嘴的邻居,戏外则是亦师亦友的父子。

高亮经常提起父亲的教导:"演员不能靠脸吃饭,要用心演戏。"这句话,成为他终身奉行的准则。

近两年是高亮演艺事业的黄金期。

2024年,他在《手术直播间》中塑造的外科医生赵新,将医者仁心诠释得淋漓尽致。

2025年伊始,《驻站》中的派出所所长"大刘"更被誉为"中国版《熔炉》中最动人的平凡英雄"。

遗憾的是,就在他筹备自导自演话剧、试图突破"星二代"标签的时候,生命的帷幕无情落下。

在长达三十年的演艺生涯中,高亮始终坚守配角岗位。

从《光荣时代》中机敏的卧底,到《尘缘》里的市井商人,每个角色都被他赋予独特的灵魂。

他不炒作、不造势,像一位专注的匠人,用心雕琢着每个人物形象。

对表演的执着也同样让人动容。拍摄《驻站》时,他主动深入铁路系统实地生活三个月。

在寒冷的冬夜,为了一句台词的完美呈现,他可以连续拍摄二十遍,只因担心:"风雪声会影响观众听清台词。"

这种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在当今浮躁的影视圈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生命总是充满戏剧性。2025年大年三十晚上,高亮突发肝病。

据好友刘向京透露,当天下午他还很正常,晚上突然腹痛难忍。

送医时已经面色发黄,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抢救,还是在正月初一凌晨永远离开了人世。

这个噩耗让83岁的父亲高明和母亲段瑞芬双双病倒。在告别仪式上,两位老人强撑着为儿子送行。

有人看到高明独自坐在儿子生前最爱的话剧院里,望着空荡的舞台发呆,那画面令人心碎。

一代演员的离去,不仅是艺术界的损失,更是一个家庭无法愈合的伤痛。

高亮离世的消息最初是通过经纪人一句"亮哥一路走好"传出的。

让人意外的是,很多观众这才知道他是高明的儿子。

有人感叹:"看过他那么多作品,今天才知道他的名字。"这种默默无闻恰恰印证了他的低调与务实。

他的突然离世,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梦想:正在筹备的话剧、家族回忆录、青年演员培训课程。

粉丝们自发整理出他参演的47部作品清单,掀起"补课潮"。

《驻站》的豆瓣评分不断攀升,一条评论被顶到首页:"原来我们早已拥有自己的'河正宇',只是未曾珍惜。"

翻看他的社交账号,最后一次更新停在2024年7月。照片中的他已经消瘦憔悴,但依然保持着招牌式的幽默。

现在想来,从那时起,他就在与病魔抗争,却依然坚持着演戏。

这位用生命诠释艺术的演员,用五十年的人生告诉我们:真正的演员,不需要靠流量加冕。

在这个以流量为王的时代,高亮的离去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演员?

答案或许就藏在他生前说过的话里:"演戏就是过日子,每个角色都是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他用三十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真正演员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这位永远的"黄金配角"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在银幕上留下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将永远定格在观众的记忆中。

他的离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默默耕耘的艺术工作者。

他们或许不是主角,但正是这些甘于做配角的演员,才让中国的影视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在这个群星璀璨的影视天空中,高亮虽然不是最亮的那颗星,却是最温暖人心的那道光。

愿这位用真诚和实力打动观众的演员在天堂安息。

0 阅读:29

派派娱评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