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24年9月初至2025年1月底,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超过950万人。
为什么日本这次流感如此严重?现在还能去日本玩吗?就此,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就相关问题接受了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的专访。
日本流感为何迅速蔓延
知事:您认为今年日本流感疫情的迅速蔓延背后有哪些主要因素?是否出现了新的毒株或病原体?
李侗曾:今年日本的流感疫情远超前些年,甚至有数据显示,按照自1999年采用现有统计方式以来,今年的感染人数最多。然而,并没有发现新的毒株或病原体,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H1N1。
今年流感增加的原因,日本媒体认为可能与新冠疫情后的免疫落差有关。新冠期间采取的防控措施导致各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减少,进而使得人们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水平普遍下降,免疫屏障降低,如今呼吸道感染出现了反弹。
此外,新冠后的旅游业复苏也是一个因素,游客的增加助长了流感的传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5a2dd9c20624415a3dc2e7a629356c.jpg)
知事:流感和肺炎到底是什么关系?流感是否值得大惊小怪?
金冬雁:流感本身是有致死风险的,虽然致死率较低,但它并不是“无害”的,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保持警惕。
流感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它们通常包括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其中以肺炎为主。多数死亡病例是由于多器官衰竭,尤其是败血症等继发感染造成的。肺炎可以由病毒直接引起,也可以是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幸运的是,现在有抗生素,许多继发性肺炎都可以控制和治疗。然而,流感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若发展迅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甚至导致死亡。这种情况虽然几率很低,但并非没有发生的可能。
出现三种情况要尽快就医
知事:如何区分流感和感冒?许多人将流感视作“重感冒”,选择硬扛,您认为,如果患有流感,出现哪些症状说明病情严重,必须马上去医院?
金冬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普通感冒则通常是由鼻病毒或冠状病毒引起的。流感相较于普通感冒,发展为重症的概率要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感冒不会引发重症,只是它的几率更低。大多数健康人患上流感不会发展为重症,重症的发生率通常低于1%,死亡率则更低,通常不到千分之一。
但是,某些高危人群,如年长者、长期患病者或免疫力低下者,确实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如果感冒是由流感引起的,且出现了以下症状,就需要警惕并尽早就医:
1. 持续高烧:如果高烧不退,持续两到三天不见好转,需要引起重视。
2. 呼吸困难:如果感到呼吸急促或困难,特别是测得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就医。
3. 严重的全身症状:如剧烈的肌肉酸痛、极度疲劳、意识模糊等。
另外,在面对流感时,大家需要避免两种极端的做法:
1. 不必要的就医: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轻微的流感症状就急于去大医院,这样反而会加重医疗资源的压力,可能导致真正需要紧急治疗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
2. 延误就医:如果出现了危重症状,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或是年长者,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外国游客在日就医有不少挑战
知事:外国游客在日本就医时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李侗曾:日本的医疗体系有一个明确的分级诊疗制度,这与欧美一些国家类似。它要求人们首先去基层医院或社区诊所就诊,如果诊所认为需要进一步治疗,则会开具转诊证明将患者转送到大医院。这种制度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避免大医院因为处理过多常见疾病而超负荷。
在日本,如果没有社区转诊证明,直接到大医院就诊,可能会面临额外费用或手续的麻烦,甚至有可能被拒诊。
此外,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可能会面临语言障碍和费用担忧。日本的医疗服务并不总是能够通过游客的医保来报销,这可能导致游客因费用问题而延误治疗。尤其是流感,要求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很多游客可能会错过治疗窗口,影响恢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8bfa39eec1a7d0e047bb7e82920de5.jpg)
金冬雁:日本的医疗分级制度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问题。很多游客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以及全面描述病史。病史的了解对于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像大S这样有多种基础疾病的病例,医生必须知道病史,才能做出精准的判断。
另外,医疗分级也意味着如果游客在下级医院的诊断不准确,可能会错过及时的治疗。大医院虽然资源多,但如果患者数量过多,也无法提供很细致的诊断。
因此,这种分级制度有其合理性,但也需要补充其他机制,如急诊分流、全科医生等,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且合适的治疗。
出国旅行先接种疫苗
知事:鉴于今年流感传播较为广泛,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中国游客预防流感感染?
李侗曾:首先,计划出国旅行的人,最重要的一步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因为流感病毒会不断变异,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如果计划在冬季出国旅行,最好在10月左右就接种疫苗。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一定要接种流感疫苗。
其次,出国旅行前,我们也需要关注目的地的传染病风险,提前了解当地可能流行的疾病,并按需接种相关疫苗,比如某些国家可能要求接种狂犬病疫苗或麻疹疫苗等。
在旅行过程中,如果目的地正在经历流感高峰期,建议大家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人多的地方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直接接触患病人群。
如果在旅行期间出现流感症状,应尽早就医。最好是和团队的导游沟通,了解当地的医疗制度。事先了解当地医疗资源和流程非常重要,尤其是关于基层医院和转诊的情况。建议游客带上常用药物,并为突发医疗事件做好预算安排。
如果游客有旅游保险,也需要事先与保险公司确认,在国外的医疗流程和费用是否得到保障。流感的病情发展较快,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应该及时就医,不要因为担心影响行程而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d93a37ae7341e1f3e40be5b2eb9cc4.jpg)
日本还能去吗?
知事:许多中国游客会在冬季赴日本旅行,特别是“温泉游”。目前日本还适合去旅行吗?流感未愈时泡温泉是否会导致病情加重?
李侗曾:日本的流感高峰期一般出现在每年12月底到次年1月初。进入1月后,流感的发病率就开始明显下降。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流感趋势类似,目前日本的流感情况已经过了最高峰,并没有新的病毒毒株或病原体出现。流感的病毒和国内流行的基本相同,都是H1N1。因此,从流感的角度来看,去日本旅行的风险与在国内旅游是差不多的。
不过,出国旅游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挑战,比如语言障碍、劳累、作息不规律以及饮食不适应等,这些因素可能降低我们的免疫力。如果做好充分准备,注意个人防护,还是可以放心去的。记得保持良好的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金冬雁:对于已经有感冒症状的人,我们建议尽量不要旅行,因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传染风险。如果非要去旅游,可以准备一些特效药,并且注意个人防护。
至于温泉是否会加重流感症状,目前没有严格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流感期间不能泡温泉,或不能洗热水澡。所以,并不需要担心泡温泉本身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刘晓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