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震惊!一个百岁老人的一句话,让东晋权臣桓温当场变了脸色。
更令人意外的是,连"五胡乱华"的异族首领,也对这位早已故去的蜀汉丞相推崇备至。
匈奴人刘渊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氐族首领李雄专门建祠堂纪念他。
这位让敌国都高度评价的权臣,就是诸葛亮。
为什么连晋朝也对敌国的权臣如此推崇?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一部分 一个权臣的超前预见:诸葛亮的天命论
刘宋短短60年间,皇族被杀的人数令人瞠目结舌。清朝学者罗振玉统计,刘宋皇族158人,子杀父的有1人,臣杀君的有4人,骨肉相残的有103人,被他人杀害的有6人。这哪里是皇族,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真人杀游戏!
到了齐梁陈,情况更是惨不忍睹。齐高帝萧道成的十九个儿子、齐武帝萧赜的二十三个儿子,几乎都被齐明帝萧鸾杀光。梁武帝萧衍登基后,又把齐明帝的子孙赶尽杀绝。
你说这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都变成了吃人的魔鬼?
其实背后有个致命问题:政权合法性。
在现代社会,政权合法性来自宪法和选票。但在古代,这个就要靠"天命"了。老百姓心里认可你是真命天子,你才能坐得稳江山。
汉朝在位400年,创下了仅次于周朝的统治时长。27位皇帝里,昏君不多,老百姓对汉室那是打心眼里认可。但曹魏、司马晋这些后来者,急着想另起炉灶,重建天命。结果呢?搞得天下大乱,最后被五胡赶出中原。
诸葛亮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他坚持"兴复汉室",不是因为他迂腐,而是他懂得民心所向。
有趣的是,到了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居然打出了"兴复汉室"的旗号,还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氐族首领李雄建立成汉时,特意把刘禅的曾孙刘玄找出来封为安乐公,还在成都给诸葛亮建了武侯祠。
这些胡人为啥对诸葛亮这么推崇?因为他们发现,要统治中原,光靠武力不行,还得有百姓认可的"天命"。
南朝大臣沈约在《宋书》里写道:"汉氏载祀四百,比胙隆周,虽复四海横溃,而民系刘氏。"意思是说,都过去三百年了,老百姓心里还是认汉室。
东晋权臣桓温打下成都后,觉得自己了不起,跟诸葛亮差不多了。结果遇到个百岁老人当面打脸:"丞相在世时,倒也平常。但他走后这一百多年,再没见过能比得上他的人。"
老人家见多识广,经历了四个朝代。在他看来,桓温再厉害,也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仔。
这就是为什么晋朝士人对诸葛亮评价极高。他们亲身经历了政权更迭带来的苦难,才明白诸葛亮的"天命论"有多高明。如果当初听他的,也许就不会有五胡乱华这样的灾难。
诸葛亮看到的不仅是当下,更是百年之后。这种历史的前瞻性,不愧是"卧龙"之名。
第二部分 "华夷之辨"下的逆向思维:诸葛亮的民族政策为何被五胡推崇?
公元347年,东晋名将桓温带兵打下成都。按说这是件大喜事,可他却遇到一件怪事。
当地的老百姓不跪拜他这个新主人,反而天天跑去诸葛亮的祠堂上香。这些人里面,不光有汉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
更让桓温想不通的是,北方的五胡政权居然也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匈奴人刘渊自称是汉室外甥,氐族人李雄在成都专门给诸葛亮建祠堂。这是什么操作?
要知道,在当时的主流观念里,汉人是天朝上国,少数民族是蛮夷戎狄。西晋大臣江统写过一篇《徙戎论》,说这些胡人都是"人面兽心",建议把他们全赶到塞外去。
可诸葛亮不这么想。早在隆中对时,他就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要跟西边的羌人、南边的少数民族和平相处。
你看诸葛亮南征时对孟获的态度。七次把人家抓住,七次都放了。最后还提拔孟获当御史中丞,这官职可不小,跟魏国的司马懿平级。孟获的族弟孟琰更是被委以重任,带领蜀汉最精锐的六千虎步军。
诸葛亮重用的大将王平是板楯蛮(巴族人),马超和姜维都是凉州的羌胡混血。这在当时简直就是逆向操作,但效果出奇的好。
第一次北伐时,陇西安定郡的杨条、月支城的胡人、凉州河湟一带的羌人,都主动响应诸葛亮。鲜卑首领轲比能还派了三万骑兵牵制曹魏。
这些胡人为啥这么给力?因为诸葛亮用行动告诉他们:只要你有本事,管你是哪个民族,都能在蜀汉干出一番事业。
反观曹魏,对少数民族就粗暴多了。建安二十四年,太原乌桓王鲁昔因不满被迫迁徙,带着老婆逃跑,结果双双被射杀。孙吴更狠,把降服的山越人不是变成私兵就是卖做奴隶,还把山越奴隶当礼物送给罗马使者。
结果怎样?五胡乱华爆发后,这些被欺压的少数民族对汉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史书记载,前赵刘聪攻破洛阳后,把俘虏的汉人贵族编成"白徒",像牲口一样运砖搬石。晋怀帝被迫跳舞取乐,一跳就是一整天。这哪是报复,简直是报仇!
反观西南地区,因为有诸葛亮的民族政策打底,虽然也有动乱,但程度要轻得多。特别是巴蜀和南中地区,虽然地处边远,却始终没有脱离中原王朝。
这就是为什么五胡政权要尊崇诸葛亮。人家早就看出来了,要想长治久安,就得各族共生共荣。等到北周隋唐时期,民族融合政策才算真正确立,而这比诸葛亮整整晚了三百多年。
所以说,诸葛亮不仅是军事家,更是民族政策的先行者。他超越了当时的"华夷之辨",为中国的民族融合开出了一剂良方。可惜,当时人看不懂,等到看懂时,伤亡已经太大了。
第三部分 从地缘政治看诸葛亮的关中情结:一个被低估的战略眼光
诸葛亮北伐时喊的口号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等等,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他说的是要回到西汉的旧都长安,而不是东汉的洛阳。
这是笔误吗?不是。这是诸葛亮对中国地缘政治的深刻洞察。
你看看地图就明白了。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东连洛阳,西接河西走廊,南通巴蜀,北控河套。站在这里,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
更妙的是,长安西边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当时全世界90%的丝绸都是从蜀地运出去的。诸葛亮征服南中,就是为了打通从永昌到印度、阿富汗、再到罗马的南方丝绸之路。
有意思的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突然冒出来一群胡商。史书记载:"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
这些胡商是什么来头?支富是大月氏人,康植是粟特人。他们打着"国王使者"的名号,其实就是想跟诸葛亮做生意。
诸葛亮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先拿下凉州,打通北方丝绸之路。这样蜀汉就能通过南北两条路线,垄断东西方贸易。到时候光收过路费就能富得流油,还愁打不过曹魏?
可惜,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最终没能实现。但后来的隋唐王朝接过了这个思路。他们在河西走廊大力推广种桑养蚕,搞起了"河西桑麻热"。
结果神奇的事发生了。河西走廊本来是个半沙漠地带,种了桑树后不但没有沙化,反而越来越肥沃。唐代的史书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再看看东汉定都洛阳的后果。洛阳虽然富庶,但太偏东了。这就导致西北的河西、凉州成了"被牺牲的局部"。清华大学教授马俊亚写过一本《被牺牲的局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古代,离首都越远的地方,被朝廷重视的程度就越低。
果不其然,西北地区积怨越来越深,最后爆发了董卓之乱。表面上是权臣作乱,实际上是关西胡人跟关东士族的矛盾大爆发。
诸葛亮看透了这一点。他认为,想要稳定全局,首都就得建在关中。这样才能平衡东西部利益,协调各族关系,重振丝路贸易。
历史证明诸葛亮是对的。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开启了隋唐盛世。大唐更是把这套玩明白了,把首都长安打造成世界第一大都市。胡商云集,四方来朝,各族共处,经济腾飞。
从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整整361年。在这期间,曹魏、两晋、南朝、北魏、北齐都没把首都设在长安。他们或在洛阳,或在邺城,就是不去长安。
结果怎样?这些王朝要么短命,要么偏安。直到北周杨坚顿悟,重新定都长安,中国才又统一。
诸葛亮比他们早看透了这一点。可惜,当时人不懂,后人也没看懂。直到今天,我们重读他"还于旧都"的口号,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卧龙"不仅懂军事,还是个地缘政治的大师。
第四部分 蜀汉治理之道:为何蜀地农民起义最少?
翻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魏晋南北朝史书,到处都是起义、叛乱、动乱的记载。但有一个地方特别安静,那就是蜀地。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编的《中国历史极简本》统计: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到蜀汉灭亡的49年间,曹魏爆发了12次农民起义,孙吴23次,而蜀汉只有2次。
这个数据令人震惊。要知道,蜀汉可是个打了一辈子仗的国家。按理说,征兵、征粮、征税,老百姓日子应该很苦才对。可为什么农民起义这么少?
答案就在诸葛亮的治国方略里。
首先是公平公正。当时蜀汉有个大问题:荆州来的"北人"和本地的"南人"矛盾很大。这就像现在的"外地人"和"本地人"之争。
这叫做"主客矛盾"。但在诸葛亮手里,这个矛盾被化解得干干净净。他的办法很简单:六个字,公平公正公开。
你看诸葛亮处理的案子:彭羕、刘封、廖立、马谡、李严、来敏,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刘备和他的亲信。但只要违法乱纪,一律严惩不贷。
有意思的是,被他处置的这些人,死后家属居然没人喊冤。南宋大臣裴度在《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里写道:"德及于人也,虽奕叶而见思。法加于人也,虽死徙而无怨。"意思是说,诸葛亮执法虽严,但大家服气。
再看看东晋是怎么做的。据周一良统计,在东晋,北方人当尚书令的有22人,南方人只有4人;北方人当中书令的有20人,南方人只有1人还没上任就死了;北方人当刺史的有245人,南方人才34人。
这不是明摆着偏心吗?结果怎样?孙恩之乱、侯景之乱爆发了,把整个江南都搅得天翻地覆。
诸葛亮的第二个高招是:因地制宜。他深知蜀地的特点,因此在发展经济时就地取材。比如,他发现南中地区适合养蚕,就大力推广蚕桑。当时全世界90%的丝绸都是从蜀地运出去的,老百姓的钱袋子自然鼓了起来。
雷近芳教授统计过,在蜀汉的高级官员里,本地巴蜀人占了92人,荆州来的"北人"是66人。这说明诸葛亮重用本地人才,让他们参与治理家乡。
第三个绝招是:法度分明。史书记载,当时的蜀地"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路上掉了东西没人敢捡,强人不敢欺负弱者。放到今天,就是社会治安特别好,老百姓特别守法。
反观东晋南朝,权贵们争相兼并土地,老百姓流离失所。到了南齐时期,皇帝萧道成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杀得血流成河。梁武帝萧衍登基后,又把前朝皇族杀得干干净净。
这么一比较,老百姓们都明白:在蜀汉,虽然打仗多,但起码有规矩,有公平;在东晋南朝,表面上太平,但指不定哪天就被卷入权贵们的争斗。
所以,虽然诸葛亮去世很多年了,但直到今天,四川人还在他的祠堂里上香。这不是迷信,而是对一个好政策的怀念。
诸葛亮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启示:治国不在于大国强兵,而在于百姓安居。只要政策公平,法度清明,就算是在战争年代,也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这或许就是晋朝人为什么要给诸葛亮这个"敌国权臣"正名的真正原因。
结语
诸葛亮超越时代的政治智慧,为何要等到几百年后才被人认可?或许是因为真正的远见卓识,往往需要时间来证明。
今天的我们重新审视诸葛亮,你觉得他最令你敬佩的是哪一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位"卧龙"背后的故事。
参考文献: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 - 作者:陈寿、裴松之
《宋书》- 作者:沈约
《被牺牲的局部》- 作者:马俊亚
《试论蜀汉统治集团的地域构成及其矛盾》- 作者:雷近芳
《门阀政治》- 作者:田余庆
《中国历史极简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补宋书宗室世系表》- 作者:罗振玉
《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 作者:裴度
《徙戎论》- 作者:江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