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到底!美缓兵之计迷惑中国,放出四只恶狼咆哮,中国驱虎吞狼

历史海大富 2025-03-18 05:37:15

2025年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有诸多好戏可看的年代。

因为,这一年,曾经输掉2020年大选,以难以捉摸,行事狂放的特朗普又一次上台了。

不同于上一届还有诸多共和党建制派约束他,辅佐他做决策。

这一次,特朗普几乎把身边的共和党建制派都扫空了,要害部门都换成了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亲信,共和党又在参议院,众议院拿下了多数议席,再加上共和党大部分人都被他收服,特朗普可以说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权力最大的总统。

而这位总统,偏偏又对中国不够友好,总是嚷嚷着要遏制中国崛起,输出中国威胁论。这一点,从他第一次执政就看得出来。

如今,特朗普最有可能放出的四条恶狼,四大制华战术,便是加关税,拉拢俄罗斯,介入台海,南海问题,以及拉拢印度,试图全方面对中国进行打压。

1,加税大棒

先来看看关税大棒。

特朗普是孤立主义的信奉者,他受19世纪后半叶门罗主义和格兰特,麦金莱高关税政策的深厚影响。

他认为美国现在出现大量产业工人失业,国家产能下降,物价高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因为全球化过程中,美国吃下好处的是资本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企业,美国的制造业不仅没有吃到这波红利,反而因为对其它国家开放市场,导致他国更廉价,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大量输入,击垮了美国制造业。

尤其是中国,越南,日韩这些亚太国家,制造业产能太强了,让美国已经习惯用上了他们的工业品。

因此,他主张提高对外关税,抛弃全球化政策,拥抱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对中国的贸易,要狠狠的限制。

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一度强调要对中国增加20%的关税,甚至扬言要取消中国享有的永久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原因所在。

对此,中国企业以往面对美国的加关税,采用的是在国内生产,然后从越南,印尼这些东南亚国家,或者墨西哥,加拿大这两个美国邻国等方向再把商品迂回输出到美国的策略。

特朗普这次也毫不客气,直接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东南亚国家也加了关税,显然就是要断了中国企业迂回出口的路。

这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毕竟,中国经济的三大支柱是投资,出口和消费,这其中,外贸出口是重中之重,关系到数亿人的就业,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外汇来源渠道,更是中国在全球施展软实力的最强底牌。而美国,偏偏又拥有全球最大的贸易市场。中国面对特朗普的这种关税大棒,确实不好受。

但特朗普未免想得太美,他的政策几乎没有延续下去的可能。

因为,特朗普这么做,美国普通民众就会很快失去获得廉价商品的机会,民众的生活会提高。而美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想让几千万人重新回厂打螺丝,根本不可能。

长此以往,美国通货膨胀必然又会拉升,特朗普也很难在民间获得高支持率,其在2026年众议院中期选举中输给民主党的可能就会加大。

不仅如此,中国还可能以对美国一些商品加重关税的方式反制美国。尤其是在大豆,玉米 肉类等农产品进口方面,如果中国削减美国的进口配额,那么美国的那些农业州,都会从中受损。而农业州,大多是特朗普的铁票仓。

总之,特朗普这种逆世界潮流的贸易保护主义,只能一时反扑,无法长期维系。

2,联俄制华

在外部形势上,为了遏制中国,特朗普很有可能会搞“联俄制华”这一套。

俄罗斯人的自我认识中,欧美确实要比东方更有亲近感,俄罗斯人一直希望被西方世界所接纳。即便在如今因为乌克兰战事遭受西方制裁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而特朗普,偏偏就是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最亲俄的首脑。

特朗普上台一个月之余,外交上几乎全面倒向了俄罗斯。特朗普多次称赞普京的个人魅力和对俄罗斯的好感。在西方世界都对俄乌战事一边倒支持乌克兰的情况下,特朗普却不走寻常路,呼吁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呼吁俄乌停火,试图用对俄罗斯更有利的条件敦促乌克兰停火,对俄妥协。

对于北约,以及美欧关系,美加关系,特朗普也是横冲直撞,大有要将其玩坏的势头。

毕竟,特朗普是那种能说出要吞并盟友加拿大的人,他对于在欧洲收缩力量,乃至于撤回驻军的事儿都是有概率干得出来的。

很有可能,在他看来,乌克兰,乃至于欧洲国家给不了他太多好处,更无法对他在东方遏制中国提供多少帮助。俄罗斯与中国是邻居,本身也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和地缘影响,美俄如果联合起来遏制中国,美国获得的,要比欧洲国家给的更多。

而如果联俄制华真的成功了,中国的地缘形势,将会空前恶化。

当然,特朗普试图联俄制华的设想很难实现,恐怕他最后也要在这件事儿上碰壁。

毕竟,俄罗斯已经多次表示没有和美国一起对抗中国的企图。俄罗斯一向重视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中国在1991年俄联邦成立以来一直是俄罗斯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可靠的伙伴,有诸多的共同利益,中俄之间的关系,特朗普挑拨不了。

更何况,俄乌方面,特朗普提出的停火设想,能不能实现还是另外一回事儿呢。

因为,俄罗斯根本就不满意特朗普和乌克兰提出的停火方案。俄罗斯的要求从开战以来就一直很明确,既要保证俄对乌东四州,克里米亚的主权,又要乌克兰完成去军事化和泽连斯基下台,这些要求,美国很难办得到,乌克兰也不可能答应,前线战事还会继续打下去。

而只要俄乌之间的战事没有解决,俄罗斯就抽不出资源完全所谓的“联俄制华”。

3,台海,南海介入

西太平洋地区是美国和中国进行战略博弈的前沿。

从台海,南海这两个热点地带介入西太平洋事务,并与中国对抗是特朗普的既定战略。

至少在他第一次执政时,他就这么干了。

从2017年开始,特朗普明显加快了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部署。以往美国军机,军舰进入台海,南海的时间更加碎片化,是不定期,零碎的。

而特朗普却打着“维护航行自由”,以及维护盟友安全的旗帜,积极派遣军舰,军机进入台海,南海。使得2017以来,美国和中国在南海,台海的摩擦频率大大增加。美机,美舰活跃频率明显更强了。

如今,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保持了随时有2个航母编队和1个两栖远征编队能出动的状态。

在台海方向,特朗普开启了对台疯狂输出现役主战装备的新篇章,让台湾当局获得的不再是以往的美军退役装备,次等货。而是M1A1主战坦克,F-16V战斗机这些先进武器。

在南海方向,特朗普这次上台后对菲律宾的小马科斯总统抛出橄榄枝,声称和菲律宾之间的关系“强大且持久”,他极有可能延续拜登时代美国在菲律宾获得11处军事基地,加强遏制中国的战略。

不过,菲律宾毕竟是个弱国,能给美国提供的帮助有限。台湾当局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和大陆的力量对比,在中国大陆的军事力量,经济实力逐渐加强的情况下,特朗普就算介入南海,台湾事务,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4,从亚太到印太

印度也是特朗普极力拉拢的国家。

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时,就有意把美国的“亚太战略”扩展成“印太战略”。按照他们的设想,美国要在现在于西太平洋形成对华优势的同时,通过马六甲海峡和巽他群岛的水道,以及遍布中东的影响力,与印度相连接,从而构建西太平洋-印度洋包围网。

这样下来,中国从中东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的能源通道,从非洲进口矿物,对亚非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就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中国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也更有可能受美国和印度的影响。

不仅如此,印度在海上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也可以发挥控制马六甲海峡,遏制中国海军进出印度洋的作用。印度还可以凭借与中国陆上相邻的特点,在中国西南边疆威胁中国的侧后方,从而让美国多了一处遏制中国的选择。

当然,这套战略同样也很难奏效。因为印度的国力实在是难以执行美国的构想。

印度海军与中国海军相比实力差距太大,根本没有能力在战时封锁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印度陆军也没有把握在地面击败军力更强的解放军。甚至于,印度根本就不打算和中国升级冲突,维持对华和平局势对印度政界来说是一个共识。

参考资料:

1,2025.1.21-央视南海之声-菲律宾总统“喊话”特朗普:期待“密切合作”

2,2025.3.3-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特朗普累加20%关税,光伏、锂电关税升至70%、48.4%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