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皇帝之后,54岁朱棣亲自冲锋陷阵,为何45岁李世民就没了昔日雄风,不敢亲自上阵战斗?李世民,究竟在哪里输给了朱棣?唐太宗、明成祖,各有优缺点。
武力值强悍的帝王,李世民、朱棣无疑是姣姣者。没有当皇帝之前,秦王李世民、燕王朱棣都是顶级名将,不但亲自带兵打仗,还身先士卒,与对手在阵中厮杀。
李世民的江山,是自己打出来,朱棣也是如此。不过,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与朱棣就明显不一样,朱棣不但继续带兵出征,还以帝王身份冲锋,显得非要耀眼。
忽兰忽失温之战,明军骑兵、瓦剌铁骑杀得不可开交,战斗到了白热化。54岁朱棣直接跨上战马,在山顶上发起冲锋,带着火枪骑兵发起致命一击,马哈木元气大伤,被迫向明朝称臣纳贡。
此前,第一次北伐草原,无论是打蒙古大汗本雅失里,还是太师阿鲁台,朱棣都是第一个冲上去,吊打对手。帝王御驾亲征,亲临前线指挥,史上并不少,但亲自上阵搏斗,中原大统一王朝就朱棣一人了。
相对朱棣而言,李世民就没这个“爱好”。李世民26岁继位,在45岁这年才第一次御驾亲征高句丽,这也是李世民当皇帝后唯一的亲征,但并没见到他亲自上阵搏斗,连作战风格都很保守。
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围攻安市城,是典型的攻坚战。李绩、李神通都建议李世民挑选精锐骑兵5千人,长途奔袭高句丽都城,一战定乾坤,却遭到拒绝。
安市之战持续2个多月,唐军非但不能破城,连城外阵地都丢失。唐军粮草耗尽之后,李世民无奈退兵。班师回朝,李世民问奄奄一息的李靖,为何此次作战不顺利,李靖让他回顾李绩、李神通的建议,李世民默然。
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都是帝王武力值的天花板。那么,为何当上皇帝之后两人的表现差别这么大?朱棣把自己当成士兵,普鲁士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原型机与概念车,明朝版的“士兵王”,李世民则坐镇中军,不再亲自上阵。
从年纪上看,御驾亲征时李世民比朱棣年轻,精力更加充沛才对,却没了当年征讨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时的风格。难道,李世民畏惧战斗,当了皇帝之后患得患失,担心遭遇不测吗?
客观看待,李世民、朱棣表现差异,除了帝王个人爱好之外,也是作战环境有关系,身体素质也是重要原因,三者缺一不可。
帝王九五之尊,上阵拼杀本身就是冒险,不值得提倡,朱棣仗着自己勇猛无敌亲自冲锋,一旦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不否认,朱棣确实能打,燕王时代就两次带兵北伐,亲自上阵战斗,压着蒙古骑兵打,但五次征漠北时年事已高,不应该继续逞匹夫之勇。
作战环境方面,李世民、朱棣差异很大。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是典型的城池攻防战,帝王个人勇武派不上用场。李世民再勇猛无敌,悍不畏死,也不可能效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自攀登统万城,不把自己当回事。不过,拓跋焘是真的猛,毕竟这时他很年轻,有这个资本。
城池攻防战,李世民冒着箭雨冲杀,一旦遇到不测,就只能沦为历史笑话,因为这危险系数实在太高。朱棣就不一样,明军远征漠北,朱棣选择奔袭作战,捕捉到蒙古骑兵主力后,立刻展开野战,帝王身先士卒所带来的效应非常大,甚至直接影响战争胜败。
身体素质方面,李世民显然不如朱棣,唐太宗没有明成祖的精力。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由于此前服用太多丹药,身体没那么好。所以,出征之前,李世民对已经只吊着一口气的战神李靖并不放心,非要拉着他一起去,还把司马懿的故事说出来。
朱棣身体素质好,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忽兰忽失温之战,朱棣54岁,还没感觉到自己年事已高,他又活了10年,最后死于第五次远征班师途中。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回来,准备筹划下一次作战,却中途病逝,享年49岁。
作战环境差异,身体素质不一样,朱棣本人就喜欢逞强,故而他当了皇帝之后还亲自上阵打仗。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弗里德里希大帝还是腓特烈大帝,这两位普鲁士缔造者,都应该叫永乐大帝朱棣一声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