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热”带火暑期“文博游”

临潼融媒 2024-08-12 09:28:51

“开宫门,迎贵宾。”8月7日上午9点半,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的华清宫景区望京门前,恢宏大气的大唐迎宾礼正在上演,“唐宫侍女”手提宫灯,“唐玄宗”“杨贵妃”盛装迎接游客“入宫”游览。

理云鬓、贴花黄、着古装、推门去,游客便融入了“盛唐”美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华清宫乐善亭,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舞姿婆娑、美妙绝伦。这个夏日,华清宫景区推出了“唐风快闪”系列活动,《惊鸿舞》《胡腾舞》《大唐选妃》等多场互动式演出,引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大唐盛景,感受唐代文化韵味与艺术魅力。

“我知道华清宫景区这几天推出了穿华服免费入园活动,所以专门穿上汉服来游玩。景区的演出很大气,节目也很丰富。”来自江苏的游客蔡虹是一名国风爱好者,“帝妃”游园、唐宫乐舞……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她和家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都西安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哇,‘贵妃’也来坐地铁啦!”8月2日,在西安地铁9号线上,盛装打扮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携“仕女们”走进车厢与乘客互动,送上钥匙扣、手串等小礼品,新颖的活动形式获得乘客的关注和喜爱,整个车厢充满欢声笑语。国风之美与车厢内的现代元素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将观众带入了盛唐的宫廷之中。

“7月26日至8月31日,每周五这一天,我们与西安中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文旅互动,欢度盛夏’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在乘坐地铁闲暇之余,观看唐宫乐舞表演,与‘帝妃’开展诗词对对碰,沉浸式感受古风唐乐之美,领略西安悠久厚重的唐韵文化。”华清宫景区工作人员房小颖说。

博物馆,承载历史,传承文明。

今年暑假,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打破“实物+图片”的传统展示方式,挖掘和利用馆藏特色,设计研学项目,与观众开展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的沉浸式互动,让珍藏于博物馆内的文物“活”起来。

“大家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就是1974年最早出土的1号兵马俑‘先锋战士’和罕见的‘铠甲车左俑’,这也是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在临潼区博物馆秦代文物鉴赏中心一楼展厅内,该馆副馆长王芳萍正声情并茂地讲解馆藏文物情况。

7月25日,临潼区博物馆秦代文物鉴赏中心开始试运营,除了约30件珍宝亮相外,该馆还推出了兵马俑仿制品修复、拓片制作“非遗”技艺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在参观游览之余了解秦俑修复、拓片制作等文博知识。

“我们的体验以动手实践为主,就是希望游客既能认识古法拓印技艺,还能在实践中学会专注,有一份工匠精神。”王芳萍说,今年正值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临潼区博物馆秦代文物鉴赏中心的试运营,不仅使广大游客能够更加全面了解兵马俑发现、发掘的历史,也能让拓片制作“非遗”技艺走进年轻人的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古人是如何做好重要文件的保密工作的呢?”8月7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游客服务大厅“秦”学好问研学课堂上,同学们动手体验学编“秦简”、撰写秦小篆、制作“泥封”,深入地了解秦朝历史文化。

看到别人体验编“秦简”、作“泥封”时兴奋的样子,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张梦瑶也跃跃欲试。她首先用绳子将简牍捆缚好,将绳结置于木槽,然后将一团软泥按入木槽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盖印。这个暑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全新教育研学品牌——“‘秦’学好问”。研学内容包括解密“秦俑之名”、探究“青铜之冠”、复原“兵马之彩”等课程,以及简“读”大秦、大秦铸币、趣游大秦飞行棋等手工体验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秦代历史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秦代简牍记载和传承了秦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通过自己动手体验编‘秦简’、作‘泥封’,我对秦代的历史文化更感兴趣了,古人真的非常有智慧和创造力!”张梦瑶说。

“暑假期间,临潼区文化演出市场持续火热,国风体验、“非遗”展演、博物馆游等也不断升温,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局长段明说,今年暑期,临潼区依托区内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据统计,6至7月,临潼区主要景点购票人数突破323万人次,门票收入31960余万元,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临潼参观旅游中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记   者:王三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