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农商行"大地震"看金融反腐:谁在把持金融"奶酪"?
昨天还是呼风唤雨的金融高管,今天就成了阶下囚。广州农商行又一位"大佬"栽了跟头!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罗金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这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怎么就让自己翻了船?更有意思的是,前任行长易雪飞也在今年3月栽了个大跟头。这是巧合吗?抑或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看看广州农商行这几年的"成绩单",简直是一部现实版的"官场悲剧"。从2019年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继康"落马"开始,这家银行就像是埋了一颗定时炸弹,"轰隆"一声,炸出了一个又一个"雷"。18位高管集体"跑路",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可不是在演电视剧,而是实打实的金融监管大戏!
罗金诗这位"老将"可不简单。从2009年广州农商行开业那天起,他就坐在了副行长的位子上。在此之前,他在中国银行湘潭地区可是混得风生水起,在广州市白云信用社、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都当过"一把手"。
这样的履历,放在哪都是"金字招牌"。可惜啊,树欲静而风不止,离开农商行8年后,纪委找上门来,这算不算是一种宿命?
再说说易雪飞,2013年当上行长,一干就是10年。要不是任职时间超过轮岗期限,估计他还能继续坐在那个位子上。可这才刚卸任,没过多久就被"请去喝茶"了。这么看来,那张行长的椅子还真不是那么好坐的。
细究起来,广州农商行这一连串的"大地震",哪是什么意外?分明就是长期内控失效的必然结果。银行监管,说白了就是在管钱、管人、管权。可偏偏有些人,把这"三管"都变成了自己捞好处的工具。
大家想想,一个正常运转的银行,怎么可能让18位高管集体"出走"?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我们:这里面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可问题是,这些钱是银行的?不,是千千万万储户的血汗钱!
有人说,金融反腐就像是在打地鼠,打掉一个又冒出一个。可我觉得,这哪是在打地鼠?分明是在清理金融圈的"蛀虫"。这些人占着金融机构的要职,不思进取,反而利用手中的权力中饱私囊,这不是在把老百姓的"钱袋子"当成自己的提款机吗?
现在的问题是,光抓人还不够,关键是要从制度上堵住漏洞。银行的内控机制不能成为摆设,轮岗制度不能成为空谈。而且,监管部门也要擦亮眼睛,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等到问题积重难返才来亡羊补牢。
金融反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每一次的打击都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金融领域的"奶酪"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不管你是什么背景,不管你有多少年资历,只要敢伸黑手,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这些金融"大鳄"为何总是前赴后继地去"踩雷"?是制度的漏洞太大,还是利益的诱惑太深?对此你怎么看?我相信您一定有自己的观点,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