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宽容是一种美德。在人际交往中,适度的宽容能够化解矛盾,让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朋友间如果有点小摩擦,相互宽容能让友谊更加牢固。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宽容过头了,就会有严重的后果。比如有些人在原则问题上犯错,还一味宽容,这其实是纵容错误行为,漠视真理,严重违背了信仰和道德原则。

那么,践行这种美德时,怎么才能把握好限度呢?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信仰原则,有些话是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你也可以理解为公序良俗或道德伦理,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其次,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各种情况,能准确判断哪些行为该包容鼓励,哪些必须坚决抵制。最后,在行动中不断调整。

信仰及它带来的美德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因为人类有了这些品质,这个世界才满了温暖和希望。只有人人都遵循信仰原则、以它为准则,社会才能朝着更加和谐、公正、有序的方向发展,人类才会有幸福。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美德,不能让它成为失职的借口,要让它在正确轨道上发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对于身边人无意识的小错误,不要太计较,因为人无完人,这体现了美德。但绝不能忽视有些人故意犯下的罪行,不能是非不分。如果因为所谓的“包容”放弃了信仰原则,那就是严重失职。仁慈主说:“你们不要顺从私欲,以致偏私。 如果你们歪曲事实,或拒绝作证,那么,造物主确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4:135)
文/马石头,图/燕子